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全新揭秘丨9月“设计中国北京”展意见领袖|国际论坛|可持续的「美」看点纵览(组图)

日期:2021-09-24 15:53:00  来源:上海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        点击次数:0    

【导读】「设计中国北京」将围绕深化可持续理念,提升绿色建筑意识,关注设计领域环保新材料应用,以独特的全球视角解构东方美学,演绎可持续设计之美。

欢迎即刻扫码注册

第四届“设计中国北京”

「设计中国北京」将围绕深化可持续理念,提升绿色建筑意识,关注设计领域环保新材料应用,以独特的全球视角解构东方美学,演绎可持续设计之美。

今年“设计中国北京”延续一贯的“可持续设计”主题,但将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不仅关注建筑和城市的可持续创新发展,还将聚焦通过设计而实现的社会文化互动新模式。当下,人们较以往更关注社交距离,但通过社会文化互动新模式可使人们重新建立有效互动,共创更持续健康的生活方式。

可持续的‘美’

大自然孕育万物,供给养分,给予生命!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 Mike Barrett 说,“大自然并非有则有益,无亦无妨——它是维系我们所有生命的一个完整系统!”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全球野生动物数量锐减 68%;而人类有史以来,超过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生在 1990年以后!环境恶化事件层出不穷,我们正头也不回地朝着席卷全部生灵的大灾难飞奔前行。这不仅仅关乎气候变化,而是关乎我们自己,人类正在亲手摧毁着我们自己的家园!

我们对这些其实早已知道,也不想一遍又一遍地被说教警告。人类需要看到的是希望!我们怎样做才能给自然以滋养,令一片狼藉重新焕发新生?看看设计中国北京和哲道传媒J&G Media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联合特邀的京津冀以及国内重要的意见领袖KOL们怎么说:

▲ 北京地区意见领袖

在 2021“设计上海”,我们推出了一些遵循自然规律的设计实践及其背后的设计师。他们不仅在大自然的启发下,使用一些相应的结构或者材料,更通过设计,维系着自然系统的再生、修复,而不仅仅是可持续。

▲ 北京地区意见领袖

对于“设计中国北京”,我们把注意力转向思维与态度的转变,“美”是这一转变的核心。先进技术与传统手工艺必须相辅相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消除浪费,制造而不仅仅是耗费能源,形成一个真正具有创造力的正循环。材料、工艺、城市主义、社区团结性、数字科技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美丽的环境不仅是真正可持续的,而且是可再生可修复的。全球和中国设计界最优秀的头脑都在思考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议题,而“设计中国北京”恰好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的声音被聆听,让他们的经验被吸取。

▲ 北京地区意见领袖

引领潮流是设计界的使命。维也纳应用艺术博物馆策展人 Thomas Geisler 说,设计帮助我们实现那些所谓“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而某些“理所当然”是否需要改变呢?气候危机和全球蔓延的疫情告诉我们,听从直觉,改变习惯,唤醒同理心,才能最终让我们与环境产生共鸣。可再生、具有修复性的设计,不仅尊重自然,也要是美的!我们必须设计出新的美学,转变我们的思维和客户的需求,向大家展示出越来越多超乎想象的美的新可能。

▲ 津冀地区意见领袖

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自然是一个自我调节、自我修复、遵循天然之道的系统。在“自然”这个系统内进行设计,无论在实用性还是美学方面,创造真正的“美”,让再生设计令设计再生!

Aidan Walker,“设计上海”、“设计中国北京”、“设计深圳” 设计论坛总监

▲ 媒体-协会-平台-设计服务组织意见领袖

强大嘉宾阵容揭晓

“设计中国北京”2021延续对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关注,展会论坛将以“可持续的美”(Nature, Nurture and Sustainable Beauty)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优秀设计先锋带来关于前沿设计理念的思维碰撞。

论/坛/日/程

24/09/2021

13:30 - 13:45

可持续的“美”

