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探秘大运三馆一体钢结构建筑 赛后利用考虑充分

日期:2011-08-03 11:41:46  来源:网易体育         点击次数:1112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会期的临近,三馆一体钢结构建筑的大运会主场馆、开幕式场馆揭开面纱。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佐藤综合计划联合设计的深圳湾体育中心经过四年多的孕育将要迎接首次国际大型赛会。记者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康晓力的带领下,进入了这座国内首例“三(场)馆一体”深圳湾体育中心,感受其独一无二的钢结构建筑空间。   

会主场馆是由钢结构构成的一个整体网壳把三个建筑覆盖在一个屋面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   

树状支撑结构,让人们仿佛漫步在树林下。康晓力对记者介绍说,这种钢结构屋架既是结构构件,又具有装饰功能,是建筑和结构的有机结合体。   

看到,一场两馆即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个主要体育建筑沿东西走向并行排列,共用各种配套设施。中间分别设置了“大地广场”、“中央广场”和“绿树广场”等多功能空间,将三大场馆组织成一个整体。节约土地、节能、低碳是这个体育中心最大的特点。同时在其周围通过设置体育用品专卖店、体育文化展示及其他服务设施,使之成为具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注意到,在体育场东侧完整的椭圆形上大胆地“切”出了一个通透的“落地窗”,被称为“海之门”。坐在体育场里就可以看到大海及对面的香港。   

用地东侧面临深圳湾,设计中为了将海景最大限度引入到场馆内,设计师大胆地设计了一个跨度为120米,高31米的展望天桥,坐在桥上市民可以一边看比赛,一边观赏海景,美不胜收。这个特色空间环境,为未来运营提供了极高的商业价值。建筑周边采用“开放式”设计,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通透的开口,可以通过舒展的缓坡轻松进入。   

据介绍,赛后利用考虑充分,是该中心设计的又一大特色。除“展望天桥”已确定为赛后开设观景餐厅外,其它配套场所,已有2.5万平方米签约为赛后商业设施。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