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设计资讯

  • 为设计减负,而不负生活
  • 日期:2015-12-08 14:45:00  来源:《互动》杂志      点击次数:0
  • 谁说设计绝不依靠生活,
    谁就是在无视设计的基本特征之一。

    设计与艺术密不可分,设计之美必须借由某种形态呈现出来,而制造出令人信服的视觉幻觉,正是设计师的基本功。当设计史推进到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导致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美术运动,这场运动直接开启了西方现代设计的大门,这在某个程度上,将艺术的“印象”部分现代化了,同时也“设计化”了。加上当代以来此消彼长的创作理念将各种形态的创作推到观众眼前,设计中的“纯艺术”、“反真实”甚至“逆社会”都涌上台面——设计的界限越发令人迷惑,但当我们回到设计的出发点,还是能够而且必须将真实化的设计创作与“纯艺术”区别开。


    王国维曾经在其论及“古雅”的文章里,对美术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一切美术品之公性也。”在这个概念下,区分艺术创作与设计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是否实用”。“为了美而美”的理念尽管在一段时间内备受攻击,但它在某个剖面证明了设计在审美情趣上的唯一重要性,而这就是“可爱玩”之意,它应该要激发人心底对于纯粹之美的回应。虽然到了近现代,美的标准早已改头换面,但设计的审美旨意绝不能改,它们与创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息息相关。

    日本知名设计师中村好文在他的著作《住宅读本》里提过,“我们一起在住宅的内外绕一绕,同时,一起仔细想想,对于住在那里的人,何为好的住宅呢?房子要漂亮,造型要花哨,功能要齐全,少不了高科技,听起来这才符合当代住宅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审美需求。无可厚非,在繁华大都市里,这样的住宅是体现人的社会身份与物质层面的重要标签。


    可是抛开形式主义,住宅另外有个名字叫做家。它容纳了母亲的怀抱、父亲的微笑,是让人从心的内侧滋生的归属感,然后安稳丰富地持续住下去的地方。那么,住宅不止是考虑材料、功能、陈设、风格这些空间的基础技能,还应当有风景、梦想、邻里情和可以释放情感的隶属于心灵层面的布置。但往往,情感承载不了太多的物质,越是追求外在,越是感到束缚。


    空间设计师是塑造住宅灵感与性格的剪刀手,他们必须以精准的尺度,细致的配置和恰到好处的投入(创思到现实并非无距),来打造与居住者气场相符的空间。

    虽然这些设计师们的作品里有明显的艺术化痕迹,但这些创作在美学之外,服从一个更大的主题,归顺于一个更大的概念,“艺术”只是他们去往目的地的手段,而作品带上了他们在路上的所有痕迹。


    设计不基于艺术,而基于生活。


    所以我们提倡负设计,提倡空间用材上的节约(反对过度装饰),让住宅真正令居住者感受到家的温馨。《互动》从心而觅,针对住宅设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采访跟住宅息息相关的室内设计师若干,我们希望并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这场为住宅减负的实践活动发声。



    关于居住理解

    在此时此地的中国,
    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居住品质及环境?
    请描述一番。

    杨波:简朴雅致,宁静自然。


    阮必:重要的是回归本质,主要包括生态的、可产业化的建筑设计;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与家庭人员结构相匹配的面积区间;适度的邻里交流空间;注重内心感受的室内设计;简约的、可持续的、自然的园林与景观。


    吴勇:好的居住品质就是一个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生活场景,给人予人文关怀,安居乐业的精神归宿。对项目具体来讲就是:完善的社区配套、多维的交通体系、管家式的物业服务、强调社区邻里交往,低覆盖率、尊重自然(亲地、亲水)、少对视、大间距等。


    刘亚东:历经数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居住方式和生活理念,然而由于每个人在社交圈层、经济实力、教育背景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使得每个人对具体的居住要求各有不一。但是不论如何就中国人骨子里面的情结而言,咱们对自然、庭院有一种独有的诉求。我个人也对能融入文化和寄情于山水居住空间特别情有独钟,能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享受天伦之乐我估计是当代中国人无不例外的追求吧。


