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师访谈 >> 正文
马贞涛:美式风格 中式情结(图)

日期:2012-11-09 15:08:57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484    

结构设计中走出个“马经理”

1986年马贞涛从山西建筑学校工民建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我市一家设计院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这个行业的基础学科,内容庞杂,但很考验设计师的能力,比如根据建筑设计来确定结构体系、确定结构主要材料、类型、强度等级等,根据经验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结构荷载计算及各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析等。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四年,是我积累的阶段,有了这些积累后,我1990‘下海’搞了个家装公司,那时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我那个公司应该是太原最早搞家装的。”马贞涛说。

正是结构设计打下的坚实基础,让马贞涛有足够的底气成为家装行业的先行者,当时,善于捕捉热点的《太原晚报》专门为马贞涛做了个专栏,叫“马经理谈装潢”,成为风靡一时的实用性专栏,马经理的名号也就此打了出去。

文化探索中开创美式风格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装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贞涛从“上海滩风格”中找到了新的商机。

“电影《上海滩》等一些电影里的建筑装饰风格是一种中西结合的风格,但在当时的旧中国很流行,在实际操作当中,仿欧式风格的设计起码多数人不会反感。由于美式风格源于欧洲,是欧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体,又加入很多自由、大气、简洁、人性的元素,使得太原当时80%的人都很有兴趣。”马贞涛对90年代中期人们对美式风格的追捧记忆犹新。

提起马贞涛的“马氏线条”,他说:“其实那些都是在不断犯错误,不断总结中得出的经验,因为当时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学,都是自己摸索、探索,了解西方建筑、西方文化,再将艺术化的东西产品化,最终形成可以实际操作的设计方案。”

读懂文化才能读懂设计

2005年,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北上进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了一名考古及古玩鉴定专业的研究生。这一举动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也让很多人不理解。

“从90年到2005年,我办过装修公司、设计公司,但我觉得我就是个搞设计的,对管理这些东西还是兴趣不大。好的设计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很高的艺术鉴赏水平,所以在公司关门后,我就到社科院上了研究生。一来是兴趣,二来也是为了充电。”马贞涛说。

马贞涛认为中国古代文化不比西方差,甚至在一些方面远超西方。“随着对文化的深入了解,你会更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明清味道、宋元味道、汉唐味道,甚至会很容易地区分明代和清代一些小摆设的细微区别。中国古代的设计实在是太伟大了,如果你还觉得欧式、美式风格很牛,那说明你还没有读懂中国的文化,比如,当你看到苏州园林,仔细解读后,那是传统文化和财富的完美统一。”

马贞涛说,出于对设计这行的热爱,现在我除了主要做美式风格的设计之外,也在尝试美中式风格。中式风格是最难的,需要不断地补充新东西。我经常去博物馆,看中国古代的一些器物。我觉得鉴赏古代艺术品就像和古代的匠人对话一样,读懂艺术品,就能在设计更准确地把握中式风格的样式。”

马贞涛认为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没有文化的根基,设计就无法立足,中国的传统文化缺少传承,需要有更多的设计师和业主去读懂文化层面的东西,这样,才能有更好更富有创造力的中式设计。”

(责任编辑:四月)

 


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