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设计资讯

  • “我只是一个设计爱好者”
  • 日期:2014-06-03 08:51:00  来源:China-designer.com    作者:格格
  • 他从未觉得自己是设计师这个身份,只觉得自己是设计行业的爱好者。

    虽然,他被大家竖起拇指的称为大设计师。但是,他从未认为自己设计出来的叫做“作品”,也从未满意自己的设计作品,只觉得是部分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虽然,他的作品不知荣获了多少设计奖项,已经证明了他在设计领域的地位.

    但是,他仍然虚心。

    他,就是实力派设计学徒——黄睿夫。

     

      穿着简单的布衫,品着淡淡的花茶,给整个嘈杂的会场带来了别样的平淡与宁静,与他的交谈过程与其说是采访其实更胜似好友间的畅聊,自然,轻松,愉悦,而这仅仅是第二次见面。他,还是一如上次见面时一样的繁忙。仍是那份低调与恬淡,他,众多人眼中的传奇人物,自己口中的普通设计学徒。从采访完黄睿夫先生之后我就一直在想,这次的稿子到底走什么样的文字路线,思虑了许久才顿悟,我该回归到采访本身,应该像他将设计皈依于生活本身一样的简单。

     

    记者:谈一谈设计的心路历程

    黄:也谈不上心路历程,我是一个粗人,思路较为单纯,没有经营自己的想法和能力,更不具备经营天赋。所以只能一直趴在工作台前写写画画,我只知道我是一个尊重这个行业的爱好者。因为热爱,所以会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观察和思考这个行业相关的事物,捕捉视野中每一个关于美的点滴。如果真要说心路历程,那就是有时候也有所感悟、也能沉淀一些知识,和人生一样的格式。人生充满了无知,正因为无知才会无畏的追求,在不断的思考和磨砺中跋涉前行。到今天为止,我不敢把自己称为设计师,因为我自知这个世界太大,这个行业太博大精深。师者传道授业,而我只是个热爱并从业于设计的人。

     

    记者:您是南方人,过来内蒙有多久

    黄:也有年头了。

     

    记者:在设计方面内蒙和南方地区的区别有哪些

    黄:个人认为,设计者从对专业知识的追求到工作的专注度再到行业的忠诚度,内蒙与南方地区有一定的差异。其实内蒙也有好多优秀的设计人才,只是因为缘份的关系,我们在这个行业该去认识接触的人,就变得擦肩而过了。而且好多设计师都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没有认识到设计的价值所在,所以缺乏行业的土壤和机会,难于在创作中进步,无法发挥个人水平,从而放弃了设计者该有的执者和坚持,变为了顾客的一支笔、成了别人的描绘工具。而灵魂本该是设计师的,结果却变成是顾客的,设计师只能追随业主的认知在纸上游走,没有勇气去捅破这张纸。本来,设计者有义务引导和开拓业主在不改变自身审美观的基础上的更多的审美认识,而业态往往是角色倒置,设计者变得无所适从。往往由顾客主导着设计思维,牵引着设计师进行张冠李戴的搬弄。比如说,业主看到张三的房子很漂亮,李四的场所很有感觉,就让设计师照猫画虎的拼凑到自己房子里,觉得没有必要再让设计者进行设计创作,不知道专业知识和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当地顾客对于设计作品的价值观与南方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导致内蒙好多优秀设计师外流的原因。

     

    记者:当初怎么想到设计这样的作品(亲亲我家整体家装办公间及样板间)

    黄:这不敢说是设计作品,只能说交了这样的作业。我觉得人们对建筑装饰往往也存在着审美矛盾,既认可、习惯于传统的表现形式又渴望视觉创新,现在是信息时代,许许多多国内外优秀作品的设计和整合理念也给整个设计行业带来了良性的进步、认识和生机,我首先是一个受益者,然后分享给观者,希望也能给观者带来别样的审美情趣和视觉感受,并意图述说我的设计认识——其实,空间设计有更多的峰廻路转的潜在可能、就看我们是否愿意思考和挖掘,室内建筑形式、形态也可随人的意愿发生,旧有的意识形态也可以被颠覆。审美理念的改变会让室内建筑更切合人的情感追求,所以就交了这样的一份作业。

