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第五届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大赛暨海峡设计论坛策划案

日期:2010-02-12 10:46:59  来源:fiid        点击次数:4788    

一、大赛背景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的前身是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1989年成立至今已20年,是中国室内设计界代表中国加入国际IFI设计师学会的学术团体。20年来,CIID在建设部和中国建筑学会领导下,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学术繁荣,增进国际间学术交流,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提升中国室内设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目前CIID有会员一万余名,在行业内享有盛誉,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已成为中国建筑学会旗下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学术团体。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24号摘要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

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两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两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多层次迈进。 

福建应在这大好形势下为海西建设做贡献……

海峡两岸交流中心自2001年至今已近十年时间在福州每年开展大型海峡学术交流活动。
特别是在2004年、2005年、2006年、2008年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和福州市人民政府成功联合举办了四届海峡两岸室内设计大奖赛和高层论坛,邀请了港、澳、台、大陆地区知名设计界精英、行业权威专家和建材商来榕参加大赛活动。

2008开展的大赛当中,有30多家媒体、100名记者,从中央到地方的宣传媒体对大赛做了肯定的报道。在全国50多个城市上千设计师参与这几次活动,已经有较大的影响,影响面波及全国,社会反映很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第五届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大赛是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主办,广州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和海峡两岸建筑室内设计交流中心宣传部承办,并且在北京、福州、广州、深圳、东莞、台湾联合举办使这个活动推向更大的规模,从而提高大赛的影响力,让更多的设计师能够参与进来,且为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提高全国的室内设计水平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本次大赛特点


1、来自港、澳、台、大陆各地区,甚至东南亚的室内设计师在此可以有更高层次的学术交流。
2、自2009年7月组海峡设计团队台湾考察后,此大赛又一次掀起两岸合作高潮,以借此大规模的活动平台,促进两岸友好合作关系。
3、今年将大力增加两岸高等院校青年学生设计大赛.
4、大赛期间将在15个城市召开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和论坛。
5、邀请媒体200家。
6、大赛初评地点设立在深圳,终评地点设立在东莞,颁奖地点将会设立在广州。
7、此次大赛的获奖作品将在全国各地巡回展览。
8、本次活动档次高、规模大、权威性强、影响面广。我们将由多家赞助单位邀请国际著名室内设计大师和港、澳、台设计精英进行学术演讲,对提高创作水平,加强大陆室内环境设计水准,引导海峡两岸行业前沿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发现新一代室内设计人才,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往届大赛回顾
 
2004年首届“安润福杯”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大赛暨室内设计高层论坛    
 颁奖地点:福州
2005年“L&D”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大赛暨室内设计高层论坛 
 颁奖地点:福州
 
2006年“箭牌杯”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大赛暨室内设计高层论坛
颁奖地点:福州
2008年“尚高杯”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大赛暨室内设计高层论坛
评奖地点:广州 颁奖地点:上海 

四、今年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活动计划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学会   
 
•     承办单位:广州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        海峡两岸建筑室内设计交流中心宣传部
协办单位:
•      海峡两岸建筑室内设计交流中心宣传部
•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深圳专业委员会
•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东莞专业委员会
•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广州专业委员会
•      中华室内装修专业技术人员学会
•      澳门设计师协会
•      香港室内设计协会
•      广州□□公司
•      深圳□□公司
•      东莞□□公司
•      厦门□□公司 

1、会议主题


(1) 海峡两岸学术论坛。
 
(2)活动主题:第五届海峡两岸四地大赛暨海峡设计论坛策划案。
 
(3)主题表达建材商借助海峡两岸设计交流中心的影响,与装修公司及设计师合作共赢的合作愿景。
 
(4)体现品牌特性及商业推广目的。 

2、海峡设计论坛


•发动各地设计师参赛
•举办学术演讲及建材产品展示
•产品信息及品牌信息的传递。
•品牌与产品将作为海峡两岸建筑交流中心主推产品。
•与家装公司和设计师互动,推介品牌与产品。
•增强合作信心,达成合作目标。 

3、宣传发动


•     海峡学术交流论坛地点
•     广 州、深 圳、昆 明
•     长 沙、太 原、成 都
•     哈尔滨、沈 阳、大 连
•     西 安、兰 州、新 疆
•     厦 门、福 州、上 海
 