设计中国北京论坛总监 Aidan Walker

主持人<安邸 AD>创刊主编王旭

13:45 - 14:30

再生与新都市时代

Amanda Levete

14:30 - 15:15

非凡的建筑-多相工作室 贾莲娜

15:15 - 18:15

设计中国北京 科勒精选

15:15-15:30

独特的“可持续之美”理念

15:30-16:15

精致的空间:豪华公寓的精髓 - 冯智君

16:15-17:00

美,是一种结果 - 陈暄

17:00-17:45

通过设计改善生活 - 王恒

17:45-18:15

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美? - PANEL

25/09/2021

GREEN CONNECTIONS

10:30 - 14:00

ANDREW MARTIN DAY

14:00 - 17:00

26/09/2021

10:30 - 11:15

艺术精实-姜涛

11:15 - 12:00

碳捕捉材料

Teresa van Dongen

12:00 - 12:45

待完成的花园-郑 祎

12:45 - 13:30

色彩的建筑

Morag Myerscough

13:30 - 14:15

建筑是一种思维方式 - 戚山山

14:15 - 15:00

新开物 - 陈旻

15:45 - 16:30

一个崭新的绘画世界 - 李涵

16:30 - 17:15

TECLA: 3D打印粘土房屋开山之作

Mario Cucinella

27/09/2021

10:30 - 11:15

变革的建筑-张 利

11:15 - 12:00

为人类和可持续生活而设计

Satyendra Pakhalé

12:45 - 13:30

直言不讳的建筑

JACOB VAN RIJS

13:30 - 14:15

中国的设计思维 - 童岚

14:15 - 15:00

简既是爱 - 孙大勇

15:00 - 15:45

灵活的解放者;复兴失落的语言

张迪

▲ 9.24演讲嘉宾

▲ 9.25演讲嘉宾

▲ 9.26演讲嘉宾

学院里的创新浪潮

“可持续设计”特别策划

时尚与设计

服装与可持续

世界上浪费最严重的材料之一

如今也成为绿色生态

最具话题性的内容之一

2021“设计中国北京”延续一贯的“可持续设计”主题,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不仅关注建筑和城市的可持续创新发展,还将聚焦通过设计而实现的社会文化互动新模式。

在这一实践探索中,北京服装学院所研究的材料,以及中央美术学院CAFA举办的《自然·假设》展览,为我们呈现了年轻设计师对于可持续设计的最新创意。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新材料设计研究中心(IMR Center)自2017年成立开始就致力于创新材料的设计与研究。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与技术整合再设计的科研实验平台,是连接艺术、科技以及工程的纽带。

01

Bamboo:Weaving Tool and Design

荣获2021年红点奖

▲ 竹编工艺的工业化探索

为了探求竹编工艺工业化的可能性,推动传统工艺复兴,设计师通过分析改良传统工艺方法,选择竹编产品中常用的六角编为例,利用建模、制作模型的方法,探求以竹编工具改变传统竹编方式、辅助初学者进行编织的可行性,最终制作出六角编织工具。

在竹编产品上,打破竹编传统印象,通过对竹编工艺创新、整合,简化了传统工艺,降低了手工难度。未来希望进一步开发出更灵活的多种编织工具,以引导公众重新认识传统工艺、传统材料,挖掘环保材料的潜在价值。

02

Re: Express Plastic to Bag

荣获2021年红点奖

▲ 快递包装袋的新生

近十年来,随着线上购物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快递行业得到飞速发展。购物方式的改变以及快递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是其背后快递附属品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该项目将快递行业内的废弃塑料制品进行回收,从时尚配饰作为出发点衍生出了系列箱包设计,赋予快递包装袋新生机。再造后的材料具备柔软、弹性和耐磨的特性。

03

Re: Paper Studio

▲ 办公室废纸的再造

办公室废纸是很好的可回收资源。该项目结合分布式制造的设计理念,探讨办公废纸的再生方式,通过原型机实现办公废纸再生的整合设计方案。

设计依据办公废纸材料生产需要的工艺,与材料自身的性能作为基础,结合分布式制造的理念,集成相应的工艺与技术进行针对性设计,作为日常设备存在于用户生活中。办公废纸再生的服务模式,为打造无废办公提供了可能性。

04

Bioplastic Lab

▲ 可降解的生物塑料

生物塑料原料可以来自陆生植物、动物及海洋生物的废料或本体等,本项目运用海藻提取物与钙离子反应后形成水凝胶的化学现象,不断尝试不同提取物配比与钙离子结合后干燥成型后获得薄膜的实验,制作出透明有韧性且可以生物降解的环境友好型塑料。

通过多次实验与总结分析,项目兼顾待加工材料的物理特性及科普操作的便利性,从原材料加工至干燥成型所涉及的流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及改善,最终完成科普加工集成化操作台。