    李朝晖:实际上现在对高品质居住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建筑空间加景观空间的范畴,人们更愿意从城市环境这个高度去理解,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日照、绿化、公共交通、防灾等方面做得好的城市将是高品质居住的重要保证。


    廖鑫:我觉得我们这些中国人应该对自己这个族群的居住本源的品质和环境好好想想,我们的居住是否应该对应着适合我们这里,这片土地的生活思想、生活方式和环境特点。

    土地的紧张,金融资本的巨口,政策的松紧,大多数的我们是“只能”而不是“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居住品质及环境,如果非要说希望,希望能拥有“即使小但全”、可灵活生长的室内空间;不要“大而广”,而是活动尺度适中,可创造交往的室外规划空间;同时,内与外的界面可以平衡私密与交流的矛盾,当然,这个希望不在极少数先富起来的人的希望之内。


    韩雨:这是个好大好复杂并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我想我一时还无法系统地总结自己的观点。倘若只微观到一所住宅,我希望它是安全且拥有齐全并可靠的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无论简繁的功能组织还是环境营造,都能与个人及家庭的生长有着贴切的、足够亲密的关系。
    郑嫦:现代人的理想生活模式除了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还应该是一种清净、淡泊、简朴、悠闲为特征,以清爽简单的建筑,清幽自然的外环境和古朴雅致的艺术品的设置,让这样的环境唤回我们的朴实和真挚,使我们回到那个健康快乐的自己。

    涂天宝:中国人讲究择地而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环境问题,而后才是对居住条件的要求,好的环境主要指:空气条件好、交通便利、生活方便、教育优良等,居住方面当然要舒适。专业的设计在提高居住品质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为了设计而设计,在一般室内设计中是不可取的。居住者的意志在一般性的住宅中还是占主要,这个层面也是让设计师最头痛、最需要沟通的。



    关于记忆与现状

    1.个人过去人生的居住经历中,
    哪些记忆是深刻的?

    杨波:邻里空间,邻里交往,邻里关系。


    吴勇:就过去居住经历而言,记忆最深刻莫过于童年时光,几十年来,传统的居住形态依然留在我们心里——小尺度,小到可以清楚的看到路人的笑容,易亲近,没有疏离感。表现为小街,市集、石板路、冬暖夏凉的“堂屋”,传统住区充满手工感,粗野而不是粗糙的质感。街坊邻居,邻里交往,于是就有了,远亲不如近邻。


    刘亚东:其实我对具体的实体比如房子的样子、里面的格局等等印象不深,对房子的形象记得准的是触手可及的材料,如红砖、水刷石、木头等,这证明了人对居所的记忆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适不适合自己活动的室内外空间,与自己亲密接触的材料。装饰和外观成为了其次。


    韩雨:很庆幸,我拥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就我刚记事时,家就是一所中学分配给妈妈的砖瓦房,是那种长长的、一排又一排的,我家与众多教职家庭一样只是其中一个隔间,都是里外两个房间,外面一间烧饭做菜兼接待客人,里面一间是寝室。我通常会去旁边的小河沟里捉很多小鱼养在家里的蓄水缸里,口渴了也就直接从水缸里舀水喝。屋外有一片平整过的砂石与泥土掺杂的院坝,周边七零八落地生长着法国梧桐和香樟树,那是夏日傍晚大人们纳凉谈天,小孩们追逐打闹着消耗完最后一丝精力的地方。冬天,家里会生上铁炉子,每个晚上,一家人总是在昏黄的钨丝灯光下围坐在铁炉子边,打发掉一天中最后的时光。


    郑嫦:80年代初的水泥清光地,用绿色涂料粉刷过的墙裙,几件必备的家具;90年代的榉木墙裙和榉木吊顶的“奢华”装修。


    2.在当前中国住宅室内设计行业中,
    哪些现象、行为、观点是你不能接受的?


