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城绵竹:有多少记忆可以重来!
——绵竹市建设局副局长李文强谈绵竹重建规划与建设
日期:2008-07-22 16:21:38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2349
![]() |
采访背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历史悠久的绵竹市受到毁灭性重创,95%的城市建筑被摧毁,100%的乡村住宅受到损毁。如何在灾后迅速解决百姓的居住问题?如何在灾后重建既传承深厚文化底蕴,又具新时代城市气息的新绵竹?如何在民宅建设高速度与新城市科学规划建设保持平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绵竹市建设规划局副局长李文强说:预计2009年底绵竹全市将百分百达到居民新入住。绵竹要重建,但不要复制。新农村建设不会将城市模式移植到农村。 |
China-Designer:绵竹现在有多少个乡镇,在这次大地震中,受损情况怎样?
李文强:我们全市市域面积是1245.3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整个面积的一半。全市21个镇乡,其中19个镇,两个乡。两个乡,就是清平乡和天池乡,也是我们整个绵竹受灾最严重的,因为它地处山区,恰恰处在地震断裂带上,从目前来看,因为整个绵竹地势是一半山,一半平原,在山区的,包括沿山区这块,受灾是比较严重的。像清平、天池、汉旺、遵道 九龙、(京华 音)、广济、(土蒙 音),包括过去的(龚新 音),还有(新农 音),都是处于沿山地带,这一地带的镇乡,民房的受损率是百分之百,倒塌率在90%以上。
全市死亡人数是11170人(截至
China-Designer主编邱玉苓采访绵竹市建设规划局副局长李文强
关于居民住宅
China-Designer:像绵竹市区的居民住宅,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重建,我们大约会在什么时间段做出一个具体的规划?
李文强:棉竹市区的建筑损毁率也在95%以上。也就是说现在市区能够住人的房子只有不到5%。这对棉竹来说是毁灭性的重创。应该说我们考虑规划角度,是在一个月以后,做出初步的方案,然后用三个月的时间,把它细化,就形成最终的成果。这是我们和江苏援建共同协商的一个工作计划和安排,我们争取在今年年底得到最终的结果。因为规划出来以后,我们就要马上启动了。
我们争取在年底,让70%的老百姓能够有新的住房,这其中主要包括的是那些房子倒塌,无家可归的人。到2009年底,我们会让所有的老百姓,不管是重建的,加固的,都全部回迁到住房里面,不会住帐篷了。这里我们说的是永久性住宅。
灾区灾民的生活情景
关于新城建设
China-Designer:目前绵竹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将怎样开展?
李文强: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在新的规划上面,将充分考虑到地震灾害和新的等级的要求,对于倒塌的,和低级房需要拆除的,我们现在从布局的合理性,重新来审定和考虑。对这些不能用的,或者是房屋倒塌拆掉的,可能对它进行调整,或者是在新的地方重建,对不适于再建的地方,我们就要回避。比如说可能存在一些隐形的断裂带,或者是地震灾害的区域,我们在选址的时候,就要重新考虑了。那么从整体规划来说,我们对整个城市的一些空间布局要做相应的调整,通过这次灾后重建,把我们现有的一些地方,要结合这次灾后重建做一些新的调整,包括住房这一块,我们考虑了按照国家的一些政策,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角度,来进行建设。其他方面,因为我们现在做的这个经济建设规划,重点还是考虑到,近期房屋的建设,保证老百姓先住进去,我们计划用半年的时间,对整个城市进行规划,进行一次修编。
China-Designer:绵竹是江苏省对口援建城市,城市规划,是由他们这边主要负责,还是绵竹会面向全国的一些城市规划单位来征求城市规划?
李文强:我们在深入规划时期会考虑的,包括国内的很多规划方面的专家也来到这里进行一些咨询,提供一些帮助,当然我们也非常欢迎他们这种资源过来,对我们整个灾后重建,特别是重建绵竹新城,提供一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规划方面一些更好的建议,这个可能是我们后期在实施总体规划当中考虑的事。
受灾严重的汉旺镇
关于文化特色的保留
China-Designer:这次地震,基本上让绵竹的城市规划重新开始了,绵竹也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文化名城,这么短的时间内,怎样能够保证绵竹自己的城市特色在规划中体现?现在能不能顾及到这一点?
