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设计资讯

  • 纪念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丨时间证明的经典
  • 日期:2019-05-20 14:57:00  来源:      点击次数:2662
  • 从1917年至2019年,横跨了102年,曾经的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巨变已经成为历史,也是贝聿铭经历过的事实。人终将逝去,会被铭记的,只有历史与辉煌。


    贝聿铭(Ieoh Ming Pei)

    1917.04.26-2019.05.15

    华裔美籍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8岁的贝聿铭负笈美国,先在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往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取得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士学位,1946年取得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

    虽然贝聿铭被称为现代主义大师,建筑以简单几何形状(如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组合形式而著称,但他反对固定的“ 国际风格 ”,而是主张风格的发展和多变。 在1974年的中国之行中,他甚至敦促中国建筑师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建筑传统,而不是西方风格的设计。

    卢浮宫金字塔——时间证明的经典  

    1981年,新当选的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发起了一项翻新法国文化建筑的运动,其中就有卢浮宫。

    在当时有非常多的建筑师提交了他们的设计方案,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

    当密特朗总统以国宾的礼遇将贝聿铭请到巴黎,为三百年前的古典主义经典作品卢浮宫设计新的扩建,遭到了法国人民的空前反对(当时90%的巴黎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他们并非不愿意在卢浮宫内添加一点新东西,而是批判玻璃金字塔毁了卢浮宫古典的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与卢浮宫的建筑格格不入。

    在贝聿铭的回忆里,在他投入卢浮宫扩建的十三年中,有两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吵架上。当他于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当作“钻石”提交到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时,得到的回答是: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

    “建筑设计师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主见,随波逐流就肯定被历史淹没了”。当时的贝聿铭力排众议,顶着舆论硬是坚持了下来。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

    他反对一切将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的类比,因为后者为死人而建,前者则为活人而造。同时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

    △卢浮宫内景

    自认因卢浮宫而读懂了法国历史观的贝聿铭并不难从埃菲尔铁塔中读出建筑的命运:建筑完成后要人接受不难,难就难在把它建造起来。

    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足尺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表示意见。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文化习惯,同意了这个“为活人建造”的玻璃金字塔设计。

    △ 贝聿铭构思设计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21米,底宽34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60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贝聿铭设计建造了玻璃金字塔,他在设计中并没有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而是普通的几何形态,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仅表面积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能为地下设施提供良好的采光,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取得了极大成功,享誉世界,这一建筑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

    贝聿铭生平  

    纵观贝聿铭的一生,他似乎顺风顺水,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生母庄氏乃清廷国子监祭酒之后,于贝氏13岁时罹癌过世,继母蒋士云,为中华民国驻外使节蒋履福之女。妻子卢淑华(Eileen Loo)为中国留美学生,婚后育有三子一女,其中贝建中与贝礼中皆是美国著名建筑师。

    贝聿铭在上海和香港度过了他的少年期,20世纪初期在风雨飘摇、战乱不断的中国凭借不错的家境一直接受着优秀的教育。他在童年时期在祖宅狮子林度过,苏州园林的生活经验,影响到贝聿铭日后的设计哲学:人与自然共存”、“家庭的真正含义:内聚力和历史

    在高中毕业后,贝聿铭并没有按照家里的意愿选修经济学,而是遵从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建筑学,这是一条迥异于家族的道路,然而他大获成功。

    贝聿铭缔造的经典建筑   

    丨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海岸线之外的人工岛上﹐占地4.5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以伊斯兰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

    博物馆设计灵感来源于埃及开罗伊本·图伦清真寺,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

    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气。

    博物馆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之下,150英尺高的玻璃幕墙装饰四壁,人们可以透过它望见碧海金沙

    丨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根据中银香港网站内的介绍大厦设计是仿照竹树不断向上生长,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则代表中国。


    中国银行大厦有70层,高达1,209英尺,整座建筑物的拐角由四根加强混凝土柱支撑,由三角形框架将建筑的压力转移到四根柱子上,外面用玻璃幕覆盖,映衬着不断变化的天空,锚定广阔的商业区,在1990年5月开放时,它是亚洲最高的建筑,现在仍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之一。

    丨肯尼迪总统图书馆

    1964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坐落于波士顿近郊多尔切斯特的哥伦比亚角,这座建造了15年之久,于1979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倚海矗立,黑白分明,由一套几何图形——一个圆台形体,一个似长方形,似三角形的竖体,一个横长条体——组合而成的现代建筑。

