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设计资讯

  • 设计,丰富生活的艺术 专访震原 汤镇权
  • 日期:2015-08-25 09:27:00  来源:http://www.openworld.tv/talk/in/aid/477.html   作者:Paula    点击次数:17
  • 本文由 Paula 撰写

    一面玄关的镜子看出背后景深,一间咖啡厅的壁炉阅出内敛美学,一个与庭园连接的大堂悟出如梦般的意境,具高敏感度又观察入微,他是设计师–汤镇权。非本科出身,却是天生的艺术家,对设计抱有极高兴趣及热情。从台湾再到中国,融会两地不同的文化价值、迥然的市场风格,逐渐形塑属于自己的创作调性。

    「你有没有看到?」这是汤镇权最常问的问题。因为他总是第一个发现特殊的设计,以及这项设计背后的灵魂。一个看起来平凡无奇、容易让人忽略的镜子,换个角度,或是转过头,都可能发现表面看不见的意涵,景深、层次、结构在这一瞬间乍现,「有时候有什麽样的思维,反射的是内在的自己,重点是你有没有看到,有没有看到裡面的不一样。」汤镇权认为,只要看到了,每个画面、场景、摆设都多了生命力。

    设计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汤镇权的作品背后,都蕴含着「贴近自己」的理念,设计需要符合自己的步调和风格,而非一味追求富丽华贵。「帝宝很大、很美、很华丽,但如果这是农夫的家,他一定住的不舒服、可能还会睡不着。」他认为,在国外,这样的理念很多人理解,并且主动实践,因此每个人的家都有独特、舒适的味道,是属于自己的豪宅,也是心灵、生活与设计的完美契合。
    无论现代或古典,豪宅或公寓,都能透过设计提升生活涵养,丰富内在美学。即使再小的细节,一盏黄光小灯,或者是一个木製把手,在他眼裡,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都是舒适与快乐的泉源。
    汤镇权的另一项坚持,是在有限的空间及预算中,发挥无限的能量与价值,虽然这也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是身为设计师引以为傲的独特才华,更是他给自己的期许。

    创新风格,一鸣惊人

    看似极具艺术气息的汤镇权,他的设计之路,是从工地监工开始,建筑土木专业出身的他,在这段期间磨练技术,接触许多不同风格,磨出了广度,磨出了深度。汤镇权坦言,设计工作很杂、很辛苦,但是却又发自内心的喜欢,「尤其是在想设计图的时候,甚至还会唱歌,出社会工作四五年后,我才知道自己有这个习惯。」他笑着说。

    17年前,他设计了一家美容院,在想设计图的过程中,一度碰到瓶颈,然而,适当放鬆休息后,助长了他的爆发力,完成一鸣惊人的作品。美容院创新且别緻的风格,在强力对手的竞争下,依旧脱颖而出,也为他打开了知名度,连日本、义大利的杂志都来採访。


    历经心灵死亡,才能展翅重生

    然而,闯出名气、逐渐在业界佔有地位,事业扬帆,却非一帆风顺。一次与大客户合作的经验,让他长达三个月彻底封闭自己。当时的客户给予极大的设计空间,甚至没有预算设限,自然能大展长才。到了后期,客户却突然中断合作,找了其他设计师,将原本几乎完工的成果通通翻毁、移除,让他遭受无法承受的打击。「如同在水裡窒息,跌到谷底,设计的心死了。」汤镇权说。

    这三个月间,他不断、不断地阅读,透过自我进修扩大视野,强化心灵厚度,逐渐找回自信,连说话及沟通方式都有了转变,以更完美的状态,回归最爱的设计世界。

    与二哥闯荡对岸

    一次去大陆参访旅游的经验,汤镇权认识现在的伙伴 沉煌原,也是他口中的「二哥」。在台湾做设计已经一段时间,汤镇权想到中国发展,找了二哥一同合作,专攻景观的沉煌原,深具内敛精神的汤镇权,不同领域的专家,激盪了不凡的火花,创立震原建筑谘询有限公司。

    跨海创业的背后,不只是商业突破,还有一个理想,希望建立一个口碑品牌,成为一条引道,让台湾的年轻设计师以此向中国、向新的市场开拓。「因为未来进去大陆越来越难,我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把这个工作做好、做大。」汤镇权说。


    从基础开始磨练,历经一鸣惊人、人生低谷,再到放眼两岸的新高峰,一路走来,汤镇权始终没有放弃设计,这份热爱设计的心也没有放弃他,依旧不断前进、不断突破。「目前希望留在大陆发挥,因为毕竟这裡的机会比台湾大,但在行销包装也要继续学习,不是单会做设计就好。」每件事都用尽心力完成,这是汤镇权的坚持,接触对岸市场多年,汤镇权持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设计推到更高的层次。

    设计师要有两个特质:「天生的自信与学习的态度。」这是汤镇权的描述,而他自身便是最好的见证。「无论是设计还是找合作伙伴,有时就是凭着一股傻劲。」但其实傻劲的背后,便是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对设计的美学和热爱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