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报恩寺将现“五彩琉璃塔”
日期:2012-09-18 13:10:04 来源:新华报业网 点击次数:1201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和牛首山遗址公园工程项目于近日奠基,预计2014年8月前建成主体工程并部分对外开放。位于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建设将以全面保护遗址原真性、展示出土文物和考古挖掘成果为主。原宋代长干寺地宫上将搭建一个轻质的保护建筑,夜晚可通过灯光展示五色琉璃塔的形象。长干寺地宫内发现的佛教至高圣物佛顶骨舍利将迎请至“补天阙现双塔”后的江宁牛首山遗址公园建地宫供奉。
杨卫泽:牛首山遗址公园主体青奥会前建成
“该项目从酝酿讨论到规划设计,前后历时十多年,汇聚了集体智慧、协调了各方愿望、综合了专家意见。”对于牛首山遗址公园的建设,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感慨道,他提出南京将尽最大努力在2014年8月青奥会前建成主体工程,并部分对外开放。杨卫泽认为,这必将大力弘扬牛首山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是一件一举多得、天人合一、巧夺天工、众缘和合、皆大欢喜的大事好事。
季建业:南京要打造世界级佛教文化展示平台
季建业指出,在大报恩寺原址上建设旨在保护遗址、展示地宫文物、弘扬佛祖精神的遗址公园,就是要更好地弘扬佛法,传承千年佛教文化,再现金陵佛都胜景,使南京佛教文脉永续传承。他表示,南京将以高标准、严要求,精心做好规划、建设、展陈、管理等工作,通过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建设,保护千载佛教圣地,传承城市文化记忆,打造有震撼力的精品文化工程,打造世界级佛教文化展示、交流平台和旅游览胜的重要目的地。
王健林:保持遗址原真性符合我的捐赠意愿
在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工程奠基仪式上,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也来到现场。2010年11月8日,在大报恩寺遗址现场发现的世界现存唯一佛祖顶骨舍利千年盛世重光后,他曾以个人名义捐款10亿元。“我本人不是佛教信众,此次捐赠,并不是信众的布施,而是盛世之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支持南京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促进社会和谐的善举。”王健林认为,近期南京市委、市政府经过慎重决策,决定对遗址进行全面保护,在原址建设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通过建设遗址公园,保持遗址原真性,传承金陵大报恩寺及琉璃塔的文化记忆,使之传之后世、永续利用,这完全符合他的捐赠意愿。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大报恩寺、塔为何不原址复建?
遗址严格保护,不适宜复建琉璃塔和大报恩寺
笔者来到位于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遗址现场,这里已不复当年考古时的喧嚣。出土了震惊世界的七宝阿育王塔以及佛顶骨舍利的长干寺地宫被一个临时保护棚保护,而考古时挖掘的地层也用塑料薄膜小心地包裹着。
2007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根据社会各界的建议,提出重建金陵大报恩寺及琉璃塔的思路。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前提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2008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遗址区发现了长干寺地宫,出土了铁函、七宝阿育王塔,以及塔中供奉的佛顶骨舍利等佛教圣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16件,这是南京一次性出土国家一级文物数量最多的文化遗址。
2009年,遗址区内又发现了大报恩寺的三大殿遗址,被国家文物专家誉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201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根据国家文物保护规定,遗址核心区必须进行严格保护,保持其原真性,原址已不适宜复建琉璃塔和大报恩寺,项目遂确定为建设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如何设计?
主入口在雨花路,和秦淮河、明城墙有机联系
笔者从拿到的一份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平面图上看到,这份平面图上将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和秦淮河、明城墙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整个设计注重保持历史的原真性,除了设计一个轻质保护性建筑保护地宫外,遗址上没有其他建筑,水工遗址、放生池及考古现场各个历史遗迹都被保存了下来。
2011年底,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组织了以色列、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院等六家设计单位参加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国际竞赛。最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规划设计方案获得第一名,并由其作为项目总设计单位,结合国际竞赛各参赛单位方案中的优点,形成了新的规划设计方案。
笔者在设计图上看到,未来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把主入口设计在了雨花路,而目前的晨光宾馆以及雨花路等一排建筑并没有出现在这份平面图上。
据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总经理谢国庆表示,根据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总体设计方案,遗址外围将建设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南京佛教文化博物馆和汉文大藏经博物馆,对遗址核心区进行全面保护。南区定位为文化旅游区,将来还将修复三藏殿遗址,并建设东吴时期的建初寺。
遗址公园有何亮点?
保护塔夜晚将发出“五色光”
遗址公园的另一亮点是,为了延续历史记忆,原宋代长干寺地宫上建造轻质保护性建筑。南京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光亚强调,将来矗立在中华门外的塔形建筑,是保护性建筑而不是新塔。
未来的五色琉璃塔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陈光亚指着效果图告诉笔者,这个塔形建筑将建在长干寺地宫之上,起到对地宫的保护作用。这个塔与当年的大报恩寺塔同高,但采取轻钢和玻璃质地,游客可从外面看到长干寺地宫内的原貌。而到了晚上,可通过声光电及高科技,使塔发光,将非常漂亮。
而据秦淮区区委书记郑跃奇在不久前的“五城区”加快建设现代化现场会上透露,秦淮区将打造两个“夜游秦淮”演出项目,其中一项将通过中华门、秦淮河及未来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采用声光电等多种效果,将这些世界奇观与美景奉献给全世界的游客。
牛首山遗址公园
“补天阙现双塔”如何实现?
