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设计资讯

  • 水韵林城 美丽西安
  • 日期:2012-12-17 11:02:18  来源:西安晚报   
  •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一论述引起西安林业工作者的强烈共识和广泛共鸣。正如西安市林业局局长张雄斌所言,十八大报告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了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也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成为全党共识。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打造国家森林城市建设,125日,西安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隆重召开。7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西安市林业局有关领导等会聚一堂,就加快西安林业发展,全面落实《西安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当天的会议是对西安城乡绿化建设的一次全面的体检,是对未来西安林业发展的一次准确地把脉会诊。在气氛真挚而热烈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和领导一致认为,《总体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理念为统领,通过考察,问卷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全面深入分析了西安市生态环境特点、生态文化需求、城市森林建设现状和发展潜力,提出的森林城市建设目标、发展指标、总体布局重点工程和实施策略切合实际,对西安市森林城市建设具有主要指导意义。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相继启动实施了大水大绿、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六片、八河、十路等重点绿化工程,开展了绿满西安、花映古城,三年植绿大行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9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3.3%。西安已成为充满绿色生机的生态人文魅力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城市绿化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2011年起,为了更好地实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西安市林业局委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了《西安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西安市将加快以水韵林城,美丽西安为理念的森林城市建设,到2015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形成以一屏三轴五环十块百廓千点为骨架的森林城市建设格局;力争到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努力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据了解,《规划》现状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展望到2020年。《规划》以西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在分析西安市生态环境本底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的典型经验,明确提出西安森林城市建设的目标、发展指标、总体布局、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根据目前国内生态用地的研究现状,结合西安实际,西安生态用地潜力主要体现在森林绿化面积的增加、森林资源质量提升、湿地保护与恢复、产业富民等4个方面。

    《规划》提出,依据西安市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大型基础设施布局和自然山水形态,充分发挥西安山、塬、河、林、城、田等自然生态景观特色,针对西安市森林、湿地资源和生态、文化、产业特点,按照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要求,构建融合人文底蕴、南接秦岭、北通渭水的开放性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形成以一屏三轴五环十块百廓千点为骨架的森林城市建设格局。

    按照《规划》总体目标,西安将加快森林城市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文化体系,及森林城市资源安全能力建设。到2015年,针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指标,西安市将重点加强城区公园绿地、城区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和绿荫停车场建设,使城区绿地率由31.99%提高到达35.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9.5平方米提高到11.0平方米以上,全市道路绿化率由70.3%提高至85.0%以上,新建地面停车场的乔木树冠覆盖率由25.5%提高到32%,全面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指标。同时,进一步提高城市森林质量,提升森林防护功能,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建设,使全市森林覆盖率由44.99%提高到48%,新建生态文化示范基地6处,形成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力争到2017年,以提升城市森林质量、增加产业富民能力、丰富生态文化内涵为主要目标的森林城市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到2020年,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0平方米,道路绿化率达90.0%,村镇绿化全部达到三化一片林建设标准;生态文化示范基地达30处。届时,西安市将初步建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和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城中林荫气爽、郊外碧水青山、乡村花果飘香,进一步夯实西安华夏文化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的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态基础。(西安市林业局)

    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推进规划

    程红(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主任)

    希望大家能按照专家组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本子",西安市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在按规划建设中,西安一是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推进规划建设。二各部门要在市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积极配合推动创建森林城市。三是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完善造林生态环境,提高内在价值。

    绿地扩大扩建要注重质量

    刘惠民(西南林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导)

    这个规划既是城市森林建设的规划,也是一个林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更是西安以林业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规划内容博大精深。今后在按规划进行建设之时,要注重加强西安城市绿地扩大扩建,并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质量,把不适合种植的地段开发休闲设施,回归于民。

    这是一个达到国际水平的规划

    李智勇(国际竹藤组织、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副总干事、副秘书长、研究员、博导)

    这个规划质量很高,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特别是森林空间布局专题报告做的很细致、严谨、科学。要把规划蓝图变成盛景:一是要做好西安市辖区立体规划,适当的划大为小,划整为零。二是要注重与旅游等产业结合起来,注重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市场性操作。三是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公众参与。

    总体规划合理全面

    沈海龙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这个规划合理全面,各个报告详实、清晰。建议要按规划内容专项立法。同时要结合西安实际,树种选择多用当地树种,有针对性地选择外来树种。

    规划指导思想和体制较为先进

    曹明明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规划指导思想和体制较为先进、思路清楚、方法科学先进。实现这个规划要依据法律形式开展。同时,在大西安建设中,西安和咸阳密不可分,两地要相互结合发展森林城市。此外,"水韵林城、美丽西安",西安是个古都,有着中华上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议把文创之都改为文史之都。

    规划全面、完善、透彻、深入

    张志强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博导)

    这个规划最全面、最完善、最透彻、最深入。分析的非常细致,贯穿了保护、建设、美化、绿化等各个方面。按照这个规划,西安将在2015年建设森林城市,为此一是要强化名木的保护。二是要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三是要对总规划再提炼,再加强,四是要把规划作为一个很好的成果,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

    规划理念先进、切实可行

    范民康(陕西省林业厅总工)

    这个规划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理念先进、切实可行。更重要的是通过四个方面把建设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块和路渠道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建议:要把规划和西咸新区、大西安建设衔接好。同时要把重点放在生态建设,生态网络建设一定要完整,达到国家创建森林城市的标准。

    规划确定目标国内一流

    叶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书记、副院长)

    规划本着对西安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高度确定了目标,达到国内一流,同时具有国际水平。实现这个规划一定要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适应;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与西安提出的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求相匹配。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