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重庆最美建筑TOP10(组图)

日期:2010-05-14 10:24:35  来源:庆晨报        点击次数:1790    

哪些建筑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了经典?哪些青年建筑师正成为行业翘楚?由本报主办的“重庆优秀民用建筑评选”结果给出了答案。5月6日,“重庆十大优秀民用建筑”、“重庆优秀青年建筑设计师”评选终审会议在重庆希尔顿酒店圆满举行,两大榜单正式揭晓。

据了解,此次评选历时3个月,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经过自愿报名、业界推荐、网络投票、初评交流等诸多环节,最终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在专家评审会上,来自建筑、规划、艺术、人文等多领域的专家评委,对参评建筑是否有重庆风格特色展开了激烈讨论,并对重庆建筑设计提出了建议。他们指出,目前表现最突出的是,重庆最缺乏的是有灵魂的建筑。如何让建筑不破坏重庆难得的山水景观,挖掘重庆地域文化,让建筑与山水特色和地域文脉有机结合,仍是重庆建筑界需要研究的课题。

随后,专家们为入围民用建筑及青年建筑师投上自己的一票。经评审组综合专家投票、网络投票、读者评委的意见后,最终产生了“重庆十大优秀民用建筑”、“重庆优秀青年建筑设计师”及专家推荐名单。

记者看到,获选的优秀建筑是近些年在重庆出现的一批特色建筑,代表了重庆民用建筑发展的方向。它们之中有体现传统民族特色的典型建筑,如中华坊、洪崖洞、鸿恩寺巴渝坊、瑞安重庆天地、万科渝园等,也有一批与重庆山水文脉完美结合的现代建筑,如庆隆南山高尔夫国际社区、协信·阿卡迪亚、复地上城、龙湖·北城天街、恒大华府等。此外,此次活动推出了一批优秀青年设计师,显示了在重庆建筑设计界年青一代的实力强劲。

此次评选活动也激发了广大市民对城市建筑的关注和热议。众多读者和网民积极表达对建筑设计的意见,他们希望晨报此次推出的评选活动能推进重庆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使我们的城市有更多流传百年的经典建筑。

“重庆优秀民用建筑评选”结果揭晓

项目名称:金科中华坊 

设计团队: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获奖点评:建筑群的空间展开以曲折、含蓄、朦胧为美,含蓄朦胧的空间序列,使人趣味无穷;建筑空间组合的内向性与朦胧性,也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含蓄之美。

项目名称:瑞安重庆天地 

设计团队:Wood+Zapata建筑事务所

获奖点评:其蕴含知性和内敛的同时,西方休闲生活理念的展现,又将使它成为潮流生活的领导者,展现出重庆这座城市全新的魅力。

项目名称:龙湖·北城天街

设计团队:H-CITY香港華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获奖点评:很大程度上,“北城天街”改变了重庆“解放碑”商圈一圈独大的形态,仅用了短短数年时间,就让观音桥这个曾经蛮荒的城市边缘地带,坐上了重庆“第一商圈”的交椅。

项目名称:万科渝园

设计团队:成都家琨建筑事务所、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获奖点评:以石雕、铜样、镂花窗、砖花等传统手工艺细部体现重庆文化气质。一言概之:“全石以为底、青红映作魂、镂花点亮睛。”

项目名称:协信·阿卡迪亚 

设计团队:香港许李严设计师事务所

获奖点评:我们似乎已经习惯认为,在渝中半岛这片无法不被关注的土地上早已没了优秀的建筑,协信·阿卡迪亚却给了人们一个意外。

项目名称:恒大华府

设计团队: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获奖点评:只有既具有传统建筑之美感,又融汇现代科技之灵性的建筑才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

评审组特别推荐:金阳·重庆映像

推荐点评:以千年江北老城为范本,将老城古建筑原样拆迁后异地复原,其独特的定位与浓厚的文化韵味,使巴渝文化风貌得以再现。

项目名称:复地上城

设计团队:美国INC国际概念设计咨询公司、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获奖点评:结合地块特征,适当引入城市文脉,简化古典的元素与符号,将现代、古典、经典三种风格浑然相融。

项目名称:庆隆南山高尔夫国际社区

设计团队:美国RNM建筑规划设计公司

获奖点评:集各种建筑精华于一身,缔造一种用于自然田园风格,让人感受到深厚人文关怀和终极化生活方式,全方位地提升新南山的形象。

项目名称:重庆鸿恩寺巴渝坊

设计团队:深圳市华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公司

获奖点评:唐宋时期的雕梁画柱,民国时期的青砖青瓦……身在巴渝坊中,恍若时光倒流,梦回千年!

评审组特别推荐:巴国城

推荐点评:巴国城复兴重庆的根性文化“巴国历史文化”,是重庆城市文脉的延续,对于重庆主流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项目名称:重庆洪崖洞传统民俗风貌区

设计团队:深圳市华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公司

获奖点评:将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相集合,与城市历史与未来息息相关,将民俗文化、军事文化、码头文化等要素交织在一起,塑造出具有重庆历史及当代特色的大型民俗风景区。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