学术交流具体时间安排表:
地点时间嘉宾海峡交流中心
深圳 昆明 广州(3月1日——3月10日) 邱德光 赵东洲2-3人
长沙 太原 成都(4月21日——4月30日) 黄书恒 杨信力2-3人
哈尔滨 沈阳 大连(6月13日——6月22日) 姚德雄 方振华2-3人
西安 兰州 新疆(8月4日——8月13日) 陈光雄 杜康生2-3人
福州 厦门 上海(9月26日——10月5日) 彭天聪 林辉进2-3人

支持媒体(陆续洽谈中……)                                                        

主流媒体:
1、中国室内设计网:
     http ://www.ciid.com.cn
2、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
     http://www.idchina.net
3、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
     http ://www.china-designer.com
4、中国室内设计师网:
     http://www.china-id.com.cn/
5、海峡两岸建筑与室内设计交流中心
     http ://www.fiid.com.cn
 
宣传媒体200家
 
杜康生
 
豪宅、精品店、辦公室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研究所、豪宅室內設計大師、品牌設計師、具室內設計理論、實務、空間設計施工之執行能力。
 
邱德光
 
兩岸首席設計師
豪宅、別墅、樣板房、酒店空間、餐飲空間、商業空間、辦公空間、公共空間、傢俱家飾
設計。2008年亞太室內設計雙年大獎賽
(IAIC-Award 2008)金獎得主。
 
林輝進
 
資深醫院建築師
醫院建築設計、醫院管理專家具執行大型醫院設計能力之事務所。
 
 
姚德雄
 
資深飯店建築師
飯店事業的開發顧問、飯店經營診斷及營運分析、飯店建築方案計畫、飯店建築裝修設計、飯店開發專案管理。
 
 
陳光雄
 
大型專案建築師
大型專案設計;包括都市設計、科技企業大樓類、文教類、住宅大樓類、商業休閒類等。具中國大陸建築設計市場豐盛實務經驗。
 
黃書恆
 
樣品屋設計、招待中心、住宅空間、商業空間、建築設計、辦公空間、傢俱家飾設計。2008年兩岸四地室設大賽特等獎得主。
 
楊信力
 
飯店空間、商業空間、大型公共空間
擅長商業空間機能藝術創作,重要作品涵蓋各種空間設計,包括博物館、飯店空間、百貨公司、大型俱樂部、健身中心、商業空間等。
 
趙東洲
 
商業空間、豪宅、精品店、辦公室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研究所畢。豪宅室內設計大師、品牌設計師、具室內設計理論、實務、空間設計施工之執行能力。
 
彭天聪:
香港,澳大利亚设计专业协会会员,专长从事于喜来登酒店室内设计,在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及台湾、香港 、大陆等地任高级设计师职位。有非常丰富的酒店设计经验,演讲介绍现代五星宾馆设计。
 
方振华:
香港,原香港室内设计协会会长,国际室内设计联盟理事。演讲题目:空间是灵魂的容器,设计是空间的净化。
 
5、大赛评奖、领奖安排 
    
•     初评:广州
•     终评:广州
•     颁奖:广州
 
五、大赛安排
 
1、竞赛宗旨
•以个人名义参赛的,获奖名单为个人;是设计装修公司组织的,获奖名单是公司和个人共有。
•本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四地室内环境设计行业的交流,加强大陆住宅建设与室内环境设计行业和港台地区设计行业的对话与合作。
•本活动既对我国室内环境设计行业水平进行大检阅,又发现和挖掘新一代室内环境设计人才,并为室内环境设计行业新发展指引方向。
•进一步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激发他们室内设计创新潜力和热情的平台,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实践舞台和施展才能的空间 。
•增强青年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能力,锻炼青年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还将对提升环境艺术系的学风建设也起着促进作用,推动学院与公司之间的交流。
•推动海峡室内设计整体水平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加强海峡高等院校间的青年学生室内设计专业和环艺设计专业教学实践改革的交流与合作。
• 
2、参赛时间
2010年1月-2010年8月(8月30日交稿)
 
3、参赛资格
(1)设计师组:从事设计行业的设计师均可。
(2)青年学生组:凡在校学习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环艺设计、装饰装潢等相关专业的大(中)专学生近期所创作的室内设计作品,均可有资格参与比赛。
 
4、参赛要求:
 
