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设计大师访谈录|刘熙南:当艺术对话现实,用设计点亮建筑文化的生命力(组图)

日期:2023-05-23 18:41:00  来源:China-designer.com    作者:杨铭     点击次数:141    

【导读】近日,设计大师访谈录有幸采访了刘熙南,他与我们分享了建筑设计中的心路历程、设计理念以及对于建筑文化的理解,对于建筑、设计行业有着许多启发意义。

在许多城市中,建筑作为城市的一张名片,承载了该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记忆。而通过艺术的设计和应用,建筑文化的生命力也得以点亮和传承。

在建筑领域有着无数优秀的艺术家、设计师,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便是著名的建筑家兼设计师刘熙南。近日,设计大师访谈录有幸采访了刘熙南,他与我们分享了建筑设计中的心路历程、设计理念以及对于建筑文化的理解,对于建筑、设计行业有着许多启发意义。

人物简介

刘熙南,出生于1973年,毕业于云南昆明工学院室内装璜与设计专业,国家二级建造师、云南平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云南荣华房地产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熙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建筑家,还是一位顶级的设计师、摄影师、书法家,可谓是多才多能。他自幼便随父亲游历四川、陕西、河南等省份,视野开阔。后于云南昆明就读时,在徐建德教授的指导下,参与“大圆满红尘万丈”的超现实重彩研究,并在贾国中、汤佩铭教授的带领下,参与锦华酒店的民族浮雕工作。学生时期的他就一直致力于推广云南民族民间艺术的工作,在建筑、设计、装饰、摄影等方面他都会积极融合民族与世界的特色,传承文化底蕴。出自他手的设计作品层出不穷,且多次荣获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中国设计艺术领域最具权威、最具价值、最久远及商品形态象征的赛事,凝聚了当今我国顶级设计师的创意精华,其规模化、影响力与产业化皆为设计界最具盛誉的国家级专业大奖。经过多年的岁月沉淀,刘熙南在建筑领域中的专业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使得他成为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同时他善于将各种元素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并在项目中展现出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性。因此,他在行业内享有很好的声誉,为业界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

“建筑是艺术和现实的对话”

刘熙南表示,建筑设计是一种不断变革的艺术形式,它既面临着现实的需求,同时也应该追求独特、美感和艺术性。他认为建筑设计不应该单纯地追求美丽,而是应该遵循空间和功能的规律,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让人们在其中体验到更多的情感和品质。

在刘熙南看来,建筑作为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不仅仅是人类生存和工作的空间,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体现。建筑本身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应该注重建筑的可持续性和人居环境的质量。在现实需求和艺术追求之间建筑师应该成为这场艺术和现实对话的聆听者和引领者,将设计理念与现实需求融为一体,从而打造出更加具有价值和生命力的建筑文化。

“设计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刘熙南表示,建筑设计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未来文化的创新。他认为建筑设计师应该在寻找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将这种特色融入建筑设计之中,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同时,刘熙南也积极地探索着未来的建筑设计,以科技和人文为导向来开创新的创新发展。他认为现代建筑设计应该不断探索更加人性化和环保的设计理念,这也是建筑设计师的责任和义务。

刘熙南跟我们分享了一组照片,这些照片涵盖他曾参与过的设计项目,以及他自己拍摄的融合民族文化与世界特色的作品。这组照片让人受益匪浅。从中可以感受到刘熙南在设计方面的广泛涉猎,他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设计的美感,更关注于设计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文化特色的发掘与创新。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传统民族文化与时尚设计的完美结合,其融合之美令人赞叹。设计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既能够加深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也能够为我们展现出多样的文化交融和创意的世界,更能激发思考和启迪创新。

图:刘熙南曾经参与制作的锦华酒店的民族浮雕

图:墨西哥玛雅遗址的建筑,其中石雕也与云南少数民族图腾类似

“建筑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刘熙南表示,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不仅需要在形式和功能上得到充分考虑,而且还必须考虑到贯穿其中的文化因素。建筑文化的形成要靠有人才、有机制、有管理的一支优秀的设计队伍,而这支队伍需要以设计表达与交流为手段,来保证建筑文化的健康发展。

在刘熙南看来,建筑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设计的表达与交流,它需要建筑设计师们去不断地追求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同时也需要将优秀的建筑文化传承给后人。他认为建筑设计的表达与交流是不断演变和完善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升华和提高中才能创造出更具生命力和文化价值的建筑作品。

总之,刘熙南是一位有着独特的设计思想和创造力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他的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非常具有艺术性和文化价值的。他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无疑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典范之一。(文/杨铭)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