      设计本身就是孤独的夜行,经历混沌,走出混沌才能蜕变。当然,我对这一份作业完成的并不满意,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寄望在将来的设计道路上尝试使用更多的表现形式和设计手法,让自己蜕变,追求理想中的涅槃重生。

     

    记者:那说说您在设计一个作品时对工作条件会有什么要求

    黄:只能说是工作愿望,而要求往往是顾客向我们提出的。当然:最理想的条件是顾客和设计者的共鸣度高、互信度高,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认识比较一致时,这是设计者最满意最兴奋的工作条件,然后会拿出百分之一百的热情进行耕耘。作为一个设计者,我觉得我们有义务帮顾客把握其投资项目的预算额度,也就是说我们会用最低限度的实现要素,去塑造最大限度的空间个性,用这样的理念进行工作。

     

    记者:设计的理念是否会穿插内蒙的蒙元文化

    黄:在这方面没有被要求那么做,但我自己有这方面的冲动,蒙元文化的精神是融合,吸纳,这也正是设计的发展精神。蒙元文化保留了游牧民族粗犷的民风痕迹,自有其历史脉搏,也吸引人去触摸,这是它的魅力。但也吸纳了其他文化中的细腻部分。当把这些元素糅合并应用的恰当,让它成为一种符号语言放到建筑、建造之中,将会是另一种美学元素,当然这只是个人认识。

     

    记者:平时设计会需要多久的时间

    黄:一般接到一个案子,我会花一些时间去培养情绪,一般需要两天左右,找到点了进入工作状态后,小案子一般一、两个小时,大一点的案子则需要六、七个小时发生方案意境。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酝酿期相对实际的表达过程相对较短(视方案而定),当然希望顾客能给我们的工作时间能多一些,但在当下经济社会中,大多数的顾客不会给予太多的时间,如果顾客给的时间宽裕一点,设计质量自然而然也会更高一些,相反时间特别紧的话,那么设计就很难做到细致推敲。

     

    记者:在设计过程中,对选材选料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黄:我觉得材料方面,除了遵循其本身的基本结构所需用料之外,有的设计是对材料有特别的要求。但其实从我的设计过程中,我不太刻意去强调材料。过分的强调材料如管中窥豹。因为材料它只是代表了建筑的肌肤,和我们人一样,那么每一种肌肤都有它独特的美艳之处。黑人一样能跳好天鹅湖。所以我觉得,作品的魅力应该是体现在建筑的形态语言和空间语言上的,而不一定是建筑肌肤上。

     

    记者:是不是业主对设计没有要求,对设计师来说才是更好的要求

    黄:业主本身不可能没有要求,你比如说,我这个场所是我准备用来卖古董的,那它已经是个要求了。业主给这个场所的使用性质怎么定位,赋予什么使命?或者哪怕是租给别人的,那也是一种要求。我不希望业主有过多要求是指:业主只需要告诉我这个场所用来干什么,经营规模或者经营面貌,再或者这里头需要怎样的意境就行了,后续就是我的工作了。设计工作本身是一个矛盾体,就像深闺待嫁的女子憧憬自己婚礼的完美场景,但又顾忌夫家习俗、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不得不考虑和平衡更多方面的诉求,毕竟这场婚礼是两个人的婚礼,还有更多的观礼者,向各方面都能交代才能圆满。

     

     采访顺利进行之后,黄睿夫先生继续忙碌他手上的案子,这个钟情于设计的行业散人,从业近20年,认为做设计不应该是单纯的建筑贴饰,而应该延续和升华建筑的语言,赋予它感性和内涵,让它不再是麻木的、冷漠的、戴在商机上的脸谱。等达到这样的状态后,就会有种纯粹的东西能撩动人,这时候它才是动人的设计。跃然纸上,然后与时空共舞。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