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摩天楼的智能之谜
日期:2009-06-24 12:33:42 来源:新探索 点击次数:1262
在建筑大师柯布西耶、高迪笔下,活在空中曾经只是美妙空想在设计图上那轻轻的一抹。如今心生异想的设计天才们却打算将它变为现实,2009摩天大楼设计大赛仿佛在暗示我们,不要小瞧想象的力量,或许,未来的城市楼宇真是如此模样。
著名建筑师法兹勒.康说过:“今天建造190层的建筑已经没有任何实际困难。要不要盖摩天楼,并不是工程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 拥挤、耗能、隔阂邻里、暗藏消防隐患,甚至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种种原罪让这些庞然大物在展示人类惊人技术成就的同时,也招致了无数诋毁之辞。
然而,依旧有很多建筑师重构一个又一个未来高楼的梦想,延续了4年的09eVolo摩天大楼设计大赛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舞台。最近在美国又评出了第5届的获胜者。在这项纯实验性赛事里,未来摩天楼的发展趋势是唯一的主题,比赛对场地、建筑高度、外形和技术指标没有任何规定,这让参赛的建筑师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也让我们惊诧于人类智慧的无穷尽。
城市肌理向空中延伸
在来自64个国家的416幅作品编织的图景中,未来的城市中原本平面化的网格,变得垂直立体,摩天楼仿佛是城市的网格肌理在天空中的延伸,而建筑本身内在空间的情形和空间变化同样也为外在的城市肌理提供探索空间。尤其是一些巧借仿生学概念的摩天楼,其内在的细胞空间、脉络交通,可能会对周围的建筑网格的拼织形态,以及周围的道路交通系统的组织有一些触动。或许,这将能为人们创造一种旅行般的体验——而不只是简单的点对点目的地式的体验。
像法国的设计师Sylvie Milosevic的作品,赋予了建筑造型诸多曲线元素,使建筑产生了动感。表皮的局部编织效果,则给人以奇特的心理感受。放在城市空间中,建筑仿佛是城市网格的一种变异,原先的网格似乎被某种力量从地面拉起,扭动,交织成一体,中间生长出触须并在高空最终演化成触角,以一种奇特的张力在和天空进行着对话。
当城市网络被垂直到难以企及的高度,热岛现象是否会加剧?如今的摩天楼由于空调、照明等设备均需较大的能量供应,产生的大量热能会改变城市原有的热平衡。本次大赛第三名的获得者美国设计师Eric Vergne带来的“未来城市农场乌托邦”的建筑表皮被设计出很多空洞,这既是建筑的辅助结构,也具有装饰的作用,很好地解决了高层建筑的气流通风的问题,大大减少了空调的使用率,也为利用风能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