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设计资讯
- 玛祖铭立20周年形象标识(LOGO)设计大赛 ——谌涛老师专访
- 日期:2015-10-16 11:42:00 来源: 点击次数:0
-
China-designer.com:谌涛老师,您好!今天非常荣幸可以采访到您。我们都知道您留韩学习设计。那么,在设计方面韩国带给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谌涛老师:我觉得韩国的设计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在潮流文化方面做得很有特色。他们非常关注年轻人与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审美喜好以及流行趋势。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平面设计都会配合这样一种风格:在色彩上会比较时尚,会运用相对年轻的色彩和偏鲜艳的颜色。韩国的设计在色彩、形态、材料的选择上都是在传达一种年轻、时尚、动感、潮流的流行风格。
同时,韩国的设计非常注重细节,在一些产品细节的设计上会以人的使用为基础,用设计去创造更多对人的关怀。
韩国设计除了在潮流上的关注,他们也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精神在设计中的运用。从宏观上看,他们国家的国旗、他们的大型赛事标志,比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标志中运用到了韩国的民族传统色彩与传统图案的元素。他们特别注重将情感中的礼教与东方文化的内涵融入到设计中去。
China-designer.com:您不仅是一名设计师还是一名高校老师,您在设计方面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如何培养引导学生做设计?
谌涛老师:我觉得培养设计类学生应该注重三个方面:首先是关于设计基础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这是基本功。其次是关于创新力的培养与训练。创新力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最后是培养学生系统思维的能力,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系统思维观念对于设计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时会非常注重这个能力的培养。
我们通常在引导学生设计的时候,会引导学生去换位思考,让他们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去洞察消费者的需求。然后在设计时从设计师的角度上为消费者提出有价值的创新解决方案。
China-designer.com:近几年美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您是如何理解东方美学?
谌涛老师:要想理解东方美学,其实要先去尝试理解东方的哲学。因为美学与哲学是相辅相成、相互理解的。东方人会比较强调内涵与含蓄,东方的美学也会强调虚实和意境,所以东方美学是与东方的人文以及哲学融会贯通的。谈东方美学是不能孤立来谈的。
China-designer.com:作为评审,您希望在此次大赛活动上看到怎么样的作品?
谌涛老师:我想这次大赛的主题是玛祖铭立品牌20周年的纪念,所以此次大赛的作品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我觉得应该考虑到玛祖铭立20周年的活动的标示性,设计应该与此有关;其次应该考虑到与玛祖铭立品牌理念相关的内容;最后,在形式美的设计上也要符合这次活动的定位和风格,应该新颖、有时代感。
China-designer.com:您设计的一些陶瓷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使用,您是如何做到把设计产品如此完美的走向市场?有什么技巧吗?
谌涛老师:我觉得产品设计的出发点要以人为本,以人的使用和需求作为设计的根本。设计的本质是不断地创造更加优越的产品。设计一个产品需要设计师综合地去考虑问题,比如产品的人群定位和市场定位、品牌的理念以及产品的战略问题。如果这些综合因素都考虑进去,那么这个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几率会相对较高。
China-designer.com:您获得过数次红点奖,能分享一下获奖心得吗?未来有没有打算跨界设计下家居产品?
谌涛老师:我觉得对设计师来说获奖本身并不是初衷,更重要的是设计被认可。获奖可以让一个好的设计在一个更好的平台上被推广,从而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使用优秀的设计。未来我们会尝试设计一些公共空间中的家具。之所以是公共空间,是因为我们关注的是一件家具与不同的人之间产生的关系,是让一件好的产品融入一群人的生活环境。这将是我们未来关注与思考的方向。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