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深•剖析
————“玩创意还是讲实战?”大型主题辩论专栏
日期:2012-09-13 16:01:14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289
天赋热情VS社会热点
戴元满:应该说我们这一代的中国设计师正赶上了一个中国最大规模的建设发展期,如何在追求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寻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最佳平衡点,我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设计师,应该有标准,有底线。也就是一句老话所说:“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要有一个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就是我们的作品应该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验证,做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设计师。对于现在学设计的大学生来说有一部分是出于爱好设计艺术,还有一种就只是把它当成一个跳板,谋生的一个职业,但是这也没有关系,那么只有到社会上进行验证走入市场以后,才知道适不适合做这个行业。
兰敏华:我国大力推行文化创意产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之一,另一个社会发展热点是房地产业拉动发展起来的建筑和建筑装饰装修设计行业。我具有的环境艺术和建筑及建筑装饰装修设计特长与这两个社会发展热点有缘相逢。正如是,我们实施以下计划措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使其与这些社会发展热点协调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企业(每个人)与社会双赢的局面。
(一) 好社会发展热点的市场调查,制定开辟市场、占领市场的计划和措施。
(二) 加强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和培养创新(创意)设计队伍的力度;贯彻创新理念,建设“企业创新文化”,促进企业发展。
(三) 建立健全“创新成果共享”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设计效益最大化。
(四) 鼓励创作创新(创意)设计作品,以绩效计酬,提高奖金率。让更多更好的设计作品投入市场。
(五) 稳中求快、快中求好、好中求益;走自我发展之路、创新发展之路。
洗剑雄:现在很多人认为“创意产业”行业是一个方向,是个赚钱的生意,越来越多的人都愿意去考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但我个人感觉,从中国的发展看,可能还要有10-20年的发展期,高速发展时期可能已经过了。所以,将来更需要有一个平稳的心态去看待这个职业,调整心态很重要,要把你的专业、职业、生活几方面的关系摆平衡。
既然选择了设计工作,那就要学会享受设计生活,将来可能这些东西会跟你生活的一切密不可分。如果,只是觉得它现在很赚钱而去报考,去从业的话,选错了一个专业,相信将来你会后悔的。
相比其它专业,设计专业的面更广,大一点说可以跟社会发生关系,小一点说,跟你平时的起居、用品,都有共通点,设计很广泛。学了设计以后,你会理解你的生活方式,理解你身边的所有东西,都有设计存在。假如你报错了,假如将来设计行业市场没有这么红火,比如像欧美,设计师的收入跟其他行业来比确实不算高,应该说是偏低的,我觉得中国可能慢慢也会走向这样的趋势。那么,也不要后悔,其实它会对你的其它方面都有帮助。
蔡宇峰:创意的出发点就是能够改变现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更新和发展,在结合现实当中,还是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创意活动的最终结果,是要求它的思维结晶能够被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防止从书本到书本的传统弊病。如果只完成创造性的思考方案,而方案本身却不具备可操作性,这样的创意,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因为一切创新活动,本质上都要求能够为人类带来价值。
陈琳 :创意人才的崛起需要日益深厚的社会和教育基础,它是金字塔的底座。而我国当前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点拔苗助长,急功近利,这样往往适得其反。推行创意教育绝不仅仅是大学教育才体现出来的,应该是从幼儿教育开始。现在在高校,我们发现很多入学的学生选择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而是出于就业方面的考虑,或者是仅仅为了拿到文凭。我常常跟同学说:“选你所爱,爱你所选。” 当你真正喜欢自己的专业,并愿意为之努力拼搏时,苦也不再是苦了,而是乐在其中。
黄文思 :我觉得是教育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结果也不一样。并不是天赋的问题,创意思维可以后天培养的。中国现在很有创意。但是我觉得创意太多反而杂乱,没有针对实际情况去展示一个设计的创意,那这个创意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想法,没有惊喜之处。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优点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很好地发挥创意。作为一个学生,有理想、有目标,我们就要有自己的计划,结合自身的能力,虚心学习和接受指点。不急躁、不暴躁,放好心态,要为长久发展做准备。而不是盲目地追随、憧憬所谓创意设计的表面光环。
(责任编辑: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