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师访谈 >> 正文
李俊瑞:追寻“自然”而然的光感设计(组图)

日期:2012-10-10 14:09:00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284    

功能性与照明设计

对于不同空间之中的光的使用与设计,首先必须要考虑的是这个空间的用途以确定光的功能性,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光的设计。

在公共空间之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很多,人流、安全性、成本等因素都是设计的考量点。在这方面T3是个范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是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它的规模与人流量在世界范围也都屈指可数。在自然光与人工光相互结合的部分,T3无疑是可圈可点的。开敞的大屋盖之下,主体建筑主立面与外观部分采用了通体玻璃墙,并以36米为一个跨度单元。开宽敞的空间中,自然的光线可以毫无遮挡的流入室内空间。不仅如此,顶棚上布满着向南倾斜的三角形天窗,充分地将自然光导入,使得早已宽敞通透的巨型空间更加明亮明快。晴朗的日子里,从早晨九点至下午四点,完全无需使用人工照明系统;在T3这样的巨型规模的建筑中,所节约的能源是可观的。谈到节能的方面,LED技术的发展令节能举措得以充分实施,自然光的充分利用与人工的节能光源的统合综效,这是光学技术与照明企业对节能环保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今年6月在米兰期间,我住在一个很有意思的精品酒店。酒店的空间不大,但是光线的控制特别到位,置身其中,人们所在不同的位置上,对于光的感受都是异同;尤其是在艺术陈设方面也充满了光的艺术表现力。是光,让技术与艺术产生了化学反应,用技术再现艺术是众望所归的趋势。在酒店的空间之中,谈及艺术陈设,只讨论绘画、雕塑与艺术品未免太过单一。而光之于酒店空间的作用尤为重要,尤其是人工光与自然光,二者都不可偏废。随着科技的进步,光学的发展,对于光的理解与认知也是一日千里。如果探究印象派绘画,大家都知道莫奈的《日出印象》,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从清晨到傍晚,画作呈现出的意境也因时间而异;即使同一副作品,在不同的光线下,我们看到了更为莫测与鲜活的艺术表现。而这样的艺术表现力正是源于对光的理解与认知的发展。今年上半年,飞利浦支持了艺术家陈庆庆的装置艺术回顾展。并运用最新了最新的“锦萃”灯具来打亮现场的艺术作品,庆庆老师的麻织作品拥有很多的层次、结构与肌理,在一瞬间玲珑尽现,整个展览盛况空前。在空间中探求固有的颜色、材质、层次与光线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色彩的研究趋势。

因为性命攸关,医院的照明就不那么浪漫了。在做过的数个医院中,色温与照度是最关键与最基础的考虑因素。以往曾经发生过一起事故,当时医护人员推着病人进入电梯,由于轿箱中的光线太暗导致病人感到压抑并窒息,病人痛苦的憋到面色发紫,而昏暗的光线又令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情况,最后导致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换做病房,医护人员需要经常检查病患的病情,或者进行注射与伤口处理治疗,这就需要一个理想的照明环境,不然怎么能找到细微莫辨血管或伤口并准确地进行处理,所以要找掌握照度与色温。甚至在手术室中需要 “无影灯”,也就是整个环境中没有光的死角。

所以,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地了解空间未来使用的目的与功能性,在对空间将来的定位与需求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运用不同的材质对空间注入设计概念。明白了空间的功能性,还要理解材料。在材料的理解上,拥有三、四十年不间断设计经验的设计师对与材料的选择往往更倾向质朴本真,而很少采用惊人的材料;越是这样,反而却往往得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我们不应该排斥两个极端即最原始与最现代。年轻的设计师往往由于欠缺工程经验、生活阅历,同时又对新材料的生产工艺、质地与特点欠缺足够的了解,往往会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就如同医生,如果他对药理药效的特点与变化没有最够的理解与把握,怎么可能药到病除。反观老中医开方子,开的往往不过是最普通的几味药,简简单单的方子抓完药也不贵,却能够药到病除。老中医不正是充分辩证,了解问题所在并对医理药性捻熟于心才能有的放矢。

(责任编辑:四月) 

 


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