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设计资讯

  • 【跨界对谈】叶宿文旅 卢申威 X 伊欧探索空间设计 郑又铭:文化艺术的传承,形塑在地人文美学
  • 日期:2018-01-03 13:44:00  来源:http://openworld.tv/talk/in/aid/2303.html   作者:Fifi    点击次数:0

  • 「学习别人并没有不好,但我们应该深思如何让更多人看见台湾。」在多元并茂的文化长流中,我们容易去钦羡外来的文化美学;却忘记其实更重要的是发掘我们自己的在地特色,找到原有样貌的独特性和故事性。此次OPEN特邀叶宿文旅 执行长 卢申威 及 伊欧探索空间设计 设计总监 郑又铭 进行跨界对谈,让同样拥有旅外求学背景的两人,透过不同文化的洗礼和美学视角;开启一场探讨文化脉络与设计美学之旅,让我们看见台湾这片土地的美好与未来想望。

    叶宿文旅 执行长 卢申威

    卢申威 Willis Lu ,现为叶宿文旅执行长,擅于微型旅店经营管理、房地产市场分析、品牌经营、空间规划再造。2007年在美国银行,担任分行经理;2009年回台湾后,于金龄建设有限公司担任专案经理;2014年规划榕Cafe+Bar,其年营业额超过千万;2015年规划位于台北市的「红壹公寓」系列民宿,入住率高达90%以上,并荣获Airbnb最佳房东及Home Away台北首页民宿殊荣。

    于同年在因缘际会下,看见荒废30馀年的花莲港务局办公室及穀仓,便决定将原本荒烟蔓草的建筑赋予新生命,进而规划为「叶宿文旅」。藉由文化局媒合与在地艺文工作者合作,打造12间各具特色的住房;并定期举办文创市集「叶市集」,邀请花莲文创工作者在这充满故事的老建筑裡,分享艺术创作与创意手作;不仅让更多人看见花莲的美,也成功行销台湾独一无二的人文价值。

    伊欧探索空间设计 设计总监 郑又铭

    设计总监介绍
    义大利米兰I.S.A.D设计学院、空间设计硕士
    M+S(aa)Studio、建筑设计部设计师
    申皇设计有限公司、室内设计部设计师
    伊欧探索空间设计、室内设计部设计总监

    《公司简介》
    伊欧探索空间设计建构一座桥樑,开放一段人类与空间两端的亲密对谈,让空间不再只是一处遮蔽与纯粹美感存在的场所,渐进为与人类共生共存之方向,注重藏匿在细节处的呢喃,些微中挹注几分轻声细语,将优雅漫漫地对我们诉说,更提供多元设计思维面向,成就整体空间时尚感一应俱全的生活态度,在材质、面料上精心挑选,透过言简意赅的表现,展露出其俐落却不失质感的氛围。

    如此慌乱的世代裡,足以令我们将对空间的这般希冀,实践于伊欧。

    《共同愿景》
    Italia e Oriente是义大利文中「东方义大利」的意思,而其缩写「IO」表示义大利文中的「我」,期许公司文化以「人」为最根本的设计理念。义大利的创新与自由学风,启蒙了不同的看法与想法,而台湾的东方文化则是具有相当的多样性,其所组成的层次更加立体。在西方与东方不同文化的冲突下,设计显得更丰富有趣,把义大利的美学及思维概念融入作品当中,带入华人世界是我们的期许。

    (以下对话,卢申威执行长简称卢,郑又铭设计总监简称郑。)


    (图)叶宿文旅 卢申威《叶宿文旅》正门口


    (图)叶宿文旅 卢申威《叶宿文旅》公共空间

    Q:卢执行长先前在美国从事金融业,是什麽原因促使你回台发展呢?您觉得美国在空间或生活风格上,和台湾最大的差异为何?而现在自己经营旅宿后,又有什麽样的看法呢?

    卢:某次家庭聚餐,我走在后头望着父亲的背影,突然觉得他苍老许多;也让我思索是否该回来,多些时间陪伴家人。因为家裡从事建筑业,父亲问我有没有意愿学习和帮忙,因此我便决定回来台湾。后来辗转接触顾问管理公司,到现在经营榕.CAFE+BAR及叶宿文旅。

    以自身的经验来说,我觉得美国和台湾空间风格上最大的差异在于「装潢设计」。台湾在装潢上做的非常细緻,天花板可能会有凋刻、层版等装饰;而美国则是非常随性,着重于在空间中摆放傢俱饰品。主要是因为在美国,聘请设计师的费用十分昂贵,装潢法规也比较繁琐。我发现近年台湾逐渐走向重DECO的风格,较具多元丰富性。像是我个人觉得,台湾的咖啡厅设计非常美!和国外相比,我们的咖啡厅真的独具特色。




    (图)伊欧探索空间设计 设计作品《DACOZ大口吃手创汉堡》

    Q:郑总监曾赴义大利进修设计,能否与我们谈谈义大利在空间设计及生活风格上,和台湾最大的差异为何?而您自己对于空间设计及生活风格上,又有什麽样的看法呢?

