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赵鹏:形而上

日期:2008-05-05 16:13:16  来源:        点击次数:1146    

我想给大家讲一下设计本身的问题,我文革期间一直在想,后来才知道形而上学是形态的一部分,今天我讲一个形象,设计里面为形态而产生的问题。

 

中国有一句话:形而上者为之道,幸而上者为之器,我们做设计形式上也是学其他的朋友,我做一个个人的介绍我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员北京筑邦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这几年做了一些国内国外的装饰装璜,在最近大概10年里面我和国外的工程师合作比较多,有一个北京五星级酒店,我们和国外的设计师团队合作,我们主要做了形而上的深化工作。酒店本身是非常奢侈,以前我没有接触过这么高档的工程,作完整个酒店设计之后,我感觉室内设计本身并不是整个设计的唯一重要部分,里面有很多比如说酒店的技术支持,建筑师,在里面做什么工作。这个背的泳池看起来没有普通和一切,在意大利米兰有一个类似这样的设计,本身很简洁,但是泳池里面有一个微妙的地方,当时国外提出这样一个想法,整个水是地面的,周围是透明的,这个在国内是做不到的,这个是和用水箱的概念,这个水只要出来就会到牌匾,我们以前见到游泳池,像我们小时候去游泳水到地面,这个是不人性的,本身这样很平淡的设计,人走在水边的时候,感觉很戏水的感觉,和水有一个很好的互动,但是背后隐藏很复杂的工艺。

 

相比来说其他的装修设计工艺变的不是很复杂,不是很突出,比如柱子用什么装饰和材料,这个并不重要。里面有一些清晰的画面在这里展示,也就够了。

 

这个客房在当时意义上是比较大的,去年我在里面开会,整个指标又比大概五年前提高很多,房间变的更大。把卫浴隔开,里面的采光,卫浴里面的电视,把电视柜搁起来的做法都是第一次出现。

 

我感觉在做的时候,我们花了很多的心思,在给客人服务上面,比如说地税循环系统,作为一个很大的酒店,只要一打开热水里面就是热的,不像以前打开两三分钟热水都不热,这样的现象,所有的设备能够在墙壁上面看到的,有时候插座,有时候风口在这个酒店利民都是看不到的,这个是确实存在的,只不过我们用很多的办法把它遮掩起来,这样在设计上做的很整洁情况下,设备也不会跳出来,这样少一个功能,功能存在,但是不经意之间的设计,是非常高档的一种体现。

 

在给酒店设计里面,这里面并不是一家服务的工作,我们第一次在酒店里面跟国外合作,跟艺术家可以是一个对话,也可以是一个雕塑,以前以为做室内设计就是建筑师,当你真的跟艺术家面对,探讨,比如一个颜色,什么装饰更合适的时候,酒店的合适是专业化的凝聚,还包括其他的工程师,比如说机械工程师,照明工程师。

 

我讲的东西不想再多讲过多表面的东西,似乎已经到了细节,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交流,这张图片下面是一个赏罚,这是一个样板间的照片,我们在外装设计事做一个镜面的设计,这个在中方投资者不同意,害怕出现精神上和风水的问题,最后整个的样式改掉,改成一种显的更宽阔的平面设计,虽然这个设计师是东方人,很小的时候到了西方,受西方的影响,刚才会议上几个领导在讲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个是不同颜色的样板间处理,这个事深色的风格,地面的地毯,当时做很多设计的方案,其中一个是竹子,还有一个是做花,花是很漂亮的意向,但是中国人的词是很厉害的,什么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所以在里面工作很不舒服,我们总是会加入一一些想象,上次在北大有一个放一个脚,他本来的意思是人们去奔跑,但是北大的老师说一个人很多都往教室里面去不是很好。

 

我们做了一个屏风,跟刚才的风口感觉是一样的经常需要检修一些设备门,以前随便一个装饰门口就要代替了,我们这里用艺术去装饰它,按不会说一个纯功能意义的体现,最重要还有设计感。

 

这个楼梯,一般大家对楼梯的印象就是踏着脚步,作为我们来讲我更喜欢看背面,当初我们做了一个效果图,这个楼梯的设计超越了室内设计师可以宏观的范围,这个是跟SIM公司在结构上形成和,在楼梯上面在3以上到4左右,整个楼梯采用铺砌,这么大的工程在下面支撑,本身达到很震撼的结构,很少有人能走到这个地方,如果大家有兴趣看的话,这是一个新的理念,引发你新的想象。

