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湘潭仿古万楼年底亮相 将打造成成莲城新地标(图)

日期:2012-08-13 14:20:07  来源:湘潭晚报        点击次数:1069    

正在建设中的万楼 

■其内九层、外五层的独特建筑结构,寓意着湘潭人民的美好愿望 

■它将被打造成莲城的新地标,并建设成宜居新城区 

“万楼兴,湘潭兴”,这则从明朝一直流传至今的民谚,饱含着湘潭人民的深情和期待,如今,这座青墙、灰瓦、栗色油漆、仿古结构,既有皇家大院霸气,也有江南民居柔情的新万楼,正在湘江边拔地而起,其神秘面纱正被层层揭开。 

主体工程将于年底竣工 

万楼建设得怎么样了?日前,我们来到工地一探究竟。在建设现场我们看到,主体结构已经封顶的万楼,其主楼昂然耸立,旁边紧紧依偎着两座副楼,建筑物的四周则围满了脚手架。烈日下,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工地负责人文卓古指着这片建筑说:“无论如何,今年年底万楼主体要全部竣工(包括主楼、副楼的内外粗装修和亮化等),因为广大市民对她期盼太久了。” 

万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又名文昌阁。时任京官李腾芳为其取名万楼,寓意“万,乃数之大者,邑从此而大”。它吸引着湘潭的文人墨客登楼观景吟诗作赋。近400年间,万楼先后五次重修。1944年,万楼因失修被毁;1959年,其附属建筑——观音阁失火被焚,从此名楼不再,唯余一个残破不全的“杰灵台”台基供人幽思怀古。 

“过去的400年间,万楼以其雄伟磅礴的气势、深厚凝重的文化积淀,成为湘潭繁荣兴旺的时代象征和湘潭人民的精神依归,可以说,重建万楼是广大湘潭人的一个共同的美好愿望。” 

从万楼的重建获批,到拆迁,到如今的拔地而起,文卓古既是见证者又是参与者。他说,2007年6月,万楼重建项目获得核准,2009年底,万楼主体部分正式破土打桩,随后由于征地拆迁等种种原因,万楼曾一度停工,直到2010年9月才正式复工。自那至今,工程一直在稳步推进。 

“去年12月28日,万楼举行了隆重的封顶仪式,内外粗装修、亮化等工作也随之全面铺开。”文卓古介绍,目前万楼主楼、副楼、通廊的屋面盖瓦等工程已完成75%,现在正给仿古门窗等部位做油漆。同时,消防、电力、给排水等工程也在稳步推进,预计到今年年底,这座威武之楼将靓丽登场。 

把万楼打造成莲城新地标 

“看,那就是万楼!”如今,万楼已峥嵘初露,常常吸引着许多市民驻足观看,赞叹不已。“建成后,它一定可以成为湘潭的新地标。” 

“万楼的外形设计既融入了皇家大院、一类寺庙的庄严典雅,也吸收了江南民居诸如马头墙、猫拱背墙、灰瓦等柔情特色。”而最为独特的还是万楼“九五至尊”的结构。根据设计方案,万楼总高63.48米,其中主楼为52.58米,从外面看,主楼只有五层,从楼里看,其实有九层,这种内九层、外五层的结构寓意着“九五至尊”。 

在建设过程中,万楼也特别注重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要充分体现湘潭人立大志、蓄大气、做大事的独特胸怀与品格。这一块,在外部结构完工后的精细装修中,将会体现得淋漓尽致。”文卓古说。 

万楼新城呼之欲出 

虽说是重建万楼,但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万楼绝不是一味的重复,在这个时代,她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融入现代发展,着力打造商贸繁荣、文化浓郁、生态宜居的新城区。 

根据规划,万楼新城将以万楼为辐射点,西南跨湘黔铁路与河西老城区相连,北靠九华经济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城,西至先锋工业园,东南面与湘潭市行政中心区隔江相望,辐射范围达10平方公里。以万楼为中心,将依次扩散建设一个占地160余亩的万楼广场、200多亩的仿古建筑街区(万楼文化风貌区)、以及生态居住区和现代商业区相错落的宜居新城区。根据规划。至2017年,万楼新城人口将达到10万以上,提供五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年创税收10亿元以上。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新闻关键字: 湘潭,万楼,新地标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