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设计资讯

  • 建造生态环保的示范园
  • 日期:2013-04-27 14:16:19  来源:科技日报   
  •   “我们在造园子时,要求施工人员尽量达到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原来就是这样的。’因此,在造景时尽量减少人工痕迹,让人感觉‘非为人造,宛若天成’。”今天,在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上,2014青岛世园执委会秘书长李奉利告诉记者,青岛世园会的标准是“生态环保”,理念是文化创意、科技创新、自然创造。

    绿化和巩固护坡和谐共存:混凝土上“长”树“生”草

    “这里‘披’着一层混凝土,但上面可以生草长树。”一位青岛世园会的技术人员,指着科学园附近一处钻出绿草的山坡说,“过去这个山坡山石是裸露的,经过处理后开冒绿芽了。”

     “‘自然创造,科技创新’是青岛世园会的办园理念之一。我们锁定使用生态恢复技术——植生混凝土、生物堆袋、高次团粒技术。”2014年青岛世园执委会工程负责人李志鹏介绍,山体护坡种植草皮容易水土流失,覆盖上混凝土水泥又显得光秃秃,世园会采用的生态恢复技术攻克了这些难题。

    生物堆袋、植生混凝土、高次团粒技术是结合环境问题,协调生态环境、降低环境负荷、保存及提高环境景观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在高强护堤的同时,由于其自身的多孔性和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能实现植物在其中生长,起到改善景观和完善生态系统的多重功能。

    青岛世园会根据不同护坡地形选择技术,坡度不陡的使用生物堆袋技术,较陡且有风化裂隙的就用高次团粒技术进行喷薄,几乎接近90度的风化岩壁则采用植生混凝土技术。

     “高次团粒技术和植生混凝土技术有相似性,就是在风化的岩石上打上铆杆、挂上铁丝网,然后高压喷薄泥浆,这些泥浆由粗骨料、水泥、水、添加剂,以及植物种子进行适当的调整配比后组成,大约喷成8厘米的厚度。这些喷薄的混凝土有微小的孔,呈米花糖状,存在非常多的单独或连续的空隙,透气性好。雨后,亚乔木、灌木和草的种子就在混凝土里生根发芽,长大后就像黑松一样将根扎在护坡上,可达到绿化和巩固护坡‘和谐共存’的效果。”一位工程人员这样对记者说。

    世园会里的智慧技术:“低温温室”控温,炉渣砖搭场馆“呼吸”

     “在温室大棚,高温高湿的环境适合植物生长,但对游客来说,室内室外经常温差20℃,经常被空调‘闪着’。青岛世园会将采用‘低温温室’,让植物和游客呆在温室里都能舒服,而且背后是一笔节能账,粗算一下,‘低温温室’的运行费用要比恒温温室少50%左右。”青岛世园会负责场馆的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低温温室”理念是指温室的温度跟着室外的温度变化进行调整,和室外仅有5℃的温差,这项技术将运用到植物馆中。对于一些需要“保暖”的植物,植物馆将给苗木提供“分户供暖”服务,采用局部保温的手段提高温度,对某些湿度要求高的品种苗木则采用高压喷雾。

    绿色技术广泛应用,世园会里看科技。煤灰、炉渣制成的砖节能,还能让场馆的墙壁会“呼吸”?——这是主题馆建设的技术创新之一。

     “从主题馆的外观看是乳白色的幕墙,而里面使用的却是灰色的炉渣砖。与传统砖不同,它们不是用泥土烧制的,而是以脱硫石膏、煤渣、炉渣、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为原料制造成的。这项技术既能解决电厂废弃物的处理难题,又能解决自身原材料来源问题。”场馆技术人员介绍,这种砖块保温而且“会呼吸”,这样,夏天能为场馆降温。主题馆的屋顶部将“盖”上草坪屋顶,即使在阳光直射下,馆内也能保持清凉。

    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绿色理念:冲沟造景就地取材

    青岛世园会是在山地之上造景。在园区内有30余条冲沟,也就是间歇性水流冲刷地表形成的沟槽。规划设计和施工人员集中园林专家的智慧,以这些山地冲沟形态为“底色”通过就地取材来因地造景。

    “沟边不是用石头简单地堆砌,而是将岩石因着地势和沿途原来的植被、树木生长情况以及溪流的痕迹‘错’着摆置,补植和混交乔木、亚乔木、灌木等。”施工人员介绍,“这里的岸边已经播撒上了牵牛花花种。牵牛花长势快,等到蔓藤漫过岩石、沟边,就形成一种溪水沿山而下的原始山林景致。”

    “达到这种效果并不容易。”上海绿建项目经理孙毅介绍,“百果山雨季水量很大,但在旱季河道干涸,要在河道上做景观,雨季泄洪、枯水期有水,这是个技术难题。公司组成专家组专门进行研究,后来通过在北部园区建10个左右的蓄水池,留住百果山的水,让地势较低的叠水景观区常年有水。”

     “人有亲水性,愿意往水边走,河道常年有水就会吸引游客。”孙毅说,“保留和恢复百果山上的山水原貌,这是我们想方设法在做的一件事。”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