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设计资讯
- 设计是展望时代的轮廓:专访咏义设计 刘荣禄
- 日期:2015-07-28 11:16:00 来源:http://www.openworld.tv/talk/in/aid/343.html 作者:Tian
-
本文由 Tian 撰文
因为限制,才有无限的创造力,咏义设计诉说的不只是设计,是时代的故事;不流于艺术,是啓发灵性的栖身之处。设计师刘荣禄,深厚的美学底藴与时尚感知,于物质机能之上赋予空间文化精神以及优雅的诗意,在构筑内在气质的多元面貌中,迸发时代潮流下的创新思维,挹注于细腻、热情、专业,将设计的可能性淋漓展现。
骚动的艺术灵魂 盼美化城市未来
「认清自己生存在什麽样的环境下,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做。」这是刘荣禄奉行不渝的人生哲学,而艺术,其实早已在他的血液中流动,当年奋力考上台北艺术大学,是基于自我成长的感知;与三五好友组成艺术团体,其超然不群的表现掀起艺文界一阵波澜,五年的光阴,活跃于浓厚的艺术滋润裏,刘荣禄用他那浸淫于美学的眼波遥望未来的轮廓,毫不避讳地坦言台湾文化的失衡现象,「国外对于美学的认知来自环境本身的优势,他们从出生触目所及的,就是一切有关美的事物;反观台湾的建筑,我们比较偏重于工程面向,但事实上观念是领导技术的,台湾常被僵化的概念限制住,缺乏国外的美的思潮。」对刘荣禄来说,探讨事物萌生的本质,才有改变的可能,大学毕业后,刘荣禄以不计酬劳的野心,震撼了通往建筑领域的大门,『从那时起,我立志要成为建筑师,改善台湾城市的样貌。』以「人」感知 叙述空间内在气质
利落剪裁的驼色大衣、原木轻质錶、相衬得宜的围巾与毛上衣,质感、品味、美学集于刘荣禄一身,散发出浓浓的时代感与艺术气息,细看他的设计,沉静有序的线条、立体的光影转折,一件件彷彿都是精緻的凋塑品,原因在于刘荣禄以三度空间的思维模式,透过有机性的几何立面、材料追求合理空间、正确比例与适切的机能,演绎出空间相呼应的独特氛围。「一般设计师紧抱不放的机能、舒适、收纳等片面的议题,对我来说,是作为一位专业设计师的最低门槛,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要给出在那之上的东西。」在刘荣禄的匠心慧眼中,机能不再只是机能,空间也可以呈现凋塑的美感。刘荣禄秉持不落风格俗套的『客製化』精神,营造人、自然与空间彼此的对话,引领生活的温度在场域转换中连贯与穿透,时而抽象脱俗,时而细緻人文,在遁形中不露狂放的内在秩序,于错位的缝隙间流通,「有时候我们创造一个前卫及独特空间氛围,许多人可能无法理解,误以为我们只是在追求形式,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希望藉由空间帮助他抽离,远离现有的凡世尘嚣,创造一个属于他自己安全的,同幻境般的栖身之所。」宛如蒙太奇的魔幻表象,反映的其实是深邃的理性脉络。
与时俱进的设计主宰者
在设计界,刘荣禄有另一个称号:时尚精品大师,开拓自己的眼界,是他热衷生活的性格使然,更是为了因应当今快速变迁的社会所该具备的敏锐嗅觉,伴随着时代潮流的变革,只有不断地创新与突破,才得以走在时尚的尖端,「时尚必须要活络地与世界接轨,我们却常常侷限在明显的体制内。」刘荣禄衡量设计语彙的全面性对话,举凡科技未来感的立面造型、内外相映的中介空间概念,足足打破了形式之间的疆界。刘荣禄在建构美学价值之馀,渗入具有前瞻性的时代精神与人文厚度,并同样保留了时尚精品的质感,使人们能从中找到情感寄託的生活境地。跳脱自我定位 发挥国际影响力
具备设计室、艺术家、教授等多重身份,刘荣禄并不把自己的角色聚焦在任何位置,更表示艺术家的角色已经渐渐澹出,「真正的艺术家做的是更全面性的,我只是将对艺术的理解与热情带入设计,让大家了解并予以尊重。」除了室内设计、舞台设计、建筑设计与公共艺术,刘荣禄所涉略的范畴同时涵盖多元的空间性质规划,作品更于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荷兰知名建筑设计杂志 Frame 、美国知名美食评鑑网站、两岸四地的设计奖项等获得国际颔首的成绩,时尚的脉动,刘荣禄掌握得透彻,他的视野也已深深植入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随着科技、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变化,加上网路时代的來臨及媒体扩张的影响,设计与艺术文化无法倖免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咏义设计站在精神与美学的未来性阶段,啓蒙设计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生活展望,刘荣禄的突破与创造,势必成为篇篇耐人寻味、引领流传的时代巨作。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