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建筑文化薪火相传

日期:2012-04-19 13:41:20  来源:西藏日报        点击次数:1068    

冰清玉洁的自然风光、浓郁纯厚的民族风情……西藏神秘的自然特色,无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撩起人们对它无限的向往,而藏民族传统建筑更是以其独特而鲜明的建筑艺术形式和风格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赞赏。 

保护传统建筑文化意义重大

我区传统建筑文化是西藏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西藏各族人民发明和创造了十分宝贵的建造技术和建筑经验,形成了以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为代表的优秀藏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其宫殿、庄园、民居和寺院等四类藏式传统建筑,具有独特和鲜明的建筑艺术形式和建筑艺术风格,成为中华民族,也是全人类的伟大历史文化遗产。自治区党委、政府认识到,继承和保护我区藏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治区社科院专家普布告诉记者,保护藏民族传统建筑文化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继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方针的体现,也是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需要。近年来,中央在我区为人民群众建了许多的工程项目,这些项目使藏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使得我区的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弘扬。 

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全区的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为使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协调、融合,拉萨市、林芝地区等遵循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大力实施街景改造工程,使现代城市风格与古城风貌协调一致。 

拉萨市副市长王晖说,拉萨市实施街景改造工程,一方面保护了藏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同时,也有力推动了旅游产业发展。因为受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区经济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还得依靠旅游业,而建筑风格以及由建筑风格构成的城市风貌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街景改造后,到拉萨来观光的游客数量明显增多,游人的兴致也提高了,使旅游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从而带动了农牧民收入的增长。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区71个县和6个地区所在地的城镇都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任务。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拉萨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加强了对城乡建设和工程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各级高度重视 

王晖说,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各级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工作。2000年10月,拉萨市政府颁布了《拉萨市老城区保护管理暂行规定》、《拉萨市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暂行规定》,这是保护和管理拉萨市老城区的重要文件,为老城区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明确了老城区保护的范围和原则、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对老城区规划、建设和改造做出了具体规定,如要求老城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保持藏民族传统建筑风格与历史风貌一致。不符合整体风貌的现有建筑物和构筑物要逐步拆改……传统建筑物的维修,不得改变其原结构和外观等。2009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拉萨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2009-2020)》,其发展规划的理念进一步强调了拉萨市城市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围绕“东延西扩跨河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把拉萨市老城区作为核心文化区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与此同时,城关区人民政府为贯彻和落实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先后出台了《八廓步行街综合管理暂行规定》等管理条例,有效保护了藏民族传统建筑特色和风貌。 

近年来,我区的藏民族传统建筑保护与管理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拉萨市人民政府和城关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07年,拉萨市开始对老城区内古建大院进行建筑测绘、历史记录、图片拍摄等工作,并于2009年完成了古建大院的图片拍摄工作,2010年,拉萨市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着手编制老城区1.3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委派拉萨市老城区各辖区管理人员和自治区相关部门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前往内地考察、培训和学习,为老城区藏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人才。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