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个最好的家给灾区
日期:2008-10-13 12:06:15 来源:四川日报 点击次数:1122
“我想修建两层楼的房子,要经济美观,还要抗震,想请你帮我设计一下,好吗?”9月28日,绵竹市绵远镇三泉村农户罗国强和邻居一起来到“爱心集结号”义务设计师团在绵远的驻地——吉兆村小学,向设计师寻求帮助。
“你看看吧,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户型,如果不满意,我可以根据你的要求重新设计。”设计师杨欢说。临时设计室里,10多位设计师正在做农村永久性住房设计。
废墟守望者,要为灾区“画”新家
5月7日至18日,本来是广州星艺装饰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公司创始人余静赣带设计师在青城山、都江堰写生和到四川师范大学成都艺术学院讲学的日子。5月12日,他刚离开艺术学院讲台不久,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
面对这场灾难,余静赣没有选择离开,而是毫不犹豫地取道都江堰市。因为他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双双惊恐的眼睛,因为那里还有星艺都江堰分公司的众多兄弟。一个强烈的愿望产生:今后3年的时间用在灾区!“当你站在废墟边,看到一个个曾经那么鲜活的生命消逝,作为一个建筑师、设计者,你的灵魂会被深深地刺痛。”他说。
作为一个国内知名的室内设计师,余静赣还把现场调查的目光投向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上。一些装修很好的宾馆酒楼,结构没出现大问题,但室内装修的吊顶、风格墙、玻璃柜等却被震得一塌糊涂,造成了人员伤害。他像一个废墟守望者,拍摄下大量现场图片,为大地震造成房屋损毁的情况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5月18日第一次离开灾区前,余静赣向绵竹市政府提出申请:要为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提供义务设计。绵竹迅速调拨来3顶工作帐篷、一批电脑,他自己紧急从星艺的四川分支机构调来一批设计师。在余震不断的重灾区,第一个服务于灾后重建的帐篷设计所开工了。
灾后重建的设计任务巨大,区区几个设计师难当大任。曾供职于中建总公司的余静赣知道,一些大的灾后重建规划、大的重建项目的设计,一定要由政府主导、大型专业机构担纲。“所以,我将这个义务设计团队的工作目标定位在政府可能一时照顾不到的地方,特别是一些民宅的设计方面。”余静赣将组建中的团队定名为“爱心集结号”义务设计师团。他决心带50到200名设计师为灾区第一线义务设计3年,计划选30至50个重建村镇,每处放一个设计小组,义务为需要帮助的村民设计住宅及中小学、幼儿园。
集结号一吹,设计师云集
要实现既定目标,必须组建包括规划师、建筑师、结构师及室内设计师在内的齐全配套的设计师队伍。在余震频繁的抗震一线,余静赣首次吹响中国建筑设计师的“爱心集结号”。清华、北大、同济等高校在校生,以及全国很多建筑装饰公司的设计师都自发参与进来。
为什么不依托广东星艺公司?余静赣回答:“一沾上公司,往往让人联想到功利色彩,而我只想实实在在做些事情。”为不增加赴川义务设计人员的生活负担,他个人出资解决设计师提供义务服务期间的生活费用,常驻灾区设计师的工资性支出也由他个人负担。
从6月13日开始,“爱心集结号”义务设计师团70多人进驻重灾区绵竹。他们多次冒着余震的危险,钻进残存的危楼中,探究地震对建筑不同部位造成的损毁情况。自“爱心集结号”设计的绵竹南轩小学板房学校交付使用,他们目前已在绵竹完成41所永久性学校和幼儿园的规划设计,还在汉旺、绵远、孝德、遵道、金花等乡镇设点,为老百姓规划设计灾后永久性住房。
“现在仍然紧缺设计师。”余静赣说,9月15日,他开办的设计师义务培训班开班,100多人坐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