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津华新作:老上海遇上美利坚
日期:2008-03-19 11:04:44 来源:China-Designer.com 设计师家园 点击次数:1544
老上海的记忆:
“石库门”、“老虎灶”、“小阁楼”、“洋装男”、“细眉女”、“大卷发”、“花旗袍”、“黄包车”、“老爷车”、“老线杆”、“拉洋片”、“小木偶”、“皮影戏”、“扁担戏”、“刀剪行”、“筷箸行”、“洋布庄”、“竹篾坊”、“绣品庄”、“洋纸行”、“团扇庄”、“小报童”、“巡街阿三”、“卖花姑娘”。
西洋乐伴随吆喝声,幌子林立,人头攒动,好一首十里洋场市井交响曲 。
上个世纪初,当祖父母辈带着乡土的古老纺织丝绸品,不辞辛劳,来到合众国土地上,注定了给这个注定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度带去东方神秘与梦想的时尚幻想。几十年的时光翻去,童年就开始在内心中孕育着对于‘时尚创造’的冲动。为自己和邻居同伴的窝设计造型,将哥哥的玩具作为装扮的对象。也许,世界上很多同龄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灵性闪耀,但这种关于‘扮美’的冲动和欲望,长久的植根于头脑,并真正的发挥其创造性,将梦想成真的生动案例,却凤毛麟角。
也许,华裔特有的‘客家’风格给了这样的荣耀。东晋后士的南迁,在乡愁离别中,在对于生存与期望的选择中,带着无限的北望思绪与更好的生存下去的意念,使这些‘客家人’丰富了生存体验和生活智慧,并演绎成已融入血液的智慧基因……
更多精彩图片见张津华家园
地址链接: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Article_Show.asp?Accountid=117039&BlogID=46525
第1页 共1页
相关新闻 新闻关键字: 家园、张津华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