展览“自然·假设”以产品、艺术品为媒介表达作为设计师、艺术家面对“自然”的不同视角。将自然材料与艺术、传统、工艺、文化、科技等元素进行碰撞,在表达自身思考与关注点的同时,也是对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提出了诸多的“假设”。

01

竹隙

设计师宋瑞雪设计的屏风是由“照壁”引申出来的家具,在厅堂中可起到改善动线、挡风、遮挡视线的作用,又可置于主座后方,具有礼制内涵。此屏风外圆内方的整体构造与中心的开合意象,来源于象征宇宙混沌初开的图腾。

屏风中心竹编营造“虚实”空间,以类似“三交六椀”菱花隔扇窗的构造,对竹编本身的编制手法与材料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中心框景区可随整体外框架转动进行开合变化,意在传递园林之中“取景在借”的概念。

02

竹语&花海

▷ 竹语

竹语系列由设计师杨远设计,其概念来源于对传统拼竹工艺的转化应用,最大限度的发挥竹材构件的特性,结合现代设计语言重组形式。在天然竹材、传统工艺、现代家居产品之间寻求平衡。

▷ 花海

同样来自于杨远的最新作品《花海》,以竹编工艺呈现参数化有机形态,同时和功能性座椅相结合。多个设施构成小型群组,随光影交错会产生丰富变化的视觉效果。远望艺术设施整体形态清新、跃动。

03

陶印


设计师霍奕瑾的设计灵感源自于设计师在云南傣寨的一次考察,那里的人们世代使用傣陶与三、四千年前中原地区的先民们制作的原始陶器十分相似,器物表面留有规律的纹饰。作品运用参数化设计方法与3D打印技术,在“原始”与“先进”之间建立起跨越时空的技术对话。

04

叠影

杨华的作品《叠影》展示面料的微观图像,将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作为平面图案局部放大,表面植入不同技法堆叠的纤维肌理,形成虚实结合的视觉效果与触感,也表达了纤维编织形成面料这一过程引发的思考与讨论。

05

Shade

Shade意为阴影层叠、遮挡与颜色渐变。杨华、杨远两位设计师用线条来表现纤维的复杂错综交织,因局部堆叠质感而用于座椅,单人扶手椅概念由同系列织物作品衍生而来,可展现其肌理与质感,以绳编做底类似纤维编织的捆扎方式,局部触感增强坐倚感受。

06

OlaBluefinger

OlaBluefinger是两种语言的独特融合。“Ola”在西班牙语代表“波浪”,“Blue”与“finger”则代表蓝色与手指。在设计师吴嘉玉的手中,可再生材料同样是不同元素的解构重组,并赋予其未来感与时尚感。

07

金属与木

来自设计师高扬的作品是一款可变化的不规则几何桌,由木与金属组合而成。

08

设计师萨日娜在可持续主题下,是否可以将10mm宽度的木材与玻璃编织在一起呢?竹钢的特性恰好可以实现转折的弧度和木材的质感。10mm的细条编织在一起,实现了竹栅格的视觉通透性以及相对的强度。茶几的玻璃面与竹栅格的通透,形成了两种透明的层次。

09

蜂窝

如同“蜂窝煤”一样的作品来自设计师李晓明,它们可以被随意组合成任何造型,其触感和形状,保留了原始性,同时又赋予再生力。

倾力呈现九大特别策划板块

全方位演绎可持续的“美”

01

Sustainable Hutong

可持续胡同

基于共享公共社区理念而演绎出的“可持续胡同”则是对碎片化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城市人居的全新思考。四年来,可持续设计始终是“设计中国北京”的重点探讨话题。

今年,这一探讨有了更生动的诠释:联合建筑师郭宇辰将“设计中国北京”的材料展区打造成“可持续胡同”,在“展会”这个公共空间里探讨更全方位的永续。

“可持续胡同”也将营造一场别样的策展社区生态,将“设计中国北京”的宾客们凝聚在一起,相互认识、合作,持续地交流。让空间中个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以实现空间、共享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从空间构筑的角度带动对可持续材料及可持续设计的深层次探索。

02

Unfinished Garden

探讨可持续城市公共空间

Unfinished Garden 是设立在展会入口的特别装置,旨在为来宾打造独特的观展体验。花园利用不同形式的可回收低碳材料,在提供新型材料应用场景的同时为公众建立以此为话题的社交契机;通过社会文化互动新模式,使人们重新建立有效互动,共创更持续健康的生活方式。

