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鸟巢”承建方担纲 无锡大剧院年底建成

日期:2010-03-29 13:34:23  来源:江南晚报        点击次数:1143    

自去年4月20日开工以来,无锡未来的地标建筑――无锡大剧院的建设牵动众人的心。昨日获悉,占地101.5亩、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的大剧院,今年年内将基本建成。处处体现“绿色设计”理念的大剧院,将在室内部分大胆使用竹材等既环保又有本地特色的材料。而极富创意的八片蜻蜓“翅膀”,将由“鸟巢”承建方参与承建。

八片“翅膀”沪宁钢机承建

无锡大剧院工程由国际著名设计公司芬兰PES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团队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最终方案与江南独有的亲水韵味相融合,也与造型别致的蠡湖大桥相呼应。八片大尺度的“翅膀”,形成了该建筑的主要建筑形象,结合台阶状的石材基座,创造出一只停靠在水畔的蜻蜓的意象。而从空中俯瞰,整个造型又如八片巨大树叶,轻轻飘落于城市的亲水之畔。

据介绍,八片叶片是空间钢结构框架,由承担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大剧院等经典建筑建设的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承建,其参建的一些项目还曾入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记者昨在现场看到,6米高的剧院大型石材台阶基座已完成,左侧的大剧场建设高度已达25米,而八片“翅膀”的柱脚业已夯实。

创意引入“竹材”概念

无锡大剧院处处体现“绿色设计”理念,指挥部明确提出,应以国产材料及设备为主。对此,芬兰公司十分支持,提出尽可能多地使用无锡及周边地区的本土材料。在进行了初步调研考察后,总设计师佩卡 萨米宁教授萌生了在室内部分使用竹材及陶瓷等材料的想法。

竹子是速生植物,3―4年即可成材。竹子经加工后形成竹材,竹材除了自身品质外,还满足可再生、环保等要求,加之其强度、视觉效果及生态性,所以西方世界已越来越流行将之用在高品质建筑、室内及织物设计中。萨米宁认为,竹材大部分由中国出口,无锡宜兴是中国主要的毛竹产地之一,所以,竹材是地道的无锡本土材料。同时,根据声学要求,需要大量的反声材料,而竹材经加工后质地坚硬密实,是理想的反声材料。

为配合设计师实现其良好的设计理念,大剧院指挥部立刻做了大量调研工作。指挥部认为,竹子在我市宜兴等地有广泛的生长分布,并具有相当的加工规模。竹子也被国家农林、环保部门认定为生态植物及低碳经济植物,在大剧院这样的公共建筑中使用,具有良好的创新与示范作用。此外,竹子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人文含义,有所谓“不可居无竹”之说,竹子还被赋予了挺拔刚直、虚心有气节、生气勃勃积极向上等精神品质,在大剧院这样的文化建筑中使用,真可谓恰如其分。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