I、工程类作品:
⑴必须是在时限内已经峻工的室内及景观设计工程。除必要的实景照片外,主要的平、立面图是设计表达的重要内容。
⑵工程分类:
A.酒店、宾馆类
B.办公类(含写字楼、行政中心)
C.商业类(含娱乐、酒吧、餐饮、售楼处)
D.文教、医疗类(含展览、展示)
E.住宅、别墅、公寓类(含样板间)
 
II、方案类作品:
⑴在时限内的室内及景观设计方案。应强调其中的概念设计和设计过程的表达,及在方案构思中必要的分析性图示与技术指标等。
⑵方案分类:
F.酒店、宾馆类
G.办公类(含写字楼、行政中心)
H.商业类(含娱乐、酒吧、餐饮、售楼处)
I.文教、医疗类(含展览、展示)
J.住宅、别墅、公寓类(含样板间)
K.景观类(工程及方案作品)
L.卫浴空间类


1、在 2008 年 1 月至 2010 年 8 月 30 日期间完成的室内设计方案作品。
 
2、参赛室内建筑设计方案分类:
①公共建筑室内设计方案(I类)
②住宅建筑室内设计方案(II类)
 
3、参赛资料(请用A4书面提供本人简历、身份证明、学生证明、1寸和半身彩照及生活照等各一份并设计封面!)
①参赛申请表
②参赛展板资料
   i.展板内容应包括每个项目不少于2幅效果图,平面图、代表性立面图与设计说明。展板由参赛者自行构图、自定标题、自行排版及制作,但不能出现作者姓名及院校名称;同时每个参赛作品幅数不限。
作品要求:提供参赛资料包括3部分:(3部分的内容要一致,但文件大小可不一样) 
(1)专家评审部分:提供JPEG文件格式,彩色效果图2张以上;主要的电脑效果图方案和平、立、剖面图方案最多不超过10页(为了方便专家电脑评审,请把每张电脑图片控制在1600×1600(精度72dpi)以下;图纸文件不能附带参加学校、指导老师和参加者名称和姓名; 
(2)出版使用部分:提供电子版文件(CD-ROM或DVD-ROM格式,主要的平、立、剖面图方案和电脑效果图),各种所需图一律提供JPEG文件格式,并按A3的尺寸制作(不需要排版),精度至少为350dpi,以便满足出版需要;
(3)展板使用部分:提供电子版文件(CD-ROM或DVD-ROM格式),各种所需图一律提供TIF文件格式,并按120cm×90cm的尺寸排版制作,精度至少为72dpi,以便满足展览需要,数量不超过3个版面。 
简要的设计说明(不超过200字,直接附在电子文件的设计图板之中)。
ii.请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光盘处理形式同上)递交,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主要设计人员的一寸半身照片2张(彩色照片)
   b.  每个项目不少于2幅效果图(分辩率在350dpi以上)
   c.  工作简历(100字以内)
   d.  设计说明(200字以内)
e.  平面图及代表性立面图
 
5、展板规格:
(1)展板尺寸为A4版面
(2)统一立式构图(竖挂)
 
展板模板:
 
6、奖项设置:
 
(1)每一类设置金奖3名,银奖6名,铜奖6名,优秀奖20名,鼓励奖若干。
(2)本次大赛评选出2010年海峡室内设计大赛青年学生组年度最佳创意设计奖10名。
(3)本次大赛将设立优秀组织奖及优秀学生导师奖若干名。
 
7、奖励设置:
•本次大赛获奖室内设计师将颁发以下奖励证书、奖杯:
•每个金奖颁发: 证书、奖杯
•每个银奖颁发: 证书、奖杯
•每个铜奖颁发: 证书、奖杯
•每个优秀奖颁发: 证书、奖牌
•每个佳作奖颁发: 证书
•年度最佳创意设计奖: 证书、奖牌
•优秀组织奖及优秀学生导师奖: 证书、奖牌
•海峡两岸四地友好使者奖:证书、奖牌
•海峡两岸四地优秀团队奖:证书、奖牌
 
 
组委会联系: 


联系人:彭晓 王欣 林玲
联络电话:00-86-591-87504645,00-86-591-87658283
手机:13559951054(王欣)
13599067112(林玲)
传真:00-86-591-87609282
E-mail:87504645@163.com
网址:www.fiid.com.cn
邮编:350001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北大路天怡花园10-11幢底层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