03

WAD 豪宅精造空间

重拾人与自然的联结

WAD 认为:无论城市如何发展变迁,自然、人文、历史等都是无可复制的稀缺资源,而目前重中之重是自然环境的再生与可持续性。

WAD 希望通过冯智君老师的精巧构思——重拾人与自然的联结,达成自然、生态、建筑、人的共生与平衡,将“健康的可持续之美”呈现在空间中,以真正的、全新的、奢华的未来生活方式打造生态豪宅概念空间。

04

Just in Time

恰逢此刻

艺术家居买手店 IYouth Studio 将与Kawawa成立新画廊SOMA首次出展特别呈现芬兰雕塑艺术家 Kim Simonsson 的个展“Just in Time 恰逢此刻”。

艺术家所创造的一系列雕塑作品“Moss People”被选为Artnet 2016年迈阿密设计的“九个引人入胜的物体”之一,作品结合了瓷器、油漆和绿色尼⻰纤维的独特技术,使其表面光滑多苔。每个雕塑都是手工制作,并由艺术家本人在芬兰 Fiskars 村的个人工作室里进行创作。

05

Fountain

喷泉

PAUL 是 MHPD 的设计总监。此次展会中,PAUL 回收了很多塑料瓶,保留其载体的功能进行重组再造,以新的方式构成独特的个体来反驳塑料瓶的量化标签。

06

NATUZZI ITALIA

满足对“家”的一切构想

超脱于物理空间的定义,家之所以成为人们久居之所,不仅因为其作为屋主休憩的归处,更是在于一个家的室内设计往往可以被视为屋主性格与喜好的侧写,反映居住在其中的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对于“家”的构想。

从家居出发,致力于打造更多元、更具品味力的风格之“家”,意大利著名家居品牌 Natuzzi Italia 从品牌的中文名发音为灵感,创造出一只有魔力的家居小精灵——“纳兔子”, 它是陪伴你舒适极致的灵感伴侣,魔法精灵;它日与夜在你身边,想像一切能让舒适圈扩大的法子。

07

PWG

探索新一代办公空间的无限可能

如今,办公空间不同以往日的辉煌,但办公空间的变革似乎昭示着设计也必须改革。PWG作为国际领先的工作环境设计师和家具供应商,打造多元极致的办公与生活体验,应对新世代对工作环境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本届展会中,PWG 将为观众呈现 Art Inspired 主题展陈,让设计重新出发,探索新一代办公空间的无限可能。

08

GREENEXT

“可持续时尚”倡导者

GREENEXT 是专注于可持续时尚与生活方式的线上线下整合平台,由奢侈品营销传播公司 Adventi 创立。平台致力于推进消费者和产业互动,共同探索、探讨并推广各种可持续解决方案与价值。在本届展会中,GREENEXT 将倾力打造特别策划展区,积极践行可持续理念,敬请期待。

09

Green Connections

绿色联界

“Green Connections 绿色联界”是由跨领域可持续设计与创新研究咨询机构 Circular China 创始人及创意总监李俊杰(Jae Li)发起,围绕 Co-Own、Co-Create 以及 Co-Benefit 三大核心“共同”价值开展的绿色可持续践行探讨。

全球行业领袖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院长 Vishaan Chakrabarti 博士、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杨葳、瑞安置地发展、规划和设计总监陈建邦以及博世环境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总监 Susan Zhu 将围绕“绿色城市”、“绿色建筑”、“绿色地产”和“绿色材料与创新”四大议题在“Green Connections 绿色联界”专属论坛进行探讨。

设计先锋云集的论坛

与40+行业领袖共同探讨“可持续的美”

展会论坛将以“可持续的‘美’”(Nature,Nurture and Sustainable Beauty)为主题,邀请国内外40余位优秀设计界代表进行现场分享,包括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斯特林奖得主、AL_A建筑工作室负责人Amanda Levete;伦敦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士Morag Myerscough;擅长利用能源、光和材料创新的生物设计师Teresa van Dongen;涉及工业、医疗、汽车、展览等跨领域设计的设计师Satyendra Pakhalé;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博士,享有盛誉的建筑师、艺术家、室内设计师陈暄;Studio Qi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戚山山;英国注册建筑师、皇家建筑学会成员、Waa未觉建筑创始人张迪;资深创意、媒体人,《安邸AD》(2021-2019)创刊主编王旭等都将围绕主题,进行设计思维的碰撞。

*以下演讲嘉宾按姓名首字母排列

欢迎即刻扫码注册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