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设计资讯

  • 孙天文、朱友庭、吴丹丨你一定不能错过的设计美学丨首届设计美学&贵气空间营造论坛
  • 日期:2019-05-08 13:47:00  来源:      点击次数:4

  • * 特别提醒:很遗憾受限于设计师和业主相关保密条款,本文不可以刊发更多案例照片和文字,亲临现场的朋友得到了知名设计师们的倾囊相授,未亲临现场的朋友敬请期待下一次论坛现场!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美学》


    这是我们首届设计美学&贵气空间营造论坛——跨界艺术的灵活运用,边缘美学的哲思,意大利的经典之作……孙天文、朱友庭、吴丹,超负荷知识量大爆发,干货满满,诚意满满。



    首届设计美学&贵气空间营造论坛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

    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

    共同主办

    哲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承办





    设计与跨界丨孙天文




    今天我要做的
    不是去发现一些别人还没有发现的东西
    而是针对所有人都看见的东西
    做一些从未有过的思考





    当今最时髦的设计是跨界设计,如摧枯拉朽、横扫千军。跨界的逻辑是对于平常事物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多元化世界融合了不到一个世纪,未来是跨界的时代。


    知识的诅咒——专业水平越高,界的范围就倾向于越小

     

    当一个人在评判一件设计的价值的时候,不同的人视角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了你的价值主观性,而单一的视角容易陷入内部视角。

    雪月花的成功


    1 . 难以预期的组合方式 ;

    2 . 心理学中的巅峰体验;
    3 . 个性鲜明的设计助推了企业的差异化战略;
    让客人来消费你的设计的比重超过消费美食的比重 。






    环境设计对食物的提升是否有价值?

    对于很多餐饮业的业主来说,他们觉得设计的价值不是重要的,好吃才是王道,然而味觉真的可以切实反应食品的味道吗?


    在超过85分贝的噪音的飞机上,“咸”与“甜”的感知变得迟钝,“酸”“苦”“辣”则不受影响,但味觉对于“鲜”的感知变得更加敏感。


                                               ——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教授罗宾&丹多发表于《实验心理学》杂志













    舌头能识别五种基本味道:甜、咸、酸、苦、和鲜味。
    但你实际体验的味道没那么简单,越来越多的研
    究结果显示,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味觉,
    因为
    味觉是一种幻觉!



    在设计雪月花时专门开辟了一处有声音的区域,雪花下落絮絮的声响,正是让日料的鲜味敏感地呈现于食客的味觉之中的秘诀。


    什么会对你的味觉产生影响?你的饥饱程度,你的心情,菜单的语言描述,食物的色香味,你所处环境的灯光、声音……




     工厂餐厅的两组设计对比,逐渐将硬角、尖锐的屋顶修改成圆润的弧线条,冷色调改成暖色调,将冰冷尖锐变成温暖圆滑,运用圆润和鲜艳暖色调,调动人的食欲。

     

    欢迎和排斥




    △高高在上→平等→欢迎


    跨界需要打破“内部视角”不要被自己拥有的知识所“诅咒”!


    但是,我们拥有更多的知识就能打破知识的诅咒吗?


     难的不是拓展知识的宽度,而是挖掘知识的深度,真正的跨界是把跨界的知识作为工具来挖掘专业知识的深度。


    时代发展的过程就是纠正前人错误的过程,披着经验事实的外衣来蒙蔽我们的哲学性,概念性事实而不是真正的经验事实。


    人类文明从来不是建立在“客观世界”之上的而是建立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之上的。




    边缘美学(the edge of aesthetics)丨朱友庭





    多样性



     設計本身是藝術和技術的結合。  設計師,所應該具備的能力是多樣性的。類似雜家:“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横向学科的了解和理解,纵向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设计本身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设计师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是多样性的。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是多样性的。类似道家“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横向学科的了解和理解,纵向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边缘美


    它是一种极端的心理状态,摆脱日常世界的单纯意向世界。这里所说的内容并不是事物本身处于美学的极端。是它以前或者现在还不是大众美学的主流。但是已经或者一定会变成美学主流。







    最边缘的才是最深刻的





    意大利设计的日常丨吴丹









    世界没有灵感,只有知识和创意。


    意大利理性设计的核心











    意大利人在设计中偏爱建筑感,意大利很多都是建筑师,建筑思维贯穿设计的方方面面。






    经典的设计没有时代感,你无法想象它设计出来的年代之久,但时至今日依然有人从中获得灵感。





    意⼤利设计



    先锋性 - 变⾰的
    理性的 - 反思的
    ⼈⽂的 - 伦理的 - 情感化的
    有⾎有⾁贴近⽣活,⾮凌驾于⽣活之上的
    追求切实可⾏的解决⽅案,不画⽆意义的曲线
    思索社会,伦理,⼈⽂,信仰





    色彩——建筑的色彩取材于古典油画





    趋势的更迭 - 循环往复,蜿蜒前⾏
    多维 - 多元 - 并存
    我们说趋势的⾛向,
    启于政治,展于⽂学,发扬于艺术
    趋势从⼀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下社会,伦理,⼈⽂的⾛向,
    思潮 - 艺术 - 时尚 - 设计 - 建筑



    二维与三维的互现






    正六边形的艺术处理





    溯源 - 致敬⼤师与经典






    当代的孟菲斯精神
















    “软”设计


    设计,⼯艺与企业,道德,⽂化的紧密的联系



    作品直击09 年意⼤利阿奎拉地震,“思索阿奎拉”这件作品全部由消防队员按真实情况去处理,施⼯,搭建⽽成。


    “突变”这个概念已是当代⽣活的核⼼思。这件作品也随后成为了⼀个向标:



    当代设计更如同观念艺术,思想越来越脱离开技术等硬性的限制,继⽽转向了公众,社会⽂化,⽣活乃⾄信仰。设计完成了其⽔平扩散后已经开始了更深层的渗⼊,渐渐挣脱了技术的枷锁⽽去关怀⼈⽂社会,公益道德。我们⾯对的将是⼀个“软设计”时代。



    服务设计









    未来的设计, 不被审判⽽被讨论的设计。 - Philippe Davirio


    花絮











    ·END·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