    杨波:山寨抄袭,过度设计,符号堆砌,繁琐艳俗。


    杨承朴:生搬硬套的抄袭、粗制滥造的工艺以及室内空间的浪费。


    吴勇:对于设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如何考虑还原自己的本质,表达真实情感才是最重要的。风情泛滥、过度设计与形式至上是当前设计较为突出的问题,从欧陆风、西班牙到地中海、托斯卡纳,让人目不暇接;或许,设计者并未考虑风情背后的文化与故事和居住者是怎样的关系;因过多追求外在形式与表现,而忽略了功能的本身以及居住空间的本质。我认为,好的室内设计应该是一个有态度,有情趣,有内涵、功能丰富的空间。最简单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最复杂的诉求。

    近几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才华的年轻设计师,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在解读着一种融合中西的审美情趣,在这些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作品往往让我很感动。客观讲,室内设计和居住者本身的审美息息相关,就对美的解读本来没有对错之分,但那些元素过多且一味强调高档装饰材料来堆砌的空间让我不敢恭维,我把这些设计称为“暴力的奢华”。真正在室内空间用简单的材料,明快的颜色和自然光影、室外空间合理的结合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室内设计作品。


    廖鑫:断裂式的设计观点是最无法接受的,要么将当代设计视为“大破”,就是无视本源;要么是“大立”,觉得本源为神明动之不得,又陷入顽固不化状态;同时,行为——“引,不顺地而为;承,则照本宣科。”即是不管借鉴式和继承式的出发点,都在设计行为上忘记了“创造”。



    关于创作规划

    1.在你的日常观察或系统研究中,
       你认为当下的居住者如何理解住宅及住宅设计?

    阮必:在当下居住者的概念里,小区要大,房子要大,装饰要豪华,但是却较少关心功能的合理、空间的灵动、邻里交往的需求,从而导致了部分住宅设计的偏差。


    吴勇:轻居住,慢生活,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心态的回归。那是远离喧嚣的宁静,那是回归心灵的质朴与简单。倡导一种生活方式比建筑本身更为重要,真正的建筑告诉你的,不是怎么住,而是怎么生活。我认为,“居住首先是精神空间而不是物理空间,是有文化沉淀的容器”。对于住宅设计而言,设计首先是“好用”而不是“好看”,好房子的标准,主要是讲究体验。视觉上好看,功能上好用,气质上不俗。简单不等于简陋,设计的出发点是“师法自然”,即:设计是让人工干预的越少而不是更多。


    廖鑫:住宅设计应分为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和住宅室内设计两个板块。居住者需要理解前者这个工作为你创造居住活动的空间;后者这个工作在前者的基础上更深入的设计你的生活方式。但这两个中心词很多居住者无法理解,说白了,居住空间是给你提供可折腾的地方,有块合适的地儿;居住方式是在这个地界上为你设定安逸的居住活动的可能性。误解较多的是对建筑风格或装饰风格的过于崇拜——“我看见了法式元素就可以法式的居住了”,还有对住区中沟通的漠视,这是社会问题,在此难以一一赘述。


    郑嫦:住宅是为了满足居住的需要,住宅设计除了满足基本需求,还应满足居住者的实用性、舒适性和个性化,做到以人为本。


    涂天宝:设计概念化,唯材料化和不负责的转包行为等。


    2.你的企业或你的艺术创作中,
       如何致力于进行住宅技术研究和大众推广?

    杨承朴:让空间有更多合理的可变性,让住宅更有格调,更加彰显个性,进一步注重室内细节的设计,让其更加绿色、生态、节能,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吴勇:“做时代的精品”这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我们始终围绕的是小众群体,围绕他们的偏好和需求打造个性化的产品。其实我很清楚是一条辛苦的路,因为我从不追风与市场上的热门,然而这又是一条充满乐趣的路,因为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细节我都仔细把握。去除掉浮华让空间回归到它应该有的本质,让建筑空间回归本质才真正的让它更有生命力。


    刘亚东:追求创新,反对山寨,注重实用,环保节能。


    李朝晖:用更多的平常心去感受和设计,让更多的人因为你的设计而受益,让好的体验和感受变成使用者的习惯。


    郑嫦:在纷繁的世界中,人更加向往一种宁静自然的生活。在以后的设计中,我会更加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要营造一种能够满足人的情感和物质需要并能激发人的精神增长的环境。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