    郑:其实义大利人如同大家所熟知的,重视生活品质及情调。在空间风格上同样以家具作为主轴,塑造出个人的生活形态。也像卢执行长所说的,他们如果要改动房屋结构必需申请许可证,由领有专业执照的人士进行装修。而台湾在装潢设计上的概念,则是承接传承于日本;后来演变到现在,出现了工业风、禅风等多元风格样貌。我个人比较喜欢缤纷的色彩,利用窗帘及摆饰形塑整体空间氛围。

    近年许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建筑设计师,有别于以往的美派、日派为大宗,现在有来自欧洲、澳洲等世界各地的文化进驻,逐渐丰富了整个室内设计市场。其实现在流行的许多风格,都是台湾为它们定位命名出来的;因为台湾对于外来文化的接纳度较高,因此可以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




    (图)叶宿文旅 卢申威《叶宿文旅》住宿空间

    Q:卢执行长本身经营旅宿,也看过许多的案例,想请问您认为一个好的旅宿设计,应该具备哪些元素呢? 

    卢:在经营叶宿文旅的机缘下,促使我想要做出属于台湾人的特色,让外国人来到这,能够感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涵。因此当初我们邀请了12位在地的艺术工作者,在住房空间内尽情挥洒,用他们的方式诉说属于花莲的故事。台湾许多旅宿风格採用英伦风、地中海风、美式风格等,我觉得学习别人的长处很好,但我们必须去思考,希望呈现什麽样的感觉,如何让人真正的爱上这个地方、这片土地。因此旅宿若能保有在地原有的文化风情,我认为这样是比较能够吸引人的。




    (图)伊欧探索空间设计 设计作品《花莲七星柴鱼博物馆展览空间》

    Q:郑总监先前在大庸古城的设计邀请展上设计过客栈,而在您心目中理想的旅宿应该是什麽样子呢?

    郑:现在许多人会把原先的老旧建筑拆除,之后原地重建彷旧感的新建筑,我认为这样十分可惜,失去原有的历史风味及文化特色。假使我去当地旅游,住在那边的旅宿,必然是希望能够去体验当地独有的味道,所以像叶宿文旅这样便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台湾许多人会将小吃美食作为特色大力推广,政府在推动观光上也会着力于这块;但其实除了品嚐美食以外,我认爲更重要的是去认识当地的人文风情。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特色及优势,才有可能做出区别性及创新的东西。




    (图)叶宿文旅 卢申威《叶宿文旅》住宿空间

    Q:无论是空间的呈现或设计,都需要美感的态度及鑑别力;平时卢执行长 或郑总监,会透过什麽方式去培养自己的美感及敏锐度呢? 

    卢:我的母亲本身是花艺老师,在这个领域已经20多年,家裡的每个角落都有她的花艺佈置,从小到大我便耳濡目染,无形中也形成一种美学鑑赏的能力。另外我太太先前在欧洲念书一段时间,因此平时在空间规划上的许多问题,我也都会请教她的想法及意见。近期我也运用旅宿空间,规划了文创市集,邀请各地的手作、设计及音乐人,来到这裡分享他们的创作进行交流。也因此认识来自不同领域的朋友,这对我在生活经验及体验上,增添多元而丰富的感受性及创新想法。

    郑:我认为「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平时我会透过旅行或露营,去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启发,再将这样的发想带入设计中。或是所到之处,观察空间中的元素,及它所要表达的概念。我想美学概念没有绝对性,而是透过个人的生活体验及感受,而有不同的表现呈现出独有的特色。以义大利而言,他们的生活处处结合美学,形成自然而然的文化风情;因而培养出人们对于美学的欣赏视角及创意能力,这也是我们必须去努力的方向。




    (图)伊欧探索空间设计 设计作品《飨泰多桃园店》

    Q:新的年度卢执行长在民宿的执行上,是否有什麽新的规划或想法?而郑总监对于个人或伊欧探索空间设计的未来发展,有什麽样的期许或计画吗?

    卢:近期政府单位有向我们提出合作方案,希望我们能参与改造在地老旧建筑的计画;但我个人并不圈限于旅宿发展上,有机会我也希望能够多方尝试不同的空间领域。目前大陆那边也有与我们洽谈,项目其实满多元的举凡文创园区、民宿、酒店等。而叶宿在营运管理这块做得还不错,因此未来我也希望协助其它旅宿补强网路行销及房务控管这块的能力,有机会的话或许会往顾管公司的方向发展。

    郑:以往接手较多商业空间的案子,未来也希望尝试不同的空间设计,为伊欧注入更多元的可能性及发展性。目前的营运对象,30%为大陆端的业主,70%还是以台湾为主;未来可能会规划在大陆成立微型公司,但主力还是会放在台湾;我认为台湾的资讯来源较丰富多元,且人才质感很好;也希望透过深耕发展,将台湾的美与好发扬出去。


    在 叶宿文旅 卢申威 执行长 及 伊欧探索空间设计 郑又铭 设计总监 热络的对谈中,我们看见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深刻情感,及如何推广在地文化特色与人文艺术,进而形塑台湾特有的空间美学及多元面貌。在充满未知责任与挑战的未来,相信会有更多人参与这个行列;共同为台湾这片土地贡献心力,传承历史文化价值及人文美学底蕴。


    OPEN Design 动能开启传媒:http://www.openworld.tv/talk/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