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北京:“十四五”末朝阳区将建成100家博物馆

日期:2023-06-07 21:31:00  来源:建筑畅言网        点击次数:0    

【导读】根据《计划》,到“十四五”末朝阳区将建成100家博物馆,达到每10万人拥有2.9个博物馆,初步建成全域博物馆,形成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朝阳范式。

《朝阳区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日前正式发布。根据《计划》,到“十四五”末朝阳区将建成100家博物馆,达到每10万人拥有2.9个博物馆,初步建成全域博物馆,形成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朝阳范式。

朝阳区将实施博物馆“百馆工程”,持续扩大博物馆规模总量,打造多样化文博空间,加快建立多层次全域博物馆体系。其中,将推动奥运遗产可持续利用,完成奥运博物馆建设,推进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等国家级大馆落户朝阳;将推动“一馆一品”博物馆品牌建设,培育挖掘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博物馆;将培育创新郎园station、懋隆文创园、潘家园市场等园区类博物馆,打造社区博物馆、街巷博物馆、胡同博物馆,力争实现社区文博服务全覆盖,推动规范一批备案博物馆。

在空间布局上,朝阳区将坚持微更新与大辐射并施,围绕朝阳区博物馆空间集聚特征,建设国际文博、时尚消费、传统民俗、工业遗存、多元行业五类博物馆集群,加强协同发展,打造“一核四区”文博空间布局,提升“国家级博物馆核心区”品牌影响力。推动建设以科技、低碳为主题的冬奥专题博物馆,打造“双奥”博物馆群,推动形成“双奥”文化展览集群。

朝阳区还将大力提升“传统民俗文博区”创新传承力,构建朝阳区非遗传承类博物馆体系,打造一批乡情村史博物馆;利用文物建筑引进一批古建遗迹类专题博物馆,培育一批北京老字号、会馆文化等独有博物馆品牌,打造一批陈列在街巷、乡村民居中的小微型特色博物馆,保留北京时代记忆。同时,朝阳区将以酒仙桥、将台地区特色工业遗存设施为核心,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工业风文博空间和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的创新示范;依托中国电影博物馆、民航博物馆等行业博物馆的专业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行业博物馆集群和行业文博中心。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