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中国建研院2022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评选公布

日期:2022-06-09 20:21:00  来源:建筑畅言网        点击次数:0    

【导读】6月6日,中国建研院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公司科技进步奖评审结果的通知》,共有26项获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0项。

6月6日,中国建研院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公司科技进步奖评审结果的通知》,共有26项获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0项,以下为一等奖获奖项目详细介绍。

玻璃结构关键技术和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获奖单位:建研科技

项目内容:项目属于建筑工程新结构领域,成果源于近10年来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及中国建研院自筹基金项目课题。项目针对玻璃结构关键构件及节点的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结构性能劣化机理及本构模型、构件及节点延性化性能提升技术和设计方法、组合有限-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及软件,开展了系统性研究,编制了《玻璃结构工程技术规程》。项目成果填补了玻璃结构关键理论、技术及标准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表论文36篇(SCI、EI收录29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项目成果在全国多项标志性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建筑信息模型存储标准》GB/T51447-2021

获奖单位:建研科技

项目内容:《标准》提出,建筑信息模型的数据应由核心层、共享层、专业领域层和资源层4个概念层组成数据模式架构,且数据都应确切地指定到某一个概念层上。数据模式的每个层次都应遵循只能引用同层和下层的信息资源,不能引用上层资源。《标准》共8章5个附录,规范了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在建筑全生命期各阶段的存储和交换,保证数据存储与传递的安全。《标准》(送审稿)审查会于2019年5月28日在中国建研院举行,审查专家组认为,《标准》技术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国际标准接轨,与现行相关BIM标准相协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1年第160号公告,于2021年9月8日发布《建筑信息模型存储标准》GB/T51447-2021,于2022年2月1日开始实施。

既有城市住区健康化改造技术研究

获奖单位:科技发展研究院

项目内容:项目针对我国既有城市住区面临的规划前瞻性不足、功能匮乏、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创建了既有城市住区健康化改造技术体系,开发了住区健康化改造效果评估软件,实现住区改造由粗放向精准施治的跨越;建立了既有城市住区改造碳排放计算方法,突破限制性条件下低碳改造技术瓶颈;开发了既有城市住区智慧与健康综合管理平台,填补了住区智慧化改造一体化管理的空白。项目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主编标准3部,获专利授权3项,获批软件4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检索5篇。项目成果在不同气候区进行了工程应用示范,指导完成了多个住区健康和绿色低碳综合性能提升改造。项目成果契合城市更新需求,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高性能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及关键配套产品研究

获奖单位:建筑设计院、建研科技

项目内容:项目开发了一种由高强混凝土预制构件、高变形能力干式连接节点和高效耗能构件共同构成,可实现刚度退化可控的破坏机制和构件损伤可控的耗能机制,具有高抗震性能、高耐久性和高施工效率的高性能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研发了5项装配式框架结构关键配套产品;提出了高性能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及其配套产品的设计方法。项目研究成果包括出版著作3部、编制指南1部,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完成示范工程4项。对推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与改造关键技术

获奖单位:天津分院

项目内容:项目基于“安全优先、能耗约束、性能提升”原则,首次提出了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改造路线图,创建了以“既有公共建筑改造”为主题的标准体系,为改造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与标准支撑;研发了防灾性能与寿命提升、能效提升、环境性能提升以及监测运营关键技术、产品和设备,构建了可动态监测的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一体化管理平台。项目研究实现了多项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集成应用,共形成21项新技术,其中5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制8项新产品、装置、设备,建成25项示范工程,示范面积达155万平方米。项目从路线与标准、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监测与运营、集成与示范四个维度,支撑我国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改造工作推进。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开发

获奖单位:环能科技

项目内容:项目针对我国近零能耗建筑节能目标不明确、技术路径不清晰等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了建筑空间形态特征对能耗的影响、高气密性高保温隔热条件下建筑热湿传递机理以及能耗与空气品质耦合关系等问题,科学界定了我国近零能耗建筑的定义及不同气候区能耗指标,解决了不同气候区冬夏兼顾的被动式关键技术,研发目标为导向的多参数性能化设计方法及优化工具,解决无热桥、高气密性、高耐久性施工工艺及标准化问题,开展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技术集成和示范。项目完成发明专利49项,获批软件著作权24项,研发21项新产品,发表学术论文218篇(SCI发表56篇),编制完成建筑节能领域首部引导性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完成示范工程20项,示范面积56.4万平方米。项目为全面推广近零能耗建筑提供理论依据、关键技术、工程标准和产业支撑。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新闻关键字: 中国建研院,2022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