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设计资讯

  • 斩获金堂奖,贵阳圆梦——蔡远波,为设计而战,为城市荣誉而战
  • 日期:2014-04-28 15:19:00  来源:《互动家》杂志   
  • 常常可以听到骑士的一句口号“为荣誉而战”。在欧洲作为贵族,是高贵血统的象征,拥有或者承袭都是一种骄傲。骑士不仅是贵族的封号,也是军人的头衔,十字军团时期,十字勋章曾是无上光荣,但它仅是作为一个贵族的荣誉称号而已。
    到了现代,这句话常常用作在体育比赛,为了国家的荣誉而奋力拼搏,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
    红极全球的室内设计界奥斯卡——金堂奖,第一次花落贵阳,为这座城市争得了莫大的荣誉。同时也代表着贵阳设计在全国终于可以掷地有声了。
    2013年蔡远波以《南国花锦CS造型》作品夺得金堂奖2013年度十佳休闲空间大奖,在广州国际设计周迅速引起国际设计界的注目,作品被多家专业机构转发,得到这个让全国设计师备受瞩目的奖,确实不易,特别是在这种高规格的国际赛事上,更何况是从未在国际舞台上正式亮相过的贵州室内设计。

    一座城市的创作态度
    曾经我们讨论过,贵州设计界有较高设计素养与设计技艺的远不止蔡远波一人,但最终获此殊荣的却是他。自然大家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时下最好的贵阳设计时代已经到来。在蔡远波获奖的作品上,我们能够看到属于贵州独特的设计语言,那娓娓道来的形式和场景,比一切讲究人工和智慧的创作更有“自然的灵性”和“原始的情景”,更有生机勃勃和莽莽苍苍的气质,而这些最终超越了形式,也超越了思想层面的东西。形象永远大于思想,这是设计中的定律,具备天然气质的东西所生所发的诗意、可阐述出的思想,永远大于概念和思考本身,蔡远波正是抓住了这个核心,具备了这个“运气”。
    创作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态度是以个人的想法为骨架,进而创作出自己想展现的作品。创作者依循个人的信念、价值观,追求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以此态度创作出的作品可能让人无法理解,也可能会花上无止境的漫长时间才能完成一部作品。因此,秉持这种态度创作时,必然不会考虑成本及产量多寡的问题。所谓的艺术家,指的就是朝此方向前进的人。
    另一种创作态度则是将个人定位为社会的一分子进而从事创作。创作者意识到社会的需求与供给,看准现今社会希望创作者提供的方向,将自己置身在此方向中,自然就会以商业角度为考虑。设计师都可归为此类,特别是在贵阳这座城市,所秉持的态度大多为后者,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会纯从商业角度进行设计,创造性也是他们最重视的部分。
    与大多数城市的节奏强度不同,贵阳就如深藏于河底的清泉,是原始生态文化与景观保留最完好的地区,也是原生态安逸的生活样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滋生了这么一群热爱设计的人,从他们的双脚踏到这片富有神秘色彩的土地那刻开始,一切变得有趣且不可思议,平实生活的缄默、工作之余的狂欢、街边食地的愉悦,这些片段交汇融合,简单朴实却又意味深长。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贵州房地产行业纽带的高速转动,形式与社会要求杂糅的点滴时光唤醒了贵州设计的灵魂与信仰,才得以让人们见到优秀的设计作品在这片土地上绽放,用极致的“贵阳语言”拥抱了设计,与国际逐渐接轨,带着虔诚的情怀踏向他方。
    然而设计就是这样,即使拼命表示“强大”、“专业”,一旦未获得认同,就没有意义。如果要得到“不错”、“值得一试”这样的认同,就得在实际工作中展现成果,至于具体结果是如何,有资格下结论的也绝不是自己,也不是内部,而是别人的眼光或社会的眼光。设计创造的目的并不是要触动这个城市的情绪,而是要触动整个世界的情绪,任何城市、任何设计都需要摆荡在这种创造性及需求的夹缝中,苦心思索能创造出怎样具有创意及价值的作品。
    因为无论从哪一个方向,创作者期望创作好作品的心情并没有不同。差别在于每个人在生命中对于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的认知不同。
    所幸是,以蔡远波为鲜明代表,贵州发现了一个更不一样的自己。

    蔡远波与贵州设计精神
    从跨入新纪元以来,室内设计一头栽进极速奔腾的经济狂潮,大步朝着这条艰难的路线迈进,究竟什么才是特色,什么才是设计的本质?苏州找到了,重庆、成都也相继树立起了属于它们的旗帜,而其他城市也在不断摸索,却似乎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贵阳也在朝着这条道路迈进,看似不急不躁,但在此领域却也从未停止过追求创造的可能性,在进行着许多实验性质的尝试,比如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比如城市空间生活动线的分析,开始重新思考从事设计创作的意义。
    设计师的基本课题就是“设计出好的作品”,而贵阳唯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可以确实且持续不断地创作大量的作品,换句话说,依据这种逻辑去思考,无论何时应该都能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平的作品。只要踏实地完成工作,就能取得相对的成果,身为一名设计师,保持的态度是能不断提出新构想,并且靠自己进行创作,因此,贵阳的室内设计在这样的氛围中,达到花开遍地的结果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关于设计这件事,重点在于感性。然而,所谓的感性究竟是什么?
    很多人单纯凭着模糊不清的印象,似乎将“感性”一词想得过于重要,即使不清楚这个词的内涵是什么,也认为无论如何就是要重视,并将其摆在崇高的位置上加以膜拜,结果反而让人误认为从一开始就不懂这个词的实际内涵。而冷静地分析、整理“感性”所涵盖的内容,得出的结果自然是个人所具备的感觉。事实上,贵州已习惯根据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知识,迄今为止看过、接触过的设计,以及身为一名设计师一路走来所学到的方法和思考的事情,设计的作品就是源于这些过去的累计。而每个人体内有着这些不同类型、一路走来的差异,因此才会在形式与内容上有感悟之分。可以说从一开始,贵州设计就抛开了比较“体面”的设计,所依据的并不是那种意义模糊的感性,建立在符合逻辑的思考,以及骤然闪现的灵感之上。
    以蔡远波为例,在设计语言方面,《南国花锦CS造型》依旧保持了他长久以来的独特惯性,比如他对时尚定义的洞悉,对空间功能的深入,对视觉和文化结构的分析,有了更为精细和传神的表达,能够促使人们重拾在空间寻觅最初印象的情怀。
    解读蔡远波,我们不得不注意的是,有三个东西总是在起着互相促进的作用,一是城市生活,二是社会环境,三是设计氛围。这是生活赋予一个人作品原创性的特有部分,宛如调味料一般烘托出味道的独特,这才是“创造力的关键”。更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如果在他的作品中欠缺逻辑或理性,可能也就无法获得如此殊荣,即使完全经过思考整理过,也无法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
    我们要向设计者们表示敬意,他们对于设计的敏感和对于作品的解释能力,对贵州如此迅速地产生出巨大的成果,也具有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某种意义上,是他们共同创造了蔡远波的那些作品,也共同创造了“蔡远波”这个符号。因此,蔡远波对于城市而言是在审视自己,对于贵州设计来说则是从作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设计理解,虽然未来的路遥不可知,也无法预估最终的一个完整答案,但何不把这个看成是一个契机,一条贵州设计通往世界的花间小径?相信,它一定很有风景。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