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建筑节能:绿意渐浓

日期:2014-09-26 17:00:00  来源:中华建筑报        点击次数:0    

【导读】根据国务院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20%的城镇新建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到2020年,50%的城镇新建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9月中旬,河南省宣布,从明年开始,全省范围内政府投资的新立项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此举使河南成为继内蒙古、北京、广西等省(市、自治区)之后宣布推行建筑节能路线图的又一省份,标志着绿色建筑在神州大地的全面开花。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20%的城镇新建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到2020年,50%的城镇新建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为此,住建部于今年6月发布公告,批准新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中国的建筑节能绿意渐浓。

节能建筑不节能

“获得LEED白金奖的建筑应该是非常节能的,但是从国外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70%的LEED白金奖建筑的实际单位面积能耗都高于未获奖建筑。”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认为,“美国的LEED认证与建筑实际运行中的能耗存在不符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同样存在。“国内有相当一批获得绿色一星、两星、三星认证的绿色建筑的实际运行能耗,都高于没有获得绿色建筑称号的同样功能的建筑。”江亿说。

江亿现场考察过的国内外绿色建筑,基本上都采用了各种各样的高效节能技术,但从实际运行效果看,与人们的初衷相差甚远。

“我国的建筑大部分属于高能耗建筑,新建建筑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高能耗建筑。其中,不乏节能示范工程。”有分析人士指出,“节能建筑不节能已成为我国绿色建筑的通病。”

问题出在哪里?江亿认为,人们忽视了使用模式、运行模式、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造成了节能的误区。考虑包括人的行为在内的(建筑物的)各个方面因素,获得降低能耗的效果,才是建筑节能的最终目标。

正是为了走出这种现实的窘境,历时两年半,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终于问世。“绿色建筑特别要突出因地制宜、技术整合、优化设计、高效运行,尤其是因地制宜,因为我们国家的跨度太大,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如果不讲因地制宜的话,之前所讲的绿色建筑就不太科学。”参与该标准修订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海燕认为,“既然节能要特别强调因地制宜,那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就要发挥这样的引导作用。”

建筑节能再进步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节能的实践之道很有研究,七八年前他就开始对零碳建筑进行研究。今年夏天,他把一栋近零能耗建筑从图纸上搬到了现实中。

6月初,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百余位同事告别了奋战多年的砖混楼,搬进了咫尺之隔的新址——一座近零能耗建筑。在常人眼中,这座4层高的办公楼与其他新建筑并无二致,但在徐伟眼中,中国建筑节能事业宏图以近零能耗建筑为新基点,跨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由于实验室搬迁,需要新建一个办公楼。这个项目是中美清洁能源合作项目的5个示范工程之一。”徐伟介绍说,“这个面积逾4000平方米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秉承‘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经济实用’的原则,真正把能耗降到了最低。”

据悉,在建筑设计、围护结构、能源系统、末端系统、照明及智能控制系统、室内空气品质、能源管理与楼宇控制等方面,环能院新办公楼集成了28项前沿技术,达到“冬季不使用传统能源供热,夏季供冷能耗降低50%,照明能耗降低75%”的控制指标。

徐伟解析说,这座建筑之所以能够达到趋近于零的低能耗,是因为在建设过程中不仅集成了多项前沿技术,还考虑到了项目运行的实际情况。“要考虑中国的特色和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地区的差异,还应对接中国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否则大家不知道这个近零能耗到底指的是什么。”徐伟表示。

徐伟说:“节能建筑一定要适应中国的建设管理程序。从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问题非常多。搞技术的人过去比较强调性能,后来才发现过程中有很多东西实现不了。”

全面推开有赖政府推动

事实上,中国目前正在致力于提升建筑能效,各地主管部门相继将绿建评价标准中的相关指标转化为节能建筑标准。

今年8月起,北京市开始实施《北京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明确了分阶段实施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制度的原则,将从公共建筑能耗限额起步,逐步建立分类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能源阶梯价格制度;细化规定了公共建筑能耗公示的具体办法,对具有标杆作用的低能耗公共建筑、超过能耗年度限额的公共建筑和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运行管理单位定期向社会公布;明确北京市新建民用建筑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根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需要,部分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或者住宅产业化要求进行建设。

2013年12月1日,重庆开始在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内新建公共建筑中执行国家相关绿色建筑标准。重庆市还按照单体建筑、住宅小区、生态城三个层次,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力争到2014年底全市绿色建筑累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绿色生态小区达到3000万平方米。

“2013年,我们针对重庆的绿色建筑做过统计,发现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总量中的比例还不到10%。重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进行主体功能分区,分成了5个功能区。研究显示,这部分绿色建筑主要集中在整体发展水平比较高的都市新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建筑的任务十分艰巨。”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节能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