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设计资讯

  • 肖杰:设计不是空想的艺术品
  • 日期:2013-08-14 17:10:56  来源:《互动·家》杂志   
  • 细细品下来你会发现肖杰的作品充满了现代美感,很硬朗很酷,但不会感到冰冷,反而会充满人味儿,这和肖杰所强调的“首先为居住者考量”的观点有关,他一直坚持作品不能因为美而放弃生活上应有的方便,设计要尽可能照顾到居住者的大小需求,也要为生活带来一些期待与惊喜。

    文如其人,设计作品也是如此,他说:“现在全世界的距离都拉近了,东西方的交流越来越多,但对各种元素不要不消化就随意用,让思想精髓融化其中,这才是好的方式。

    “设计不能因为美而放弃生活所需,要用国际化的外形表达居住文化”

    一种交织着新旧思想的强烈对撞与激情火热,却又是超然于外的冷静与果敢;一种感受着不同阶层、不同阅历的人们所拥有的真纯狂热,却又可以在每个细节的处理上独富用心,将思想的结晶凝聚成具象的空间,进而感染人心。对于肖杰而言,设计不是个性表达的意识流,也不是集体意识的神秘,而是在内心中朴素而长存的光辉,最后,沉淀为生活中精神的指引和坚持的信念。

    不必为过于浮华的辞藻所掩饰,在肖杰看来,设计的本质就是要实现人们内心的期待。设计就应是如同细水清凉,浸润心中渴望甘露的地方。满足即是存在,实用才是本质。抛却单纯地注重视觉效果美观性,而是更加注重细节的考虑与呈现。

    “形式、概念等问题只是在设计的初级阶段被着重关注,其后变幻莫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才是实施的关键要素。”

    不必为过于浮华的辞藻所掩饰,在肖杰看来,设计的本质就是要实现人们内心的期待。设计就应是如同细水清凉,浸润心中渴望甘露的地方。满足即是存在,实用才是本质。抛却单纯地注重视觉效果美观性,而是更加注重细节的考虑与呈现。摒弃花样百出的表演与毫无意义地展现,设计的价值回归具体而细致地彰显。对于肖杰而言,设计并不是搭建一个唯美梦幻的布景,而是将细微品质融入在空间的一种艺术化创造与表达,也绝不会失却那一份美好的缀彩与质感。

    些许标新立异的肖杰或许会有着一丝令人觉得略微孤单的背影,而他的事业却相反地是设计这个行业所需要的东西。“我并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从事设计这个行业,我的责任就是专注于它”。一如肖杰始终不变的谦逊内敛和淡然至真,当那些层层包裹的空壳被剥离,设计便得到了它思想价值的升华。不只是为了一份始终的期待,也是一种从未动摇的决心,一往无前的道路与征程。

    互动家对话肖杰

    《互动家》:从设计的各个阶段来看,似乎每个时期,都在发生一些改变与突破,能不能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理解?

    肖杰:自进入信息化时期以来,每一个阶段的设计都体现出不一样的含义。当代设计里,过去因为理想抉择而抛在一边的感性化元素被人们看重起来,精神的需求在物质的基础上超出了单纯使用的层面。于是,我们的设计焦点便从物转向了人,从“形式追随功能”转变为“形式追随情感”。事实上,室内环境设计不能再以孤立的单一功能或形式为目标,它以精神建设为体,以物质建设为用,所以也就要求了我们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切入设计核心,让人被环境所吸引、所感动,留下真切的情感体验,室内设计关注的不再仅仅局限于装饰与美化,反而更多趋向于情感的创造,这也是当代室内设计所需求的方向。

    《互动家》:在你的设计中,是如何体现这种“情感化”设计元素的?

    肖杰:从室内设计创作的演变史来看,从二维平面、二度空间的“装饰装修”,到三维空间的“建筑灵魂”设计观,对人文现象的关注以及对人文因素的关注,已经是我们设计的一个主要倾向。

    对于室内空间的各个元素,我习惯将它们分解成若干的感觉要素,这样也就慢慢形成自己对于这个空间的独特情感,再借助完美的视觉效果、合理便捷的功能设计以及富有表情的装饰符号,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可感知的空间形式,其实很多时候,这是一个很惬意的体验过程,能够让你找准人与物之间的准确联系,以达到情感的正确表达与无误接收,也让他们产生类似的体验,产生共鸣。

    《互动家》:如何能够达到实用、好用,用得充分巧妙不浪费,还能够用的舒心?

    肖杰:其实设计非常强调经济性、实用性、精神性三者的统一。不少设计师总是喜欢把自己往艺术家的方向靠,事实上我们和艺术家之间还是有不小的区别,设计师的工作是为了满足人的使用而做的设计,而不是个性化的艺术创作。

    实用、好用是根本,用的层次高一些的话,就需要长期的修行。通过生活的积累,才能真正的了解什么形式的“用”是便利、什么层次的“用”是品位,才有可能做出更好的设计。我觉着设计师在做设计的过程或者思考的过程中,经常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最初级的是把自己当成要经历这空间的人,在空间里面游走、观察;稍高是把自己当成使用者;更高是当成经营者和管理者;再高则是当成策划者。比如做一个商业空间,这个空间到底能不能引来商机,为使用方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实际上是跟设计师是有关系的,设计师要把自己放在多种位置上,从功用、品质、投资、规划、维护、运营、审美、艺术、哲学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思考设计问题。这些层次,实际上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慢慢地去修行,慢慢接近比较完美的高度。道理当然人人都懂得说,虽然有意识,但是不是能做到很高层次的“为用而设计”,至少我觉着自己还需要努力。

    《互动家》:设计的灵感来自哪里?

    肖杰:设计灵感的触发,其实是一个生活内涵的编码过程。通过对设计的经验积累、设计手法的个人理解以及保持严谨的设计态度,最终形成表象的设计形态,这一切设计活动,能对一个设计作品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互动家》:设计的灵魂是什么?

    肖杰: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百态,走尽可能多的路,见尽可能多的人,将灵魂扎根于生活的土地,汲取最为多元而充实的营养元素。

    《互动家》:一份原创设计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是否具有一个统一的程序模板?

    肖杰:当前任何一份设计都是唯一,实现过程虽然各有风格,但是总体模式大致趋同。首先是沟通,设计师与业主的沟通是第一步也是整个设计的中心,这是一个思想碰撞、交融,理念在角逐中趋一的过程。其次是寻找并探索、构建现实可行性,将理想的观念物化为可行的方案规划,这一步漫长而多艰。最后则是纸上的操作和团队合力的空间打造,是一份设计实现的终点,也是最为耗费心力和耐性的磨合期,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在此阶段最为常见。

    《互动家》:作为中国室内设计的拓荒一代,你们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肖杰:审美者、旁观者、设计者三者兼而有之,作为初代设计师,本质上首先是一个生活家,设计只能是一份职业,而非生活,自由既是行业的特征,也是我们的特性。用设计阐述指导生活,并发掘灵感于生活,奠定根基、建设规则正是我们的使命。

    《互动家》:在设计行业一路走来,幸运与付出,哪个更为具有记忆价值?

    肖杰:个人的付出固然是基础,但是职业缘分的幸运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设计这个艺术化的自由职业。志同道合者的一路扶持,挚友间的理念碰撞,设计师的职业生涯中这二者永远弥足珍贵,不可或缺,一旦失去任何一个,设计师的灵魂也将宣告终结。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