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建设标志性建筑应听听公众的意见

日期:2012-10-15 20:37:17  来源:大众日报        点击次数:1029    

有爆料称,洛阳伊川县正在建设中的北大门造型怪异,既像是一条红腰带,又酷似一个圈套。对此负责人解释说,伊川北大门造型简洁、曲线优美,是一条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纽带。频繁曝出的雷人建筑,相信之前如果真的征求了民意,也不会引起非议。“大圈套”的想象力是很容易引起世人共鸣的,若如此,又将成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了。一个投资偌大的建筑,少数人可以随意拍脑袋决策,这样的建筑公众认可度自然不会很高。 

“模仿发言人讨薪”是闹剧更是悲剧 

日前,一段《女民工模仿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讨薪》的视频在网上走红。民工讨薪创意无极限,背后无非还是三重语境:一是地方劳资关系失衡,尽管一些地方在治理企业“老赖”问题上出手不凡,但农民工合法劳动报酬仍面临着被拖欠、被耍赖的问题;二是劳动权益保护部门执法不力;三是民工在讨薪过程中等不起、耗不起。发言人式讨薪,是闹剧更是悲剧。这些创意无极限的做法,越是能达成目的,越是消解着制度与规则的公信力。 

为“老年痴呆”正名要有扎实行动 

今年9月,多家媒体呼吁消除社会歧视,为“老年痴呆”正名。要消除社会对老年痴呆症的歧视,靠的显然不是在其名称上“绣花”,而是拿出扎扎实实的行动,营造人人关爱、人人理解的舆论氛围,要从制度保障、医保尽责的层面关爱其生存质量。罹患痴呆是不幸的,但更不幸的是家庭与社会责任的缺失。一个名字,不是问题所在,同样也解决不了核心问题。专家或职能部门有工夫研究貌似文雅的“阿尔茨海默病”,倒不如切实推动这一群体权益的落实以及诊疗技术的进步。  

莫以就业好坏论“海归”成败 

近年,“海归”成为“海待”,一些人要么毕业就失业,要么处于低薪的初始阶段徘徊。就业的好坏不是判断“海归”得失的价值坐标,因为这样的指标意义过于短视和功利。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才是投资教育的原动力。因而,海归成海待不是嘲笑留洋得失的由头,而是反思整个教育功能的一个契机。如果说这会带来某种理性的改变,应不是对留洋的否定,而是让留洋在肯定中实现质量提升,并带来整个教育认知的改变。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