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设计资讯

  • “绿色建筑”推广要跨几道坎
  • 日期:2014-05-31 12:37:00  来源:中国建设报   
  •  近年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主管部门和各地政府的推动下,绿色建筑发展很快,预测今年绿色建筑面积可望达到1.7亿平方米。但同时,号称“绿色建筑”的项目也很多,在很多消费者看来,这似乎是开发商打的“概念牌”,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让人心存疑虑,也不知道究竟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认知关是绿色建筑推广的第一道坎。 

          绿色建筑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据统计,上海已有绿色建筑项目110多个、规模体量近1000余万平方米,数量与规模均排在全国前列。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百姓对绿色建筑还不甚了解,甚至有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都因绿色建筑开发需要额外的成本而望而却步。


    “成本”要放长远看


          位于上海市西藏南路的申都大厦前身是一座老厂房,后经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改造后成为绿色建筑,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这三星级绿色建筑有啥不同?


          光从外表看,申都大厦与周边的建筑就有很大不同。楼身外表覆盖着绿色的植物,仔细一看,原来楼体外部搭建了很多金属框架,一些攀爬植物就沿着这些金属框架蔓延。“这叫垂直绿化技术。植物品种是根据季节变化选择的,好养活、又美观。垂直绿化一方面给建筑内的人‘抬眼见绿’的感觉,另一方面能起到自然遮蔽阳光、防止外界噪音的作用。”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师助理、高级工程师夏麟介绍,这些植物平日的灌溉基本不用人力,而采用屋顶雨水回收后自动灌溉的方式。


          攀上屋顶,更是别有洞天。一片是屋顶菜园、一片是太阳能光伏区域,还有一片区域集中存放中央空调。单看屋顶菜园,正值5月,职工们种植的各种蔬菜正茁壮成长。“如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推广屋顶绿化,对于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净化空气、收集雨水以及夏季顶楼的隔热降温起到不小作用。”上海现代设计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中心主任、副总工程师田炜说。


         “要达到绿色建筑的有关标准,成本肯定是要增加的,但通过后期使用可能会将增加的成本综合掉。”田炜解释说,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更强调精细化设计,要求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而不是简单套用固定模板。比如,要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绿色建筑设计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模拟分析调整,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风向,为建成后使用节省大量能源。
       “以申都大厦为例,在空间设计与被动式节能设计上就存在均衡,我们减少了中庭的面积,引入边庭,增加室内外过渡缓冲,避免了视线直接对视,加强了室内自然采光,这样有利于引导气流进入,起到了节能作用。”夏麟介绍。
        

    上海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副站长、高级经济师张德明认为,一个建筑的建设周期往往只有2~3年,而使用时间却可长达数十年。即便前期建设成本略微升高,换来的是今后数十年更低的运营成本。


       “以一星级的绿色住宅项目为例,其增量成本约在每平方米10元左右。但从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来看,其成本并不一定会比普通建筑高,甚至还会有所降低。而从综合生态效益、居住舒适度考量,绿色建筑更具高性价比。”上海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建筑节能管理科科长王君若说,绿色建筑的推广需要人们转变观念,更多地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进行取舍。


    “运营”是实现的短板


        绿色建筑设计建设完成,如果在后期的运营中没有实现设计中的绿色理念,还是“白搭”,所以如何运营绿色建筑也是推广绿色建筑的一道坎。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卫忠对绿色建筑的运营深有感触:“很多绿色建筑建成交付使用后,物业管理机构或物业持有业主对绿色建筑认识不足,导致绿色建筑仅仅是停留在图纸上。”


        田炜说,目前国内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分为两种,即设计标识和运营标识。申请设计标识只需要完成施工设计图纸即可,而运营标识的获得则要求更高,需要在建筑运行一年之后,经过有关专家现场踏勘,审核合格后才能授予。


        与设计标识相比,运营标识是证明绿色建筑发展效果的重要标志,一栋建筑在被交付使用后,只有实行绿色运营,才会将绿色设计、绿色建造、绿色技术的特点充分发挥,形成长期、累积的节能绿色效应。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在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中,继续申请取得“运营”标识的项目少而又少。


        申都大厦正打算“冲击”绿色运营标识。田炜很自豪地说,现在申都大厦每平方米的用电量是29度。用电量是很重要的考核绿色建筑运营能力的标准,而每平方米29度的用电量对于申都大厦这样体量的办公楼来说,比较节能。现在,从申都大厦的能耗监测与管理平台上,能实时监测到各个区域的能耗,以详实的数据进行更科学的管理。“今年对申都大厦的物业管理机构,我们会用能耗、排放等作为其工作是否合格的考核指标。”黄卫忠说。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应当培育绿色物业产业,物业服务企业应从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服务创新型转变,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建筑节能运行,利用垃圾分类收集、生态绿色系统、噪声污染控制、建筑节能运行和监测等先进技术,减少建筑运行阶段的能耗。



    (责任编辑:严菀莹)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