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建筑节能实施难的原因

日期:2013-04-25 14:27:06  来源:建筑节能        点击次数:1356    

在被钢筋水泥铸成的“丛林”与自然界隔绝几个世纪之后,今天,人类又回归到了最初的出发点,即对大自然的崇尚,而这种“在大自然的居室中自由呼吸”的高舒适度,事实上其背后需要的是高科技、生态智能技术的支撑,是以高科技手段而获得的更高层次的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建房屋近20亿平方米,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城市环境已丧失了城市绿肺,绿色环境、绿色植被、生态环境的人均享有程度极低。建筑节能为什么实施起来那么困难?该如何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惩罚机制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筑节能工作需要政府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长期以来,中国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植节能与绿色建筑。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也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而此前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虽然已先后颁布实施针对三个气候区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

而在惩罚机制上,中国虽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节能设计规范,但施工质量差,施工验收不严格,使中国的节能建筑数量很少。国家现有的节能建筑规范未能在施工验收阶段严格执行,许多不合标准的建筑也能投入使用,使不达标建筑不断出现。有些建筑节能设计只在报批阶段进行,用以对付审批机构,在建设中为了节约成本完全不与实施,对此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和惩罚机制。

节能对消费者缺少足够吸引力

我国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相对落后,也是制约中国建筑节能推进的重要原因。公众作为住宅的消费者,意识影响行动,决定了自身对住宅的选择,并进而影响了开发商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公众对节能建筑的意识不足,对节能建筑的需求不强,开发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导向,自然在操作中对开发节能建筑也缺乏热情。提高公众节能意识需要政府、媒体、专业机构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

目前,中国能源价格相对偏低,对中国目前经济条件下的建筑业主来说,建筑后期运营的能耗费用对业主的影响不大,而建造节能建筑的一次性资金高于变通建筑,业主不愿投入,形成建造节能建筑积极性差的局面。

建筑高科技走入普通住宅

生态节能技术的大量运用首先是出现在重要公建项目中,初期受成本及技术的限制,仅在一些高档高层集合住宅中得到尝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先进的建筑科技产品进入中国的速度不断加快,其大规模现代技术的运用,产业化的水平和对市场需求的前瞻性,决定了其产品在竞争上的优势和在市场中快速扩展的趋势。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许多高新科技及其产品在获得用户认可,得到广泛使用之后,其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最终使消费者获益。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将会带来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并有效降低住宅的日常维护开支,延长住宅使用寿命,增加住宅在市场上与同类产品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也已经在市场中得到验证。并从宏观层面上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建筑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绿色建筑需整体规划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要打造生态绿色建筑,一定要对开发用地进行前期综合评价,包括生态环境、健康安全性、地质、古迹等方面,避开水源保护区和有土壤、空气、电磁等污染的地区。规划设计要保护用地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尽可能保持和利用原有地形,将开挖面积和植被破坏减至最低。保护和尊重人文环境和优良的城市空间尺度。

同时,要注意水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注意建筑整体布局、朝向形成较好的日照、风环境等的影响,改善住区小气候,减少热岛现象;社区内外营造便捷多样的交通,减少私人汽车使用量,减少其造成的污染,加强步行交通和公共交通的规划。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