    建筑主体上有一块大面积突出的黑色玻璃幕墙,镶嵌在全白建筑正面上,整座建筑造型独特简洁,反差分明。

    图书馆并非在同一水平线上,一些空间低于地面,使建筑中最动情的因素留于地表。图书馆是由一个10层楼高的三角形塔(主要用于文档放置,教育和行政),2层的展示基地(展示基地及300位的剧院) 和110英尺高的纪念幕,整个搭配和谐一致。

    丨日本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的展馆以神社为造型设计,通过吊桥与隧道进入馆区,馆内屋顶结构充满贝聿铭的风格。

    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是位于日本滋贺县甲贺市的私立美术馆,于1997年11月开馆,当时获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十大建筑

    美术馆每一部分均体现了建筑家打破传统的创新风格,由外型崭新的铝质框架及玻璃天幕,再配上Magny Dori石灰石,及专门开发的染色混凝土等暖色物料;还有展览形式及存放装置,都充分表现出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智慧。

    美秀美术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建 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但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而是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在日本的自然保护法上有很多限制而采取为要保护自然环境及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的建造方式。

    这一设计清楚体现设计者贝聿铭的概念:创造一个地上的天堂。他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时,就很感动地表白:“这就是桃花源。”

    在美术馆建设中,还专门建造了隧道和直通馆址的公路,44根钢丝于山谷之间吊起一座长120米的吊桥,通往美术馆的正面。


    现在我们看到完成的这个超过我们想象的建筑,可以说是被约束下的杰作,在制约中,我们看到了贝聿铭的天才手笔。从外观上只能看到许多三角、棱形等玻璃的屋顶、其实那都是天窗,一但进入内部,明亮舒展的空间超过人们的预想

    在展示间没有直接的空调,而是在它的周围加以设置,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美术品。这一新的设想是,让具有理想温度的空气渗透到展示空间中来,而内部的空气不对流,把对美术品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收藏品仓库中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而展示室的照明,取消了对展品有害的发热光源,用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光纤维材料作照明。

    丨埃弗森博物馆

    埃弗森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是美国的艺术品和陶器,该建筑存在的意义远不止作为艺术品的“保险柜”。

    贝聿铭设计的埃弗森博物馆于1968年竣工,它颠覆了传统的博物馆建筑类型,同时,创新的外形使其自身成为独具特色的现代艺术品。


    贝聿铭将该博物馆设计成一个开放的结构,游客从各个裸露的面都能进入建筑内部。


    丨苏州博物馆

    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


    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

    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

    为了使材料和形式协调,采用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


    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

    丨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

    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分为东西两栋,靠地下通道相通。

    东栋的建筑由貝聿铭设计,于1978年開放。




    丨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是一座位于中国北京西山风景区香山公园内的四星级酒店,1982年建成开业,1984年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

    该饭店是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国大陆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香山饭店主要建筑是一栋白色的现代主义楼房,饭店宽阔的常春厅大堂,采用玻璃屋顶,自然采光,使内庭成为光庭,乃是贝氏建筑设计的特点之一。

    主体建筑后的流华池,是典型的中国式园林,弯曲的小径,铺鹅卵石,周围布置假山,白色建筑倒影在水池中,和中式园林有机的融为一体。

      贝聿铭的一生  

    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阿尔法罗池奖章」(MIT Alpha Rho Chi Medal)

    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游学奖学金(MIT Traveling Fellowship)

    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师学会奖章」(MIT AIA Medal)

    1951年,惠尔赖特游学奖学金(Wheelwright Traveling Fellowship)

    1975年,获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终生院士

    1978至8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首位建筑师背景的院长

    1979年,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校长院士

    1984年,成为法兰西艺术院(L'Académie des Beaux-Arts de France)外籍院士

    1993年,获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名誉院士1997年,获选为法国建筑学院(L'Académie d'Architecture de France)海外院士


