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设计资讯

  • 【专访】朱小杰:艺术+工匠=设计师
  • 日期:2014-05-15 15:46:00  来源:ECC群英汇    作者:ECC群英汇
  • 【导读】朱小杰是一个涉足家具设计、家居用品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的知名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个策展人。但他一直强调自己是个手艺人,还怕自己不够资格称为好的手艺人。 我们将“大师”称为“巨匠”,在日本,在某个领域做得非常出色的人才有资格称为“匠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工匠的价值。

    近年业界越来越强调要做中国自己的设计,回归传统。对“中国设计”的理解非常丰富,但“中国设计”里必然离不开中国的手工艺和手艺人。朱小杰认为谈“中国设计”太大,设计师应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区域,正如他多年来一直关注温州。无数个“温州”,就是中国。所谓“去国还乡”,正是这样。

    朱小杰,手艺人、策展人,澳珀家具艺术总监。并担任是温州家具学院院长,中央美院客座教授,中国家具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ECC:你称自己为工匠,你对“设计师”与“工匠”的定义是什么? 两者的关联?
    小杰:所谓的设计师就是把艺术家和工匠结合起来,工匠的技艺可以传授,而设计是不可传授的。一个好设计师必须是好工匠,所以,你要成为设计师前必须要先让自己成为好工匠。工匠是能做出一件有功用的东西,而计师则是能把一件有功用的东西艺术化。将艺术带给生活,这是设计师最基本的任务。成为设计师的前提必须做一个合格的工匠,被称为现代设计师摇篮的德国包豪斯学院的核心就是:艺术+工匠=设计师。
     
    ECC:关注民艺的台湾平面设计师蔡仕伟很欣赏工匠们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一件事情并把它做到极致的精神。你认为手工艺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在于哪里? 

    小杰:手工艺是一个民族的基础,如果将其丢了,等于把自己的祖先给忘了。其实传统就在我们的基因里,在血液里,不需要学习,继承发扬就行了。


     

    ECC: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美国家兴起工艺美术运动,反对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制作的分离,对于现在的中国,它的意义在于哪里?
    小杰:设计与艺术最大的差别是实用功能。艺术可以很抽象,设计必须是一件日常生活中有用的东西,所以设计就是把工匠的手艺技术与艺术结合。无论在什么时代,这是永恒不变的。
     

    ECC:传统得以传承需进入现代日用生活体系,你也在尝试让温州瓯窑重新进入日常生活, 从你的家具以及生活器具的设计中,你如何通过当代设计将传统融入现代生活?
    小杰:与西方的交流中,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因为我们封闭的时间太长了。但是在引进西方加工技术的同时,我也从没忽略中国传统工艺。同时,我从来也不想把设计搞明白她究竟是什么,不过我是一个木匠,这点我非常明白。我只是把一种需要通过木与陶的形式进行表达出来而已,所以在我的观念中,设计师和手艺人从来不曾分家。有人说我做的设计是用现代的手法表达了东方的文化,这让我蛮开心的,也是对我最好的奖励。 
     
    民族的东西根深蒂固,不可能去改变,只是我们如何去看待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祖先。有人常为此而感到沉重,我却觉得很轻松与自豪,我把它放下了,所以轻松。自豪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祖先。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学习西方的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将民族的精髓传递下去,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ECC:日本因为柳宗悦的民艺运动而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中国近年来有了民艺的风潮,也在强调做中国自己的设计,中国是否正在形成自己的设计哲学?
    小杰:是的。设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展现,我们生活在如今的中国,所做设计就反应了中国现在的一种生活状态。
     

    ECC: 设计是生活方式的体现,但似乎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普遍西化,那“中国设计”有什么特征?
    小杰:中国是一个大国,区域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太大,你很难去描述。有句话讲得很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设计师,应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区域,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生我养我的温州,我的设计就是发现一种温州本土的生活方式,把温州放大就是浙江,把浙江放大就是中国。
     

    你所看到的的西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西方的生活方式,人类几万年的发展使人有一个遗传的基因,生活方式是很难改变的。


     

    朱小杰家具作品:蝶椅
     

    朱小杰家具作品:卵石茶几
     

    朱小杰家具作品:森林桌
     

    朱小杰鸥窑作品:钵壶

      


    朱小杰鸥窑作品:花插


    朱小杰鸥窑作品:水滴酒瓶



    朱小杰鸥窑作品:瓯江水鸟




    朱小杰鸥窑作品:香瓜罐


    更多精彩,扫一扫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