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师访谈 >> 正文
70后何健翔:把建筑设计作为批判性研究的方式(组图)

日期:2013-10-29 11:32:00  来源:pchouse        点击次数:3853    

40岁左右,正是建筑师创造力旺盛的黄金年龄。70后新锐建筑师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朝气和创意,为建筑界带来新的景象和理念。“不说远的,跟60后建筑师对比,他们成长起来的年代跟体制更紧密些,相对严谨;80后则反而担负着更多压力,学业、房价等担子让他们显得沉重一些;而我们70后成长的年代比较平等,大家的条件都差不多,因此也喜欢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是不同年代建筑师给何健翔最大的感受。常被打上“新锐”标签的他,又有着怎样的“70后式”思维呢?

(图:何健翔)

【人物简介】

何健翔,源计划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客座讲师,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

2000年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研究生院,同年加入比利时VK Group建筑事务所工作。2003年回国后加入中信华南(集团)建筑设计院,任首席建筑师,几年间设计并控制建造了不少精品建筑。2006年与夫人蒋滢共同成立源计划建筑事务所,继续其一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探索创新精神,并积极从事建筑教育活动。

作为广州地区的70后新锐建筑师代表,近年来陆续获得多个国外机构邀请参与国际建筑和文化交流活动,源计划的设计作品也被国内外建筑媒体所关注,并入选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2011年深圳建筑双年展和2013年上海西岸建筑艺术双年展。

【人物专访】

快乐童年,奠定基础

今年年初,何健翔把公司搬到了一个由老工业生产场址改造而成的办公室——原广州啤酒厂的麦仓顶层。顶层空间的改造需要挑战不少难度,何健翔在选址之初却一眼相中这里,因为他感到被这个空间打动了:“一来是因为小时候经常穿梭在不同的工厂和学校之间玩耍,感觉非常自由自在,而现在面对楼盘和小区里的学校,总有一种被禁锢看管的感觉,所以见到老工业建筑就会产生自由不受束缚的情怀;二来是受到国外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所影响,一个成熟的文化应该是尊重先辈留下的东西才有可能把一个城市、一个家的空间延续好;三是这种巨大的混凝土建筑表面虽粗糙,但它在建设时首要考虑的是如何最经济有效地满足功能需求,我们更向往于这种真实朴素的环境,而非现在充斥我们城市的浮华。”

(图:源计划的办公地址位于麦仓顶层)

说起童年,何健翔十分怀念和爷爷度过的日子。爷爷是个文人,开了一家书店,记忆中爱读书写字的他除了跟着爷爷“混迹”文化圈,到处游玩时,爷爷还会引导他观察不同的城市乡村和文化,于是逐渐对空间产生了关注和思考。高考时,何健翔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如今在高校担任客座讲师的他经常教育学生,设计不是纯学术,需要很广阔的知识面,要跳出专业层面去了解文化、艺术、历史和更多的学科,才能包容更多东西。大学教育最核心的是教会学生建立自身开放性的学习机制,毕业后仍懂的不断地去吸取知识营养。

(图:何健翔)

黄金时代,失落时期

本科毕业之际,何健翔回到家乡江门市,任建筑设计院方案建筑师。当时国内经济开始高速发展,铺天盖地的建设为建筑界带来巨大的机遇。然而,何健翔却将别人眼中的“黄金时期”形容为“迷茫时期”,虽然学校的老师没有很清晰地教导过“建筑学”和盲目的“快速建造”是不一样的概念,但看着许多建筑师被建筑大潮卷进去,不加思考地去拥抱所谓的机会,总感到莫名的失落。通过阅读国外的建筑类杂志,他隐隐地感受到另外一种景象和氛围,于是萌生了要出国寻找答案的想法。

(图:何健翔)

1998年,何健翔放弃了不错的工作岗位,考入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系,开始了两年的留学生活。他感慨道:“原来在国内,不管是学业还是工作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到了国外,发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结构跟别人所要求的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我们原来并没有构成结构,这对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经过一番思考,他狠下决心,完全放弃了以前所熟悉的技能,像小学生一样重新学习,建立一套新的知识体系。问及如今对设计的理解,他说:“撇开专业不讲,从个体上而言,设计就是你怎么理解生活,怎么理解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设计跟生活息息相关,应该包含很多对自然材料和生活态度的思考。”观看何健翔的作品,很少有喧闹或吸引眼球的炫丽画面,更多地是回归到简单纯粹的本质上,让身处其中的人能感受到空间的生命。

(图:何健翔与蒋滢)

浴火重生,落叶归根

在比利时一举获得建筑学(城市设计)硕士和工学(医疗建筑)硕士双学位的何健翔,工作了两年后毅然选择回国。他说:“这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建筑本来就跟某种地域文化挂钩,到另一个地方学习、工作,始终有一种漂泊无根的感觉,不在自己的文化根源中创作,很难真正创造你所希望见到的空间。”珠三角地区蓬勃的商贸经济和城市发展使其社会空间状态成为建筑学术所关注的热点,然而有价值的批判性建筑实践却近乎空白,这促使他和同为建筑师的知己蒋滢决定创办独立的建筑师事务所,并取名为“源计划”,意为在空白地带探索新的建筑空间范式和前景。

(图:何健翔与蒋滢)

源计划的对外的介绍中,有这么一段话:“试图在当代中国强大的‘制造’氛围下,以建筑和空间设计为平台,建立一套跨越技术、艺术、影像、媒体等领域的空间建构策略,在为显示问题提供出色空间思路的同时,坚持把建筑设计作为对城市经济现实进行批判性研究的手段,并不断保持二者的平衡。”这种带有一点理想主义、抽象主义的语言有时让甲方难以读懂,何健翔总是努力地去交流,坦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南方毕竟是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城市,对效率和效益的追求是必然的,好的建筑师可以帮助开发商达到这个目标,但方式有很多种,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只是短线的东西。有些设计三年内可能看不到回报,十年后却能发展得很好”,何健翔稍显欣慰地说,“这几年很明显地感觉到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追求短期效益的弊端,愿意用长远的眼光来对待一个项目。”

(图:根据旧厂房改造的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何健翔对大项目、地标式建筑素来不感冒,因为他觉得附加在大项目上的东西太多了,无法让人专心致志地做出一个纯粹的作品。项目遍及不同地区的他面对地域性问题时,首先会本着坦诚的态度去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不需要刻意地去加入什么符号,而是要从进入这个地方时,就开始思考和体会它的文化、生活、气候等,一旦对这个地方产生感情,作品自然就带有当地的特色”。他说,通过设计来的思考身边的人、事和生活,再通过设计将你所认为的观点跟别人分享,看着空间的逐步实现并获得别人的认可,让别人愉快地生活在当中,是一份很大的满足感,这份满足感甚至比商业上创造的效益还更让人开心。即使偶尔感觉累和不解,也从未想过要离开这个行业,要带着理想坚定地坚持下去。

(图:办公室里的建筑模型)

 


第1页 下一页 末页 共4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