佛顶塔紧挨地宫与弘觉寺塔相邻
牛首山遗址公园是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重点文化项目,在项目策划阶段,江宁区邀请了国内外优秀策划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形成了以“天阙藏地宫”为核心的规划设计方案,着力打造“生态胜境、文化胜境、休闲胜境”三大胜境。
据介绍,牛首山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补天阙”,修复山体生态,恢复牛首双阙;二是“建地宫”,利用天然矿坑建成地宫,供奉佛顶骨舍利;三是“现双塔”,修建“佛顶塔”,与现有弘觉寺塔相互呼应,再现双塔奇观。
笔者在江宁区提供的效果图上看到了即将修建的“佛顶塔”,其紧挨地宫,与弘觉寺塔相邻,仔细看外形,这座“佛顶塔”与历史上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比较相似,同样是九层八面,金碧辉煌。
佛教圣物将在何处供奉?
佛顶骨舍利将迎请至牛首山建地宫供奉
长干寺地宫内发现的“佛顶骨舍利”将被迎请至何处供奉,也是外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据介绍,“佛顶骨舍利”是经过国家宗教局和中国佛教协会认定的中国佛教三大圣物之一,也是国家一级文物。根据佛顶骨舍利如法如仪、清静庄严的供奉原则,为早日安奉好佛顶骨舍利,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牛首山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上与大报恩寺的深厚渊源,并经宗教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佛教界和文物界研究同意,确定在牛首山遗址公园内建地宫安奉佛顶骨舍利。
未来的地宫是什么样?
地上三层地下六层将建世界舍利博物馆
未来的地宫将是什么样子?近日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一期工程大佛顶宫项目建设通过环评,该工程地处风景秀丽的牛首山顶西峰与东峰之间,巧妙地利用了一个天然矿坑的位置,未来这里主要包括卧佛宫、舍利宫、博物馆、禅会议室及其他配套设施,最快年内开建。
笔者在《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一期工程大佛顶宫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上看到,项目计划用地面积约59208.3m2(约合88.8亩),总建筑面积101408.0m2。按照建设方案,大佛顶宫主体建筑共9层,主体建筑长度超过220m,宽度超过160m,建筑最高处51m。1层为大佛顶宫入口层,2-3层为入口层上部空间,B1层-B6层为入口层下部空间。
在地下6层中,最值得期待的是B5层,这里今后将作为博物馆区域,环绕瞻观舍利回廊设置,这里将分为世界禅博物馆以及世界舍利博物馆。而B6层为瞻礼舍利空间层,主要是舍利藏馆,将来这里将安奉佛顶骨舍利。
【释疑】
佛顶骨舍利为何供奉牛首山?
历史上牛首山两峰对峙,但现在西峰好像已经坍塌了,是吗?
周谦(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是的。这是因为历史上两次开采铁矿所致。第一次是1937年-1945年间。日本侵略中国占领南京后,1938年初在凤凰山至牛首山一带修建铁路掠夺矿产资源。1938年底,日本侵略者开始在牛首山开采铁矿。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撤出南京,牛首山采矿被停止,同时采矿运输用的小铁轨也被拆除。第二次是1957年-1980年间。1957年至1964年牛首山铁矿由江宁铁矿继续开采,1958年江宁铁矿对原日本运矿的铁路进行改造。1964年牛首山铁矿的开采单位变更为南京市牛首山铁矿。1980年以后,因市场、环境等原因,牛首山铁矿停止开采。这两次开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矿坑,导致了西峰塌陷。这次牛首山遗址公园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充分利用废弃矿坑“建地宫”,同时通过修复牛首山自然生态等措施“补天阙”,可谓“巧夺天工、天人合一”。
牛首山名胜古迹众多,现在都有哪些遗存?
周谦:牛首山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区域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弘觉寺塔以及摩崖石刻、岳飞抗金故垒、郑和墓等,还有金牛洞古代矿冶遗迹和民国碉堡等遗迹。在牛首山南麓,有明朝大航海家郑和的墓冢。郑和被宣德皇帝“锡葬”牛首山,其主要功劳在于他第三次下西洋时从斯里兰卡请回了佛牙舍利,并且督造了大报恩寺。牛首山弘觉寺是金陵名刹,南朝(公元502年)建寺,在明代,弘觉寺“与西北之清凉、西南之峨嵋并为圣道场地”,属金陵次大刹,归大报恩寺所统。弘觉寺塔建于唐大历九年(774),塔高约45米。嘉靖年间重修,是南京现存最雄伟的砖制仿木结构楼阁式古塔。1956年发现了塔基底部的地宫,文物部门进行了清理,在地宫内发现了塔基明代鎏金喇嘛塔一座及金卧佛、瓷罐等文物。
请你介绍一下牛首山遗址保护问题。
周谦:“牛首山遗址”和大多数的遗址不同的是,它不仅是文化遗址(包括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遗址),还是自然遗址。所以,牛首山遗址公园既要保护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遗产,又要保护自然遗产。前面已经说到过,牛首山历史和佛教资源深厚,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遗存,它本身就是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遗址。同时,由于历史上两次铁矿开采,又形成了自然遗址。规划建设的牛首山遗址公园,“现双塔、补天阙”,全面保护了弘觉寺塔等历史文化遗存,全面修复了牛首山自然生态景观,并将利用矿坑建地宫,长期安奉佛教至高圣物佛顶骨舍利,建成后,必将全面弘扬牛首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和生态文化,这是一个一举多得,建筑与文化、佛教、生态、旅游以及工程项目与当地百姓生活和谐共赢的好事,对推进南京历史文化整体脉络的系统保护,全面彰显南京历史文化风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责任编辑: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