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建筑工人青年民工跌破20%

日期:2022-09-13 20:39:00  来源:建筑畅言网        点击次数:0    

【导读】国家统计局2022年4月29日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国内年龄超过50岁的大龄农民工占比达27.3%,首次成为所有年龄段农民工中数量占比最高的群体。

中国建筑工人超过5000万,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结果——联产承包制度普及后,农村向城市释放出大量劳动力;他们也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工程基建一直是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国家统计局披露,2021年建筑业总产值达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高达7%。

然而这个群体却一直游走在城镇化边缘。数十年来,包工制在建筑业大行其道,大部分建筑工人缺乏劳动保障,运气不好的还要拼死讨薪;他们没有社保,不存在退休,社会地位低下,公众仍然习惯把他们叫作“农民工”。

“一提到是干建筑的,女生都不想见面。”来自湖北黄冈的周鹏说。他辗转珠三角多个工地,每个地方干三个月,再由包工头派车送去另一个工地。来自河南信阳的张晨负责测量放线,要24小时待命。“有的工地方圆十几公里没有人,手机信号不稳定,连游戏也玩不了。”张晨说。他的老乡吴浩是水电工,工地上年纪轻的也比他年长十岁,连个可以聊天的人都找不到。三个人都是“90后”,现在分别在电商、外卖和空调安装行业工作。

工地留不住年轻人。国家统计局2022年4月29日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国内年龄超过50岁的大龄农民工占比达27.3%,首次成为所有年龄段农民工中数量占比最高的群体。

大龄民工占比在2017年首次突破20%,此后多年一直保持增长。而年龄在21岁到30岁之间的青年民工占比在不断下降。2021年,青年民工占比跌至19.6%,首次跌破20%。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