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设计资讯

  • 杭今年开展53处历史建筑修缮试点打“防潮针”(图)
  • 日期:2013-04-16 12:48:09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 平远里历史建筑群修缮后效果图

    隐藏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有那么一幢幢沧桑而有韵味的老房子,虽然比不上琼楼玉宇,但“风韵犹存”。今年,杭州又有53处这样的老房子将纳入修缮范围。其中38处为结转项目,计划新启动15处。

    老房子的修缮绝对是件高难度的技术活,历史建筑和老房子普遍存在的墙体潮湿、保温隔热、隔音效果差等难点问题,如何让老房子修旧如旧的同时,又能变得更加坚固耐用,一直是技术人员们挖空心思研究思考的问题。记者从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了解到,今年几处老房子的修缮,就将尝试几种新方法。

    53处老房子,今年纳入修缮范围

    “今年杭州有53处老房子将纳入修缮范围。我们打算通过平远里、湖边邨建筑群等项目作为试点重点进行研究。”历保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保护历史建筑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希望探索一套适用于历史建筑的墙体防潮、建筑绿色节能等技术措施,实现历史建筑的长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位于上城区浣纱路的平远里历史建筑群,就是此次修缮中新技术运用的试点。平远里建筑群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杭城民国年间典型的西式联排二层里弄建筑,每个单元的门楣上都有精美雕花。去年6月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启动了修缮工程。此次修缮不仅要恢复历史建筑原里弄风貌和格局,修复每个墙门入口的水刷石山花、门头以及卷草浮雕,还挑选个别墙门作为老旧墙体防潮、历史建筑保温节能改造的试点施工。

    给老房子打一针“防潮针”

    在中国古代,造房子的匠人们已经知道防潮的重要性,不过那时候大多采用致密的青石(地质上称为灰岩)或花岗岩作为基座,以防止毛细水上升。但是,由于这些岩石本身仍有一定的孔隙,毛细水可以沿其上升。年久失修加上大量水溶盐聚集,导致这些岩石或多或少已经失去防水功能。潮气不仅影响历史建筑的寿命,更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修复老房子的防潮层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欧美发达国家现在多采用化学注射的方法来修复防潮层。特别是德国,早在1965年前后就开始使用。化学注射法是将墙体打孔,注射防水剂,达到防止毛细水上升效果的技术措施。化学注射法不但能有效地阻断上升毛细水,而且不会造成墙体的不稳,同时成本也较低,施工方便。因此,在今年的修缮过程中,杭州就打算引入这一方法。

    “这项技术方法从2000年开始尝试在上海、天津等地应用。但是,从理论、施工操作工艺、施工效果对比与追踪等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更没有针对杭州地区空斗墙、砖墙等特殊历史构造的防潮研究。所以这次我们也只是选取个别墙体,采用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化学注射法进行实验,以找到合适杭州气候环境、杭州历史建筑特征的有效防潮层修复技术。”

    历史建筑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在修复防潮层方面引入新技术外,对老房子屋面、门窗等部位也将试用引入先进的保温、隔热等处理措施,“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新技术的试验,改善提升历史建筑的防潮、保温、节能、隔音等性能,为下一步在其他历史建筑和老房子中推广应用提供样本。”

    今年53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项目主要包括上城区的平远里建筑群、湖边邨建筑群、思澄堂等32处,下城区的灯芯巷别墅建筑等3处,拱墅区的杭丝联建筑、国家厂丝储备仓库旧址等4处,江干区的罗家老宅1处,西湖区的浙江工商大学1号科研楼等2处,滨江区的西兴街杨宅等2处,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杜月笙旧居、杭州植物园办公楼旧址等8处。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