    获奖

    1961年,美国艺术文学院「阿诺·布鲁纳奖」(The Arnold Brunner Award)
    1963年,美国建筑师学会纽约分会「荣誉奖章」(The Medal of Honor)
    1970年,美国波士顿国际学院「金门奖」(Golden Door Award)
    1976年,美国「汤玛斯·杰佛逊记念奖章」(The 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 Medal),表扬其「对建筑领域的卓越贡献」(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1978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协会「埃尔希·德·沃尔夫奖」(Elsie de Wolfe Award)
    1979年,美国艺术文学院「建筑学金奖」(The Gold Medal for Architectur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1979年,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AIA Gold Medal)
    1981年,法国建筑学院「建筑学金奖」(La Grande Médaille d'Or)
    1981年,美国纽约市「艺术文化类市长荣誉奖」(The Mayor's Award of Honor for Art and Culture)
    1981年,美国国家艺术委员会「荣誉金奖」(Gold Medal of Honor)
    1983年,普利兹克奖
    1989年,日本高松宫殿下记念世界文化赏「建筑终身成就奖」
    1990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奖」
    1991年,美国柯尔贝尔基金会「卓越首奖」(First Award for Excellence)
    1994年,以色列贝扎雷艺术与设计学院(Bezalel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艺术与文学类耶路撒冷奖」(Jerusalem Prize for Arts and Letters)
    1994年,中国建筑学会「杰出成就金奖」(Gold Medal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Architecture)
    1994年,美国纽约州政府「艺术奖」(New York State Governor's Arts Award)
    1996年,义大利「新世纪金玫瑰国际奖」(Premio Internazionale Novecento La Rosa d'Oro)
    1996年,美国纽约市政艺术协会「贾桂琳·甘迺迪·欧纳西斯奖章」(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Medal)
    1997年,美国布朗大学「独立奖」(Independent Award)
    1998年,美国麦克杜威部落「麦克杜威奖章」(Edward MacDowell Medal)
    1999年,美国纽约市历史地标保存中心「文化桂冠奖」(Cultural Laureate)
    2001年,美国哲学会「汤玛斯·杰佛逊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卓越成就奖章」(The Thomas Jefferson Medal for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in the Art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3年,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国家设计奖之终身成就奖」(National Design Awar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2003年,美国国家房屋博物馆「亨利·C·特纳奖」(Henry C. Turner Prize),表扬其「对建造技术创新的贡献」(for Innovation 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06年,德国埃尔文·维克特基金会「东方与西方奖」(Orient und Okzident Preis)
    2009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皇家金奖(Royal Gold Medal )

    勋章
    1984年,获法国政府授与艺术及文学勋章司令勋位
    1988年,获法国密特朗总统授与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
    1993年,升格为军官勋位
    1988年,获美国雷根总统授与美国国家艺术勲章
    1993年,获美国布希总统授与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主要作品
    1956年-1963年:台湾台中市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 (与陈其宽共同设计,由陈其宽执行)
    1961年-196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1962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圣玛丽城广场
    1967年: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设计(外聘顾问)
    1968年-1974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基督科学教会中心
    1968年:美国纽约州雪城埃弗森艺术馆
    1969年:美国印地安纳州哥伦布克莱奥罗杰斯纪念图书馆
    1970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5年由香港著名建筑师严迅奇负责翻修设计;而两次扩建由关善明建筑师事务所设计)
    197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海港大楼(Harbor Towers)
    1972年: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达拉斯市政厅
    1973年:美国纽约州伊萨卡康乃尔大学约翰逊艺术馆
    1974年-1978年: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1976年: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罗彻斯特大学,纽约时报选为当时全美最佳的前十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
    197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汉考克大厦,当时单块玻璃面积最大的全玻璃幕墙建筑,由于当时玻璃幕墙的技术不够成熟,大厦建成初期曾经出现过玻璃脱落的事故,后经过技术改进得以解决。
    1978年-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
    1979年-1986年:美国纽约州纽约市贾维茨会展中心
    1981年: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摩根大通大厦
    1982年:中国北京香山饭店,该饭店是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国大陆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1982年-1990年:香港中银大厦,当时的香港第一高楼,建筑面积是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总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
    198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威斯纳馆(Wiesner Building)
    1989年: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大革命 200周年纪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经过投标竞赛而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的工程。
    1990年:德国柏林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
    1995年:中国北京中国银行总行
    1996年-1997年:日本滋贺县甲贺市美秀美术馆
    1998年: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摇滚音乐名人堂
    2002年:中国大陆江苏苏州苏州博物馆
    2004年:美国华盛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馆
    2006年:澳门澳门科学馆
    2006年-2008年: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END·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