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海岸线成“房岸线”“重化工岸线”

日期:2013-07-29 14:10:03  来源:新华社        点击次数:3590    

填海造陆,本是人类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一种补充手段,但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围填海呈现过度填海、无序开发状态,我们认为,如此填海,无异于对海洋世界的一场“强拆”,给海洋生物乃至自然界造成的损害已经显现。陆地上的拆迁已经司空见惯,不少地方为获取建设用地不惜违法强拆。如今,这种强拆思维正从陆地搬到海洋。

珠江口是广东省围填海造地最多的区域。据统计,近年来广州、东莞、深圳、珠海、中山等市围垦总面积超过7000公顷。广东人戏言,若任由这样填海造陆,要不了多久,广东的不少城市,就会在海中相会。这并非只是戏言,陆域正在向大海延伸,陆域版图已经改变。

围海造陆愈演愈烈,离不开利益驱动。相比陆地上的拆迁,围海造陆更简单、容易,它不涉及居民拆迁,征地矛盾和所受束缚更少。

另外,围海造陆是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领域遇到的新课题,法规的欠缺和监管的不力,也让填海造陆变得肆无忌惮。如,根据相关法规,围海造陆50公顷以上需国家批准,但各地很多项目都成百上千公顷,为规避国家审批不少地方采取“化整为零”招术,每次填海不超过50公顷,最后再连点成片。

疯狂填海何时是个头?围海造陆的“鼻祖”荷兰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个20%国土面积靠围海造陆而来的国家,已经决定恢复“自然”,一些填海而来的土地再次被海水淹没成为湿地。

围海造地,正使中国绵长的海岸线呈现“别样”的风景: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工业园区遍地开花。曾经的海岸线,正快速变成“房岸线”“重化工岸线”。

“填海造房”现象突出,以广东为例,其沿海各主要城市均制定有围填海计划,均把填海区域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重心:深圳计划将填海形成的前海地区打造为深港金融合作典范、珠三角“曼哈顿”;东莞拟在珠江口投资86亿、填海造地近2.9万亩,将其打造成东莞的“尖沙咀”“曼哈顿”。

在海南、青岛、威海等地,随处可见“海景楼盘”广告。不少楼盘通过填海不断扩建“海景房”,一期是“海景房”,三期还是“海景房”。填海建造的商品房多标榜为“观海豪宅”推销。海南当地有关人士透露,海南岛长达300多公里的东海岸,已基本被开发商圈占。

“海景楼盘”在沿海遍地开花的同时,重化工也在加速向海边聚集。

东北的大连,大石化、大钢铁、大船舶等重化工业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工业的主导格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沿海可供开发的空间越来越小,建设用地日趋紧张。通过填海造地发展房地产、重化工业,成为地方政府最便捷的“生财之道”。

对于沿海大规模围填海的原因,国家海洋局在接受书面采访时称,国家实施严格的土地管制措施和18亿亩耕地红线,沿海地区可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向大海要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另外,围填海造地直接成本不高,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与土地价格相比差距较大。据了解,在海南等房价较高地区的海岸线地价每亩动辄数百万,而每亩20万元的填海成本与之对比,使得填海造地搞房地产建设成了暴利行业。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原局长李立新表示,国家和地方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围填海规划,填海项目一定要慎重论证和审批,必须布局高起点产业项目。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新闻关键字: 海岸线,房岸线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