 

这个是水景,是当时跟国外很多设计师,这个水景跟泳池的说法是一样的,也是完全嵌到地下,我到北京看也有类似的设计,但是那个是突出来一点的。这个设计给人感觉非常尽兴,下面的东西是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这个是找世界著名华人艺术家把一些东方的印象加入进来,在这里做了一个浓缩的体验,来装饰楼梯下面的空间。

 

这个是宴会厅的设计,里面采用一些比较有趣的工艺,比如说变色,这个是引用的西方一些元素。作为一般大酒店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可能有些不景逸看到的地方很有意思,这个是其中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当时在定的时候,我到上海看这个艺术家的东西,他是在外滩80号做了大理石,一个放平,一个竖起来,这个地方拿了一片玉石,西洋的石头做了一个很好的面,这个可以看到微微一点大理石的石线,我小时候经常看到老人家放石头跟山水印象非常接近,因为这个艺术家一直居住在西方,用一个很新的概念来创意,这个是非常独特的。我有一个朋友做酒店管理,与他之间有不同的理解,他说看了这个酒店之后,他就有两个印象比较深,其中就是这个大理石。

 

整个的设计有很多方面,不能纯粹像以前做一个装修,或者做一个手法去做。

 

下面我想讲其他的东西,光影流痕,空山鸟语,这个是关于国家大剧院的品论非常有意思,在我们专业理解上,还是没有一种带有批评色彩的,可能有的时候是一种马上会有一些过激的言论谈大道剧院里面的票价,最低交加380元,座位是最后的,在天花板上看格局,对面舞台距离可能是明显过长,关于这个我给另外升学专家对原声的设计有所推辞,听起来跟前面的人有一个时差,最后得出一个月颈椎酸痛。室内设计要追求什么样的东西。

 

还有一点是日本一个设计师做的美术馆,这个美术馆在国内大家也是非常喜欢的,因为很多人去看他的东西,这个就主题就是形的东西,他们在再一些形的处理,比如研究这个盒子,整个建筑,把这个建筑再往里面的设计,跟他们上个设计是不一样的。

 

这里面很有意思做了一个装饰作品,上面是一个水池,但是人是可以下去的,在水下又可以自由的活动,是一个情景。这个是侧立面。

 

接下来盘一下我们中国的美术馆,跟这个地方似乎有些联系,但是也可能有一些发展,无可厚非他的想法跟国家歌剧院有点类似,开放的空间,上面很形体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对比,前两天我有幸到太芬美术馆,有一个朋友做了一个美术馆,这个设计非常有意思,但是我有一点不理解,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台阶要上去,让人们感觉有很大的距离。

 

前两天我看了一些咨询,外国有一个人非常有意思,把鸟巢的照片再放到网上,也看到他关于鸟巢的一些评论,我想讲一点,这个体育场我感觉虽然建筑外表可能是立墙巩固,是十分现代的结构,但是在西部上,还在保留一些更有趣味的东西,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个对运动员来讲是一种放松,曾经我也当过运动员,赛前的紧张是非常可怕的,很压抑,在这些小的地方,如果能够给他们一些很小的放松地方,这个是很好的。

 

刚才几位也谈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他们更多是一种文化的考虑,我觉得前两天在石家庄的时候,有一个建筑我大吃一惊,完全把这个建筑给复制了,那个是一个体育中心,这个十分的可笑,把当地文化的东西,这么廉价来复制,这个是很荒唐一件事,最近他们也卖自己的建筑,我还是欣赏这个设计师团队的,他们做了很多设计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些设计我看了他们原始的想法,他们团队做了一个水的处理,在后面做了一个更新,我看到这个组合的作品,人家这个作品没有这些创意,但是跟这个建筑一样的,只不过时间早了几年。中国是不是在建筑商强加所谓的印象上去,在形之外,经济还要增加多少成本的负担,看见这些组合的东西里面,还是提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在理念上做一个很曲折的提炼。

 

