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设计资讯

  • 【跨界对谈】龚书章 X 刘荣禄 淬炼设计的核心价值
  • 日期:2016-09-06 09:26:00  来源:http://www.openworld.tv/talk/in/aid/1183.html   作者:Fay    点击次数:0
  • 本文由 Fay 撰文



    设计的本意多由改善生活品质为基准,奖项则是鼓励创作的辅助品,促使设计作品层出不穷。而身处自我意识盛行的时代,如何提升蕴藏于作品中的美学涵养,激发设计师们对于价值观的觉醒,都将成为来日改变社会环节之关键。

    Open Design这次特地邀请了 CSID 中华民国室内设计协会 理事长 龚书章 与 咏义设计 总监 刘荣禄 与我们探讨如何抛开奖项附加的名利价值,回归热爱设计的初心,并培养自身对于国际影响力的基础感知。



    Q:龚理事长于2015担任TID台湾室内设计大奖主席,也接任CSID第21届理事长,而TID台湾室内设计大奖已连续举办八届,除了引领华人设计专业的发展,并提供设计师们挥洒才能的舞台,您对于今年第九届的比赛有什麽看法与期待?

    龚:CSID创立数年,已在室内设计界裡建构一定的标竿,包括协会举办的TID台湾室内设计大奖,也已大幅提升其奖项品质及评比面向,将视野拉抬至国际平衡点。而近年来,台湾室内设计产业的体制虽更趋成熟,但作品的同质性却越来越高,若能使室内设计的涉略范围更为多元化,将触角延伸至各类不同文化领域,应能改善设计种类相似度的比例。

    台湾的设计力量于亚洲市场具有相当地位,但因创作类型的同质性越趋攀升,导致设计师们必须更加速强化原有的优势,我认为应从改变对于「国际化」的认知着手。国际化认知并非仅关心世界议题,而是挑战国际间尚未尝试的主题,建造有别于他人的独立性质,并从中寻找自身特点。此愿景也许是个长远的规划,但我希望能找到合适的触媒,引发「质变」的化学作用,点燃台湾室内设计界爆发性的突破。



    Q:刘总监不但屡次荣获海内外设计奖项,如德国红点、Andrew Martin等等殊荣,也连续六年获得TID 台湾室内设计大奖的肯定,请问您认为从过去至现在,国际性奖项着重的趋势为何?

    刘:以往的比赛过程中,可见许多注重形式表现的作品,因设计师们摆脱了机能限制的束缚,故改变创作脉络,开始注重型态的变化与独特性,于是设计奖项的包容性、接纳度更加多元化,比赛模式也以发展独特美学价值的作品为重点。但在未来时日,我认为应在作品裡强调核心价值的理念,譬如设计中的哲学思辨、创作者对于自身环境的感知⋯等等概念,一旦加入这些值得深入探讨与开发的元素,便能一齐带动人民对于美学的共感,造就更多优良且感动人心的设计。


    (图)咏义设计 《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展实验计画─中山刘公馆》

    Q:中国室内设计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也因此带动相关竞赛及奖项的启发效应,两位认为台湾的室内设计界该如何与其竞争?

    刘:康德曾说过:「美是无法透过概念来把握的,那是内在一种激动的状态,我们称为美的悸动。」而一个国家的设计竞争力正取决于创作者们的美学理解能力,譬如日本的设计细节中时常藏匿着对于「美感」的执着,相对影响了该国国民与设计产业对于「美」的接受度。反观其他亚洲国家,经济实力与美学认知无法平衡发展,虽然拥有顶尖的设计舞台,却无法让自国表演者展露光芒。我认为台湾仍然具备此层面的优势,相较于欧美国家或日本也许略逊一筹,但若能屏除一般较为媚俗、易被解读的设计具象,深入探讨美学研究与设计品质的关联,将为台湾设计界的竞争能力助上一臂之力。


    (图)龚理事长 鼓励设计新血们积极充实国际观的认知,以巩固自身的竞争地位。

    龚:以奖项评比设计能力只是表象,设计师们不应只将此设为创作目的,而是该将目光的层次放远,争取超越时代标竿的机会。优质的设计作品多来自高水平使用者的需求,若能接触市场中最顶尖并与国际接轨的客户,势必可将既定印象中的媚俗审美观稀释,跟上国际潮流的脚步。如此一来,设计师透过与业主培养相互激励的合作关係,除了刺激创意思维,亦能打开台湾在国际设计界的知名度。



    两位皆有担任设计活动评委之丰富经验,如龚理事长曾于2014 年ADA新锐建筑奖的决选评审,刘总监也连续两年担任「大师选助手」的大师阵容之一。两位藉由与新世代交流而发掘更多崭新思维,在这些设计后辈的创作中,是否让两位看见什麽激励人心的创作潜力?


    (图)龚书章 时常参与各大学术活动分享创作经验

    龚:台湾的设计新势力缺少独特性,故在国际舞台的表现略显平澹,设计体系与外界相比格外封闭,导致对于国际设计知识的缺乏。但新世代的生活方式令人感到欣慰,有别于上一代的传统观念,对待工作的态度仅止于谋生,设计后辈们瞭解将自身兴趣与事业连结的重要性,一旦将事物的热情转变成专业能力时,便能拓展更广泛的创作机会。

    这代的台湾青年也是最具备社会意识的一群人,对于周遭环境或社会公平性的敏锐度极佳,并为服务社会之举充满热情,假如将设计的力量化作一道影响力,台湾迈向世界舞台的愿景便指日可举。


    (图)咏义设计 《世外之境》

    刘:世代蜕变,我希望能多方聆听年轻设计师欲注入室内设计界的想法与观点。安迪沃荷曾道:「在未来,每个人都有成名的15分钟。」,在当时也许听似荒谬,但此话确实正在现今的网路世界裡成真,每个人皆忙碌于担任自身国度的主角,利用各样媒介散播个人主义,我们取得资讯的管道虽然快速,但对于知识层面的体会却一知半解。

    在大师选助手的比赛中,我惊见众多潜力非凡的年轻创作者,而担任评选者时,尽可能的聆听作品中欲阐述的理念,将自身经历作为引领他们投入美学贡献的导引,便是最具效应的鼓励。如龚理事长说的,新一代年轻人们义无反顾的因应社会需求,是十分值得学习的优点,我希望来日也能以此为目标,让更多人因我的设计而感到幸福。



    在万事息息相关的社会体系裡,我们都是蝴蝶效应中的主角,对设计怀抱一股热烈的心情,继而带动改善环境的连锁反应。CSID 中华民国室内设计协会 理事长 龚书章 与 咏义设计 总监 刘荣禄 心繫着以专业回馈大众,他们将继续努力点燃社会凝聚力,利用自我的核心价值,带领台湾室内设计界为使用者服务外,更为大环境尽上一分心力。

    刘荣禄
    咏义室内设计 设计总监

    电话:+886 2-2749-1238
    地址:台北市忠孝东路五段17号11楼
    信箱:id@very-space.com
    网址:http://www.very-space.com/

    OPEN Design
    动能开启传媒:http://www.openworld.tv/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