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我国减震隔震消震建筑技术浮出水面

日期:2008-08-04 11:23:27  来源:中国建材网        点击次数:1286    

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已经牵动整个建筑领域的神经——寻找能够运用到建筑领域中的有效抗震技术已经成为建筑界的共识,日前,一项早在1990年取得美、中、英三国专利的新型减震、隔震、消震技术被中国企业新纪录以提名的形式推到了舆论关注的前台。

“建筑物与地球应该和谐,而不是对抗,我们的原理是以柔克刚,通过技术手段人为主动地切断地震产生的冲击力,否则,建筑物就会被地震的冲击力所切断,从而产生房倒屋塌的严重后果。”泰中集团抗震技术发明人陆建衡这样阐述自己的抗震理论。

出身于桥梁世家的陆建衡,创造性地将铁路桥梁中桥片与桥墩的隔震、减震原理转化运用于建筑结构中,即将桥梁的柔性结构和建筑的刚性结构相结合,先后发明了十多种专利技术。

刚柔相济的抗震结构

陆建衡研究发现,世界各国现行采用的抵抗地震破坏的建筑物体的基本类型,都是以吸收地震能量为主的插入式整体结构,即将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设计为绝对不可分割的钢体插入地球,插入式整体建筑结构在地震时,将地震破坏力直接传递给上部结构,使上部结构发生摇晃。这种结构的局限使得整个建筑物在遭遇大的地震时不是倒塌就是倾斜。

“传统的抗震理论就是与大地死扛,然后追求抗得住,所谓‘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追求的就是这一目标,但按照这种要求进行建筑,会造成巨大的不必要的经济浪费。”陆建衡从理论上否定了这种与大地死扛和对抗的防震理论。

他的做法是,仿效铁路桥的结构,在建筑物的地基与立柱之间安装隔震装置。这种装置在地震波的冲击下可以通过滑动释放地震能力。这样,地震通过地基打击上部建筑的通道就完全被切断了。同时,在建筑的外围加装一些具有很大弹性的消震装置,这些装置可以跟随地震波的振动而伸缩,把地震波挡在建筑地基以外。

这些装置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插入式钢箍捆住地震内力的建筑结构体系,将建筑物的整体有机地隔离成两个受力体系,这样地震破坏力的传递媒介改变了,由直接传递转化为间接传递,这就大大减少了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冲击。同时,上部结构对基础的作用力也大大减小。

据介绍,这些被称为建筑物抗震减震装置、建筑物消震装置和高层建筑隔震消能装置的技术已经获得美、中、英三国专利,构成了陆建衡抗震理论和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构件。

据了解,该专利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北京一些旧建筑的加高和消震减震工程中。这项创新科技经评审已被列为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建设部也已将其列为首批推广应用技术并向全国公告推广。

清华大学建筑系专家张明见指出,建筑界已经有不少人相继对现行的抗震设计标准和抗震措施所依据的刚性结构理论基础提出了质疑,而在中国,陆建衡就是一个代表。“陆建衡是以以动态平衡为基础的刚柔相济理论体系来替代现今世界几十年来遵循的以静态平衡的刚性结构理论为基础的刚性结构体体系。以刚柔相济理论体系为基础的减震、隔震和消震设计替代抗震设计,这一科研成果应该是人类创造性地应对地震灾害的一场革命。”张明见评价说。

节约型抗震建筑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建筑抗震标准也紧接着成为建筑界讨论和关注的热点话题。但陆建衡发现,人们一谈建筑抗震标准总是言必称地震等级,诸如把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从6度提高到7度或8度等等。

“这说明,我们目前通行的抗震标准仍然是与地球死扛的传统思维,提高抗震标准所追求的就是抗得住。”陆建衡说。他认为,按照这种思维建造楼房,就要从施工上采取提高砼标号、加大钢筋的直径及配比量等措施,而这必然会造成建筑成本和投资的无限增加。

“如果按照我们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在建筑物基础上进行减震、隔震、消震的设计和设置,切断地震带来的冲击力,避免与地球死扛,而建筑物的主体建造部分根本用不着增加抗震强度,这是节约的抗震标准。”陆建衡表示。

陆建衡之所以主张节约,是因为其一项名为低层楼房加层结构的技术,这一技术的重大优越性在于,可以在不拆迁建筑物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和结构改变增加建筑物的高度并改变其外观,把5层楼变成10层甚至更高。

按照陆建衡的说法,建筑物抗震减震装置专利技术用于新加高层建筑,可将建筑物整体有机地隔离成两个受力体系,由直接传递转化为间接传递,将地震冲击波冲击建筑物的传力通道,有效地全部隔断,能彻底保证加层之后楼房的安全性。

有房地产界人士指出,这一楼房加层技术彻底打破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旧观念,将引领一场房地产革命,尤其在建设用地紧张、房价高涨、人口密度大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为改善人民群众越来越紧张的住房问题寻找到了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模式。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