这些在人过去的时候,有一些夸张的造型,他们好像是想吸引更多得真,后面的例子是使仔细一看是很有意思的,这个口音这个名字,这个设计者由于当地一个部落的人不会发出SH的音,因此这些士兵在这个不对逃离的人,要他们发这个音,如果发不出去,就不能出去,这个艺术家来自哥伦比亚,他就像在地面表现这个东西,作为室内设计,当时有一个意念,我想把它树立一下,结果他们发现了好像是你能想到所有的理念和造型,在这个公司里面几乎都有,大家相处各种不同的创意,可是回头来看艺术家做的东西,他们也许有另外的东西,比如这个裂缝,他们是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本身作品的力量是巨大的,靠地面的裂缝来表现出来,形成的效果是非常震撼的,可能对一些人来讲,这个地上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裂缝,我们去看的话,感觉人性黑暗的一面,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在之前,这个设计者还有一个作品,是一个大的滑梯,让人们可以上下排队坐,有时候排人多的时候,可能要排一个小时或者40分钟,因为平时要考虑承重的问题,这个确实作为成人来讲很去在更严肃的地方体验这样的东西,他们这个设计更多是与人的沟通,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形似,是英国的历史,是不是可以温习一下人本身喜爱的东西,这些作品我不知道在座室内设计师,我曾经有一个朋友他跟我讲,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餐厅的。是王子饭店,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觉得它是一个电影院,里面的餐厅有很大的升梯,里面有很多人在吃饭,突然有结婚的声音响起,后面有一个新人,前面渐渐落下他们双方的父母,拷问当时双方恋爱经历,在座的人都是他们的亲朋好友,当时我感觉太震撼了,这个设计简直完全反应中国人的生活,这个东西根据设计本身不再需要什么形式,理念确实没有什么造型,后来我听说这个是香港一家照明公司做的设计,他们做蓝色的变化,这个很有意思,这个他们设计出来的。

 

下面谈一点我在以前做的设计,我生长在北京,这个是我女儿在北京的一个小房子,作为设计师来讲,我做设计大概十几年,也挺有意思,做了大型酒店上百个,真正满意的作品,目前来讲只有一个,也许我们可以去寻找怎么样一个机会,或者我们像院长讲的,怎么样做一个背景,中国的建筑是比较完善的设计,在功能上提出一些东西去满足大家最基本的需求,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会去做尝试。

 

这是小房子,风格不太像,第一比较破,经过多次的修改,完善,这个地方被人忘记了,也许大家都许多走到,一般的游人是都不到的,那天是不经意的走到那个地方的,第二他是不对称的地方,这个也是非常可笑的一件事,现在一个交通建筑为什么要反应封建社会的皇帝的寝室,这个房子很有意思,当时我女儿在转来转去,我给他做了一个捉迷藏。

 

这个是我做设计先后的东西,这个是老北京的图象,生活在社区里面的人,他们的经济很紧张,当时我们有幸做一个新的心目,包括现在我也给一家公司做咨询,他们十几个国外设计师,请了十几个国外艺术家在做一个东西,其中一个国外艺术家想用自行车做一个主题,这个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这个还在实施阶段。

 

这个是我当时做的模型,比如在墙面上,空间上做一些探讨和对比。这个是驾校食堂的改造,我把这个地方做成一种英国会所的情况,二楼开发商希望这个会所可以吸引学生过来,或者可以给大家做运动,我们想把这个地方做的更生活化,亲切一些。

 

这个是我想表达在苏州园林的一些情趣上的变化。整个这个楼,这里面就是两个地方,当时做的比较有意思,一个是这个楼梯,还有是在楼里面中间从上到下开了一个洞,这样光线可以进来,当时模型还没有摆上,在楼里面我们施工到半截的时候,工人告诉我,光线可以进来了,以前做室内的时候,总是在想这个地方做成一个灯,那个地方做一个造型,开了这个洞之后,尤其这个玻璃可以造成一些很随意的摆设,感觉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到二楼当初我们安排了一些运动的东西在周围,围绕中庭做一些采光的处理。白天的时候光线在不同的地方辐射,产生不同的变化,人在这里面也可以感受到太阳的移动。还有一个是楼梯,原来这个楼只有两层,我们后来考虑了一下做成夹层和四层,在楼梯上创造的结构的时候,也许可以达到互相的看,独特的体验。

 

有一天晚上我去那里看到一个小伙子,打篮球,我看见这个东西,觉得一个建筑里面有一个民工或者保安有机会去体验,对于我来说也是感觉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这个是我们设计的团队。

 

谢谢大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新闻关键字: 商业空间论坛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