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打造世界级设计之都(组图)

日期:2010-08-26 10:30:48  来源:深圳特区报        点击次数:1484    

优中选优:专家库保驾护航

每一个建筑的设计都是体现一座城市的最佳载体,因此,设计作品的招标不同于一般工程招标,评标过程中专家的作用至关重要。以往,评审专家水平参差不齐,评审意见和评审结果不公开,评审过程“黑箱操作”,经常出现诱导或干预评审,形形色色的“人情”关系网络令评委不能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严重影响了评标过程的公正性。

为规范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活动、确保公平有序竞争,市住房和建设局致力于精选优秀方案,打造阳光交易平台。2009年1月6月,市住房和建设局委托市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以“打造阳光交易平台,繁荣建筑设计创作”为主题的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座谈会。这场座谈会也是顺应深圳在2008年12月获得“设计之都”称号后举办的一次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有关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研讨活动。

研讨会就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投标活动、完善建筑方案设计招标制度、精选优秀方案、确保公平有序竞争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探讨。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原建设部设计司司长窦以德,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研究院副院长崔恺,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三境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许安之教授,建筑设计大师、深圳市勘察设计协会会长、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院长孟建民等国内著名建筑专家、学者,以及深圳市各设计单位和市建设局、原市规划局、市勘察设计协会、市建筑工务署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

座谈会的内容涵盖了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投标活动的各个环节,与会专家和嘉宾分别从招标项目的分类、招标文件的制订、投标人的资质要求、评标专家与参评人员、评标标准、评标方式、成果深度要求、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工作实践,进行了广泛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讨论。

两个月后,规范设计招标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市住房和建设局建立了深圳首个设计评标专家库和资深专家库。2009年3月23日,召开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同时正式建成设计评标专家库。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大都是我国建设系统专家、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资深人士,有些还是全国建设行业德高望重的顶尖级专家。聘请的设计评标专家库也达500多人,其中不少是香港建设系统专家。

随着设计招标工作的发展,市住房和建设局建立了资深专家库,实现了评标专家的分级分类管理,同时也引入了异地远程评标系统,共享各城市交易中心专家库和评标设施、场所、监管环境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了深圳评标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引进高水平和某些特殊专业的评标专家,有效提高了设计作品的评标质量。

启用统一平台:

规范市场的成功实践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投标在中国仍然是一项新兴事业,它集艺术性、专业性和技术性于一体,是一个思维与创作过程,因此,评定标准和办法也具有其特殊性。

实践,是最好的教材! 

市场只相信竞争力,不相信“关系学”,很多亲历这些年深圳建设工程设计招投标的人,都不禁感叹深圳设计招标市场中的一次次创新和突破不仅打开了消除暗箱操作的“净化器”,更是抓住了加快科学发展的“牛鼻子”。

辛苦不寻常,来日正可追!

深圳设计招标统一平台的推进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设计招标统一进入市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招标的初期,由于招标人、投标人等交易各方对于规范化的设计招标方式不熟悉,不适应,招标人在编制招标文件时缺少经验,曾经出现过一定数量的投诉。工程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做到主动服务、贴心服务,不仅耐心细致地向投诉人解释,还在投诉处理的过程中,利用一切机会加大宣传和引导的力度。通过合理有效的解决投诉,提高了交易平台的公信力,体现了统一交易平台的阳光透明、公平竞争、充分参与、高度民主的特点。

自“86号文”实施以来,工程交易中心设立了专门的设计招标管理部,设计招标逐渐步入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据了解,从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进场交易共完成设计招标项目522项,其中建筑设计143项,市政设计233项目,其他类型的设计146项。2008年6月至2008年底,共完成141项设计招标项目;2009年度,共完成242项;2010年1月至8月底,完成139项。深圳中国人寿大厦设计、深圳人才园设计、深圳移动生产调度中心大厦方案设计等等多个重点工程的方案设计项目顺利完成招标。

在这一连串的数字中,规范设计招标市场的成功实践,回答了一些人们长期思考的问题:一个真正世界级的“设计之都”的活力究竟在哪里?竞争力究竟在哪里?设计师真正需要的环境是怎样的?政府真正需要做些什么?推行勘察设计预选承包商制度、建立勘察设计企业诚信体系、完善建筑设计招标平台、扶持本土设计企业做强做大、做专做精、整合资源建立促进设计创新的机制与平台,创造一个有利行业发展的环境,不断增强“设计之都”自身的感召力、吸引力。

未来的深圳将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在规范建筑设计招投标市场秩序的同时深圳还将加强与国内外设计界的交流,逐步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招标交易平台,借鉴香港、日本和欧洲多国的设计委托方式,引入建设工程设计项目分类委托或招标,推动建筑设计繁荣发展为“明日之星”建筑师创造条件,推广“深圳设计”品牌,全面提升深圳设计水平,推动设计创新,促进深圳成为真正世界级的“设计之都”?

经典案例

深圳移动生产调度中心大厦

启用“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招标方式

突破一次性完成的传统招标程序

项目背景:

深圳移动生产调度中心大厦项目方案设计,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市民广场东片区,深南大道与金田路交汇处东北角,项目定位为甲级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作为位于城市中心区展现城市现代商业风貌的商务大厦,招标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期望在设计中体现中国移动企业形象和文化特征,实现与深圳当地文化背景和项目相邻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联动和融合。同时,在设计中体现低碳实用和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设计招标程序:

突破一次性完成的一般招标程序,市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为该项目量身定做了概念设计加方案设计两阶段招标的特殊程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开招标。第一阶段首先进行概念性方案设计招标,经过评标委员会评审,将评选出8名投标人入围阶段二实施性方案设计招标;第二阶段实施性方案设计招标,重新组建评标委员会进行评审,将从阶段一概念性方案设计招标入围的8名投标人中推荐3名中标候选人(不排名),最终由招标人决策确定1名中标人。

按照交易程序,评标结果于交易中心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信息包括评标委员会对于入围方案的详细评审意见、入围方案展示图等。最终招标人从中确定美国沃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方案中标。

设计招标交易程序亮点

两阶段招标方式:通过初选入围先择优筛选优秀创意、入围投标人再进行方案的具体深化。逐步深入的方式使设计方案的创作更加精细化、有利于设计方案的出精出优。同时,有利于节约投标成本。

评标结果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入围方案的评标专家综合评审意见,效果图等决定评标结果的关键内容。将信息公开拓展至评标阶段,一方面,展示优秀方案,建立一个投标企业相互学习提高的平台、有利于设计企业乃至行业的向好向优发展;另一方面,评标结果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是对专家评标行为公正负责的有效监督,利于提高评标质量。

评标委员会的组成、中标候选人的推荐及确定中标人方面,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给予招标人充分自主权,体现招标人负责制。


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