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成长的田地 思维的乐园
——北京百子湾1号住宅区幼儿园

日期:2007-12-18 17:26:28  来源:id+c        点击次数:1797    

设计:王昀

撰文:程艳春

 

 

幼儿园西北角

 

儿童时代是生活的开始,是生命过程中珍贵的回忆。孩子们从母亲的怀抱中到走进幼儿园,开始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与伙伴们共同学习、游戏,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幼儿园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进行新生活的空间,也为他们提供了开始进行独立思考的空间。在这里,开始出现喜欢与不喜欢的小朋友,出现了多角度的生活,围绕自身的社会环境初步成型。虽然对于儿童来说,还不能对这一阶段的思维过程做出清晰的判断,但幼儿园的生活经历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毫无疑问地发挥着“潜”作用。

 

到底儿童的心理是怎样的?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来研究儿童各阶段的心理状态。如何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想尽办法为儿童创造一切可能的便利条件,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运用先进的管理、服务、设施等来保障儿童的日常行为活动。但对于建筑师来说,如何以理性并且全新的角度来对待幼儿园的设计,是值得充分思考的问题。当亲身体验过由建筑师王昀设计的百子湾幼儿园之后,我感受到了空间价值的新的意义。

 

百子湾幼儿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号,是新建小区的附属建筑,占地面积4000 m2,总建筑面积3200 m2。建筑共三层,高10.5 m,主要由一长为36.2 m、宽37.5 m的方形体块和半径为7 m的圆柱体组成。

 

 

一层平面图

 

如果是初次看到这个建筑,无论从那里去推断,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幼儿园,白色纯净的形象和方正的体量更是出乎人的意料。虽然在体验之前曾经通过模型、照片了解过这个建筑,但当亲身到达建筑的现场时,精神上还是受到了不小的震动。环绕建筑一周,能够感受到建筑师对于体量、比例的严谨把握。我的奇妙的空间之旅也从此时开始。

 

 

幼儿园西立面

 

入口位于建筑的东侧,靠近小区道路。入口“喇叭”的形状成为了这一侧外部空间的焦点,不仅强调了入口的存在,更是反映了建筑师在空间处理上的独到之处。“喇叭”的吸入式的造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古典建筑几何性的简化,空间的趣味性也因为入口的形式悄然而生。建筑内部就像是一个满载秘密的洞穴,等待着人去发掘。

 

 

幼儿园中庭

 

进入建筑,到达了建筑的主要交通空间。不同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厅”的概念,它的尺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大,屋顶上细长的天窗的设计成为这个空间的中心。这个空间成为联系南北主要空间的纽带,并同其他空间一起围合成内庭院。

 

在方形体块中,内庭院空间成为整个建筑空间序列的高潮和中心。内庭院的南侧主要为儿童的生活起居空间,北侧为教师办公以及食堂、医务等附属空间,东西两侧则为连接各部分的交通空间。同许多中国传统建筑一样,内庭院在建筑中不仅解决了很多物理功能的需求,更是建筑空间组织的中心。庭院墙壁上不规则排列的玻璃窗,在解决环绕在其周围的走廊、办公室的采光问题的同时,为教师能够有效的看护孩子提供了便利条件,儿童可以在这里尽情玩耍而不受外界影响。

 

 

幼儿园中庭北侧立面

 

庭院墙壁上的边界线将天空“框”了起来,白色的墙壁是空间更加纯净,天气的变化,云彩的飘移,光随时间的渐变,这里的一切活动都与自然发生紧密的关系,同时像一幅主题丰富的画被“框”在了建筑里。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筑“物”的状态被遗忘,使人完全沉浸在一片幻想中。在这里,人成为建筑的中心,建筑实体的状态被忽略了,人的各种活动主宰了建筑而被突出。建筑不再单纯的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功能和视觉上的满足,更为他们提供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多数幼儿园的设计对儿童呈现出一种“定义”的状态时,“留白”的状态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将会出现更多的哲学家而不是消费主义者。

 

 

从幼儿园中庭的小舞台看东侧立面

 

从建筑外部来看,三层高的圆柱体位于建筑的西南方向,作为单体独立出来,在一层与建筑主体分离,一层以上则通过连廊与建筑主体发生关系。圆柱体的空间在一、二层的使用承载着母乳室等一些特殊空间的需求,二层屋顶为一个露天小剧场。从主体建筑三层通过一个狭窄的走廊到达露天小剧场,从室内空间到达室外空间,从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进入较为宽敞的空间,这个过程的空间体验是令人兴奋的。建筑师在一系列的空间活动的组织上是非常精彩的。

 

 

幼儿园的活动教室

 

在建筑师的空间概念中,白色更为纯粹的突出了光和空间。白色是谦虚的颜色,白色作为背景是其他颜色突出,在白色的空间环境里,建筑的“物”的状态被抽象化,人的活动被突出而成为空间的主角。同时白色也是最丰富的颜色,白色的空间环境伴随光的变化而变化。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抽象的美。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体验到的是高层次的“教育”。

 

 

从幼儿园的小舞台看东北方向

 

建筑师用纯粹简洁的空间语言为使用者创造了具有丰富体验的生活环境。建筑师在关注建筑空间作为“物”的状态为使用者提供活动可能的同时,同样也关注使用者的精神状态。儿童需要呵护,但儿童是否也需要摆脱被“定义”,有独立活动、独立思考、展开想像的空间呢?在物质化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的精神状态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新闻关键字: 建筑、幼儿园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