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设计资讯

  • 独家首发|沈雷新作与专访
  • 日期:2015-08-14 11:31:00  来源:希岸国际   
  • 

    沈雷

    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

    HYSSOP服装品牌创始人

    主要作品

    阿里巴巴集团总部室内设计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贵宾接待区室内设计

    外婆家餐厅系列设计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地化”成为另一种趋势和潮流。近日“在地化”一词在设计圈也被频频被提及,设计与“在地化”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希岸专访设计师沈雷,带你聆听他对于这一命题的独特见解。

    现场采访

    【希岸】:我们发现在地化的设计更多的是追寻一些古典人居的体验,其实在不同背景下的民居风格也各有不同,那么设计师在在地化的理念下设计酒店时,应该遵循何种形式来作为参考?

    【沈雷】:在地化这个名字其实是最近才有的,以前叫本土化,或者中国式风格,因为有了全球化,所以才有了在地化,全球化的趋势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所以你看以色列人做设计也做到中国来。我觉得酒店是讲体验的,比如住酒店的人一般都不是这个城市的生活者,而是外来的旅游者,其实今天刚刚像郑捷老师讲的,是让住客去了解当地的文化或者状态,这个是关键的一个点,回答了你刚才的一个问题,就是说什么形式、什么方式是合适的,我觉得其实让来短暂居住的这些人在酒店里面获取一个对这个区域、城市的一个印象,包括文化,所以我觉得每个地方的在地化都是非常窄的,它只对这个地区负责,而不是对整个区域负责。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贵宾接待厅

    【希岸】:那么您认为在地化的设计,应该注重反应该地所经历的哪一时期的风貌?

    【沈雷】:要反应的是当下的风格,所有在地化的东西都是再创作过的,而不是把以前的东西搬过来,就像郑捷做这个安缦的建筑,包括Jaya做的室内,是重新设计过的,而不是照搬以前的东西,是当下的建筑,我觉得当下性非常重要,假如没有当下性的话,就没有在地这一说法。


    【希岸】:人们的经济基础和消费习惯是越来越趋于全球化,在地化的设计如何不沦为全球化浪潮下的一种边缘消费?

    【沈雷】:在地化其实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在地化,所以说它永远不会被边缘化,因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地方都需要去了解它的文化,所以说我觉得这是全球化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像你不单说是杭州,不单说是中国,欧洲也是这样,东南亚也是这样,只有自己很有特点的一些东西,让外来人看得到,才能吸引别人到这个地方来,其实道理是蛮简单的事。

    阿里巴巴集团滨江总部

    【希岸】:东方文化中的典雅禅境如今也被欧美酒店设计所借鉴,布置出仿若东方古典的建筑风格和体验,我们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会说,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那我们如何看待这种“古典移植”与在地化之间的区别?

    【沈雷】:我觉得只有在这个地方生长出来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如果你把安缦搬到英国去,它就缺少这样的生命力,这是一个猎奇的行为,所以说我觉得在地化都是在这个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我觉得禅意也好,西方的修士精神也好,它都是追求心灵的一种状态,这种心灵状态在安缦很明显地体现出来,就是很安静的,一个可以静下来的地方,我觉得可能每个设计师的表述方式会不一样。

    外婆家西溪天堂店

    【希岸】:不管是古代的、近代的,还是现代的,是否只要是结合当地文化的,就可以匹配在地化这一概念?

    沈雷:我的意思是,每个城市都会不一样,比如说杭州有村落的感觉,比如说民国它可能更明显的是到南京,它去做一个民国式的东西会更合适,我觉得很多东西设计师会根据某地的文化去选择自己不同的面相,这个面相可能是最终的一个结果,而不是什么一定就是在地化。


    【希岸】:您在做设计时,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当下所结合的?

    【沈雷】:我只能说我的态度,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我会很尊重地把它去供起来,然后我会用我的方式去和它对话,这是我做设计的方式,每个人做设计的方式都不一样,对待传统的方式都会不一样,我觉得其实传统和当下泾渭是分明的,传统就是传统,当下就是当下,只不过把传统的东西更好地运用到当下来,这是我的态度,它们之间可能是对话的,可能是对立的,可能是共存的,设计师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它们连贯起来,让它变成一个故事就好了。


    【希岸】:据我所知,您之前担任过《ID+C》的执行主编,您认为做好采访最重要的是什么?

    【沈雷】采访最重要的是你不要通过臆想去改变别人的观念,你只是顺着他去讲,把文字写出来就好了,这其实很简单。

    沈雷新作
    新杂志咖啡

    编辑:Salome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