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让健康成为建筑的“绿色血液”

日期:2016-09-30 17:00:00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张东林     点击次数:0    

【导读】未来的产品向何处去?这是转型中的房地产企业家日思夜想的问题。特色标签,也成为许多企业的不二选择。

未来的产品向何处去?这是转型中的房地产企业家日思夜想的问题。特色标签,也成为许多企业的不二选择。

时势造英雄。在万达集团成为文旅地产领头羊、华夏幸福成为产业地产翘楚的时代,远洋集团也一改往日低调作风,为自己寻找到新的目标——健康建筑。为此,远洋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李明甚至欣然接受了“Mr.Well”的外界称号。

当然,此处的Mr.Well,并不仅仅是好先生的代名词,而是远洋集团地产产品的前进方向,是美国的WELL健康建筑标准。

“建筑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不仅需要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更要关注建筑中‘人’的健康需求,实现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和谐健康,才能实现建筑的更大价值。远洋集团倡导‘建筑健康’理念,以‘健康’作为产品标签,希望通过与相关产业链伙伴的共同努力,推动建筑朝着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使九成时间在室内度过的人们,可以生活得更幸福、更健康。”李明表示。

“建筑健康才是真的好”

9月25日,由文化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设计市场作为设计周的核心板块,以“绿色健康、智慧生活”为主题,远洋集团也携“健康建筑·建筑健康”主题展览落户北京国际设计周,成为五年来首度参展的品牌开发企业。

9月26日,远洋集团与设计市场主办方联合打造的“绿色健康与智慧生活”设计市场主题论坛,就“健康人居”及相关话题,汇聚地产、建筑设计、大健康、智慧科技、产业投融资机构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从宏观政策、市场角度、专业领域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嘉宾认为,作为人类居住以及工作交流的必要场所,伴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人居环境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发严格,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与健康的深层关系,认识到健康的人居环境,是实现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全不可或缺的因素。在需求的推动下,国内的建筑设计也在向健康之路迈进。

“其实,健康建筑并不是建筑的一个类型。人类社会建筑发展到现在,做得最多的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用其他材料建造一个人工环境。现在要反思的是,这种人工环境会不会破坏自然环境?我们倡导健康建筑,就是要从研究人工环境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转向研究人工环境建筑、人及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表示,“事实上,健康建筑是渗透在建筑里面的绿色血液,所有的健康环境都应由这一点来考虑。”

美国Delos公司总裁、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创始人Paul Scialla则指出:“国际WELL健康建筑标准是一套根据实际证据与表现来衡量、认证及监督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与福祉影响的认证体系,已在全球广泛应用。当今世界正面临众多的健康挑战,希望通过WELL健康建筑标准与中国项目的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更健康的人居环境。”

“普及健康建筑更重要”

“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行业和产品需要分化。虽然近期房子卖得特别好,但这不是房子造成的,而是人民币造成的。”李明强调,过去讲绿色、节能、环保,仅仅是针对建筑本身,却很少注重从建筑的使用者角度考虑。“对一个使用者来讲,他关注的是房子与自己健康的关系。”

记者在现场看到,远洋集团“健康建筑·建筑健康”主题展览分为“建筑健康”理念区、WELL标准介绍区、示范项目展示区、健康沙龙交流区、WELL人居实验室互动产品体验区五大部分,观众不仅可以通过详实的文字介绍、生动的音视频资料全面了解以人为本的健康建筑标准以及在远洋集合住宅、高档别墅、写字楼、商业项目的全面落地和实践,更可通过互动游戏及体验的方式,切实感受WELL健康建筑标准设立的七大体系,从空气、水、营养、光、健身、舒适、精神维度如何与人体11个生理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表皮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泌尿系统)建立联系,产生影响和作用。

通过此次主题展览首次在设计周亮相的还有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健康建筑新技术、新应用,例如昼夜节律照明系统可以动态调节室内照明,通过规律的光谱变化适应人体自然兴奋度,达到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电致变色玻璃能根据室外环境自动调整颜色,在不影响观赏室外景色的前提下,优化室内的光热环境;可根据居住者要求,调整气味强弱程度的熏香胶囊系统,能营造让人放松或提高情绪的环境;有六层过滤功能的空气过滤系统,机器运作无噪音,并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过敏原、霉菌孢子、烟尘、异味及其他污染元素;注入维他命C的淋浴滤头,可以让使用者每天拥有光滑的皮肤和头发。

“事实上,远洋不单单在推进健康建筑的实施,更希望作为房地产企业推动健康建筑的行业普及,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李明最后说。

“我们同样希望在健康环境里创造健康建筑。”庄惟敏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