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师访谈 >> 正文
站在尖端的开朗女人——吉达·博亚迪

日期:2011-05-27 17:06:15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2832    


(图:吉达·博亚迪接受采访中) 

吉达·博亚迪,1944年生于意大利菲奥伦佐拉-达尔达。 1979年在专业设计期刊INTERNI开始其职业生涯,主要从事展览与活动的组织策划,1990年成为该刊董事。1994年成为INTERNI 的责任主编后,成功地扩展该刊的领域,相继推出了《室内/景观》(Indoor/Landscape)、《INTERNI指南》(米兰设计周指南)和《国 王级国际INTERNI》(The King Class of International INTERNI)。  

2006年,受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委托,在中国美术馆策划举办展览“意大利设计50年”。作为INTERNI 主编,长期担任米兰设计周外围展总策划。 鉴于她在设计文化的国际传播方面所做的卓越贡献,法国文化部于2006年授予她法国艺术及文学军官勋章,米兰市政府于2007年授予她Ambrogino金质奖章。 

 

China-designer:吉达女士,你好,我是来自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的孙亚星。我们了解到您身兼媒体人与策展人两种身份,并且在这两者当中您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您个人是如何评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吉达·博亚迪:首先两个工作全都是组织者,而且是社会信息的反应者,重要的都是在思想和选择上,这两个工作对于我来说基本上是属于一个工作。

如果一定要看到这两者之间不同的话,展览更多的是看重在它的场地上。为了展示展览内容就会在成本上做很多的研究。比如说展览场地自身的性格还有展览的内容自身的性格,他们之间怎么去融合在一起,策展人可能比做杂志做媒体的时候要考虑得更多一些。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接触到了很多中国的媒体,给我的感觉现在中国的杂志和外媒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样的一种进步与交融也是促进了两个国家在思想上的交流。 

 

China-designer:您在米兰展上拥有丰富的外围策展经验,这次来到中国与杨冬江先生合作,与以往国外的策展经验相比,在中国策展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吉达·博亚迪:最大的区别就在语言上,虽然看来是很小的一个点,但其实这个是一个挺大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造成了策展人没办法直接和一线工人进行沟通,毕竟是翻译过一下,会有一些小的偏差,小事情看起来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整个展览来说,所有的偏差加起来就是大问题了。 

 

China-designer:本次北京国际三年展的主题是“仁,设计的善意”,翻译中将“仁”直译为“ren”,在中国一位哲学家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您个人是如何理解“仁”这个字的?

吉达·博亚迪:“仁”是我到了中国之后才知道的,同时他们也告诉我“仁”是一个哲学的词。来源于中国古老的文化,我认为有三个词可以来解释“仁”:正确,美好,美丽。 

 

China-designer:您个人如何评价“创意联结”单元?在展览期间,你推荐我们关注什么? 

吉达·博亚迪:做为策展人我不提任何的建议,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他自己的想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展览当天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去参观。(责任编辑:安妮rose)

 

小编后记:

在采访吉达•博亚迪之前,她说了一句话“即便是今天的最后一个采访,我们也要认真的去对待。”那时我们才知道,这一天的时间里这位老太太已经接受了6个采访。但是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老太太一直是面带微笑仔细的聆听着每一个问题。

在短暂的相处中,我深切的感觉到她是一个“认真、开朗、细心、亲切”人,拥有这些特质的策展人究竟会为大家展现什么样的作品呢?9月28日国家博物馆将揭晓答案,请大家拭目以待。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