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关于展会:聆听“专业观众”的声音
————第三十一届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 办公环境展

日期:2013-04-09 16:27:23  来源:        点击次数:1168    

展会,吸收“养分”的的中重要渠道

萧爱彬:参加展会能开阔眼界,和各种各样有智慧的人去交流,看别人怎么设计,可以触摸到好的设计师的思想,你没有想到的或者没时间去想的,可以帮助你产生灵感,改变设计方式。

袁晓云:通过参加展会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最新的资讯或者流行的趋势,可以从中看到一些目前比较新的设计、新的理念、新的资讯,从这里吸收到养分再用到设计中去。

 

展会中空间尺度与人的关系

陈飞杰:参加不同的展会对我们来说,首先,最重要的是了解到这个行业以及圈子里面最新的流行趋势和动向;其次,是更多的接触到最新型的材料,了解这些新材料怎么运用到产品当中去。我认为,国内的展会应该更加注重空间的尺度与人的关系。应该有一个尺度合理的空间,令到场的观众、参会的设计师走进去感觉很舒适,其实,空间与人有很直接的关系。从去年开始,国内的家具展也已经有很多原创的产品,渗透了更多的东方文化在里边,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国内展会缺乏文化性 

张宁:其实展会我个人参与的不是很多。就像昨天去看个车展,出来时像跑了几千米,几乎缺氧的状态,感觉非常的累。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展会里边展示的方式,会让人觉得特别累。现在的很多展览,我觉得可能更多考虑的不是在文化层面来展览,而是带有商业上的急功近利的一种趋向去做展览。展馆里面参展者之间的恶性竞争,相互抢风头,带来各种噪音,以及视觉上的不良影响。此外,展馆内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这些展会中存在的诟病,都是需要提高和完善的,我更期待可以安安静静的参加这些展会。

罗文:我们可以在这个展会中获得产品生产信息及家具的趋势验证。我们认为国内的还需要进步的展会可以分为三类:1.太注重展位的装饰,而忽略家具的介绍及产品信息;2.既不注重展位的装饰,又不注重家具的介绍及产品信息;3.国内的展位及产品未能可以做到开放态度,应该让自己的技术及优点展现出来。展会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展位是“CLOVER,新达高梵实业有限公司”的展位,因为他们的展位装饰首先可以吸引眼球,既然可以充分展示他们产品的信息及优点,又可令客户可以充分了解其产品的信息。

陈飞杰:国内的展会现在有几项很普遍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场馆内噪音严重,灯光过分绚丽,环境气氛不好等问题,给人带来很不舒服的感觉,同时缺乏细节,很粗燥,我想这些都是有待提升的部分。所以,未来的展会在细节如灯光、音响上都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升。

萧爱彬:国内展会不够吸引人,可能在宣传和布展上都不够规模;另外中国展会实在太拥挤,也不方便停车,要走很远很远,在这些细节上可能去米兰家具展就不会这样。米兰家具展、克隆家具展、巴黎家居展都不错。米兰国际家具展大家可以经常去看,在那个地方聚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设计师、设计产品,有很多获得了国际大奖的家具都在那边,是非常值得去看的!

 

在文化•精神•生活•艺术•光影中摸索新体验

崔华峰:国内的“展会”越来越像专业“招商会”了,能否找个空间,让品牌商与空间艺术文化人“杂交”一下呢?搞点新概念体验也好呀!进步空间可在文化•精神•生活•艺术•光影上找到。我推荐香港每年的《巴塞尔国际艺术展》,因为提升办公空间环境的,有可能就是——艺术。

刘红蕾:作为专业观众,会有较多机会第一时间接触到关于领域的新产品、新设计,对这些领域的发展趋势也更易敏感捕捉。在我看来,国内的办公环境展在吸引高端产品等方面还有待进步,比起国外同类的展会还落后很多,这是设计师一直期盼的。

郭启明:其实,更多的人看展览,想看的是能不能给我的专业、需求带来一定的启发、提高,会不会引起我思考,有没有意外惊喜的展会,而不是说单纯的去看认同性,对于没有丝毫颠覆性的展览,我觉得意义是不大的。我觉得展会应该国际化,增加目标群体的深度沟通、增加业界交流。

袁晓云:我认为国内的展会第一要提供一些能互相交流的讲座,特别是有国际最新的办公空间的设计,有关的设计理念这些交流的讲座或者是场所,让我们从中去吸收最新的理念。

 

好的企业宣扬的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产品

陈颖:我去过欧洲的家具展和美洲的家具展,我感觉好的企业宣扬的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产品,有些核心的理念在引导消费者,从一个精神的层面去引导消费者,这是国内展会需要学习的。卖产品其实是卖一种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一种理念。大型企业往往需要树立企业的一种愿景,比如有些企业不断的去做一些公益环保,回馈社会的一些行动,强调他们的员工是多么的开心,这都是一种企业文化的展示,我觉得这种企业是很值得信赖、很有人情味的一种文化营销。在展会上如果看到这些的话,还是蛮有吸引力的。

前几天我去佛山,看到好多家具企业,当年的鱼米之乡现在被环境污染得极差,表面的光鲜掩盖不了后面环境的破坏,这并不是长久的行为,如果企业能注意到这点,担当起社会责任来,这是很值得推崇的一个路子。

(责编:四月)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