李文强:这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点,特别是我们有些老街区,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川西民居,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的一些区域,在这次地震中也受到了很严重的破坏。在这次规划当中,我们也非常关注这些区域,在制定方案的同时,我们也请了规划方面的专家,对怎么保持这些老街区,做进一步的深入的讨论。可能原来一些固有的区域,我们要保留起来,待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可能要进行一些扩建,或者是保持原有特色的一些修复。另外我们在原有的建筑上,在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上,我们还做的不够,我们在这次规划的时候,可能要把绵竹当地的一些民族特色,在外观上,在风格上,用一些符号反映上去。比如说我们绵竹的文化,是非常有名的,包括绵竹作为川西地区的建筑风格,在建筑上的应用,我们要充分考虑,这样把原来固有的东西,通过这次灾后重建重新体现出来。
China-Designer:民宅在我们整个城区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当它都已经建好后,整个绵竹市的重新规划,会不会受限于民宅既有的存在,而且是不能再挪动的这样一个事实的限制?
李文强:因为我们现在身处的是老城区,而我们规划的重点,可能还在新区,就是说我们政府所在的一个区域。那么老城区经过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它的一些固有的布局,包括空间布局,通过这次灾后重建,我们可能会适当进行一些调整,就是说大面积的调整可能会受限的。那么我们的重点在新区,在新区灾后重建中,我们会根据现有的灾后的情况,可能我们会将新的一些住房布局在新区。那么在功能分区,或者是空间布局上,我们可能会考虑的更合理,更适应现在的一些需要,通过一些高级的规划,来指导我们新区的建设,保证新区的科学性、合理性、文化特色,还有功能性等方面。对于老区,我们想还是通过逐步的一些完善和修复,来调整它原来的地方。
绵竹市建设规划局李文强副局长(中)与设计师余静赣(右)在帐篷内讨论重建事宜
遵道镇年画村
绵竹市规划和建设局临时办公地点
关于新农村的建设规划
China-Designer:农村这次损失很严重,几乎百分之百的房屋都不能住了,对于农村住宅重新规划和建设,政府是怎么打算的?
李文强:7月5号,江苏一个工作团队,120余人已经到达绵竹,分成10多个组,对应每一个乡镇,做实地现场的勘察工作,启动了整个农村的规划编制工作。首先关注的一个是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其次关注的是我们这一块的公共性的基础设施,从它的选址、布局这方面都在考虑。对我们来说,这个规划,预计7月底可能出一个初步成果,然后提交我们绵竹进行审查,指导我们农村建设。
因为老百姓房屋倒塌比较多,我们首先考虑到一个安全性,就是要避开地质断裂带,而且要避开地震灾害地带,就是要避开我们的洪涝区域,在选址上,靠近公路,有水源,能通电这些适宜的地方来重新选址。对老百姓来说,我们也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然后采取相对集中,这样重新布点,便于我们以后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我们通过这样一个灾后重建,完成我们原来可能在常规下不能完成的一些老百姓的新农村建设的一些任务,对老百姓的生活、生产环境做一个新的改善和提升,这是我们的一个初衷。
灾区动物流露出的哀伤
时钟停止在灾难发生的那一刻
China-Desiger:绵竹山区是比较有特色的旅游区,经过整体规划后,它会以什么样的面貌来呈现?
李文强:这个也是我们这次规划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我们除了整个考虑它的布局的合理性之外,也注重它和当地文化、当地特色的一种结合,这种结合,除了布局、功能的考虑之外,更多的要体现到建筑的一个风貌上,要把当地的一些元素、特色,通过建筑表现出来。而且我们也考虑到各个地区不同产业的不同需求,在风貌上,可能要做相应的调整。我们还考虑到一个相对的集中,突出一个集中的特色。比如说在我们沿山,它就是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那么我们可能要把我们固有的比较有特色的东西,在整个灾后重建中,把它还原,或者是再提升。这个特色就是我们川西民俗的一些特色。它的资源就是它当地的一个生态,它的一个民俗文化的展现,包括它周边的田园风光的特色,这个就是吸引我们游客去观光、休闲、消费最大的一个特色。
我们不会将城市特色移植到农村,那样农村就没有特色了。我们会尊重自然生态为先,这种自然形态,还是需要一个相对比较有序的整合。我们希望通过灾后重建,逐步把老百姓引导到科学规划的一条路上来,我们不指望一年两年短期内可以完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三年五年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