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非凡室内·2009-2010美国软装配饰潮流与趋势赏析酒会
日期:2009-04-11 03:30:02 来源:China-Designer.com邱玉苓 作者:本网 点击次数:3480
要谈到潮流,首先我们必须先来把这个设计客户对象做一个细分,因为我们西方人的客户,总是要按照不同的人生的阶段,或者说不同的这个代别,一代一代的区别来因为区分,如果不对这些客户进行代别细分的话,也就无从来谈起什么潮流什么趋势,首先我想跟大家讲的是第一种类别,第一种类别,我们美国翻译成叫“战后潮”,就是“婴儿潮”那一代,就是战后刚刚二战以后的那一代,我们学历史都知道,美国有一个“婴儿潮”一代,那代人,现在这是我们定位的第一波客户群,他们的年龄现在差不多在55岁到65岁这样的阶段,那这些人的生活方式,首先他们强调的是一种简化的生活方式,而且他们最大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儿女都已经长大了,都已经离开家里了。
这群人在为他们服务的时候,他们所崇尚的潮流,首先是一个她用的这个词儿,我刚才看了熊主编对她的采访,熊主编对此有一个专题报道,把它翻译成慰藉家居,安慰的慰,藉口的,慰藉家居,我觉得这个有点翻译的太文雅了,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安乐窝的意思,或者说世外桃源这些老人,或者说是一种避难所形式的潮流,那么他们把这种家,追求的就是如何能够完全隔绝这个城市对他的干扰,来不要受到外界这种嘈杂对他们的干扰。另外一个在他们这些消费者身上显示出来的特点,是如果你能给他提供一些独一无二的,是工匠做出来的那些工艺品来装饰他们家里的话,他们会格外的高兴,因为这些独一无二的装饰品,所以他们是非常非常喜欢,所以说他们除了那种世外桃源主义之外,我想还有一种符合他们的主义,可能就叫这种工匠装饰主义。
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第二代,另外一种客户群体,这种客户群体,我这里把他翻译成战后的一代,就是继“婴儿潮”以后的第二代人,那一代人现在差不多45岁到55岁这个年龄,那么这些人他们现在最大的特征就是他们现在正在平步青云,他们现在活的非常好,他们已经开始收获他们在职场上,多年打拼的成果,他们的孩子也开始各奔东西了,但偶尔也会回来,他们考虑的就是说,如何来让自己的这个家里,就是说更舒适的时候,他们的选择,往往都有很自信的意愿表达,就是我需要什么,我喜欢什么,而且非常非常愿意来装饰自己的这个豪宅,因为他们有的是足够的资本和创作的激情。
这群人追求的这种风格非常独特,梅丽莎高特女士用的一种Nouveaudeco,我在这里,恕我直言,我很难用一种汉语给它表达出来,因为我们学艺术的都知道,这个Nouveau art是新艺术,新艺术完了以后是artdeco,那如果我们现在谁去把artdeco,我想在座的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把它翻译成是装饰艺术的话,肯定是显得非常苍白无力的,那他就是把新艺术前面的一个词,artdeco和后面的词,形成了一种风格叫Nouveaudeco,我想这个最好的理解就是这个,他主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新艺术运动,它强调的是那种几何学,然后art deco是强调线条风格,那么把这两个东西融合起来,让生动的图案,能够随时可见,那么这样的两种风格的结合,她把它叫做Nouveaudeco的风格,这是45岁到55岁的消费群体,现在追求的。此外,这群人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如果直译她的这个风格,叫全球的印记,因为这群人他们会经常世界各地旅行,不管是商务还是度假,那么他们沿途会收集各种各样的古灵惊怪的东西,那么这样的话,他们喜欢把这些东西,世界各地异域风情的东西,弄在家里来装饰的话,来体现他们自己有着探索世界奥妙的这种乐趣,也有对异域文化一种感悟的高尚,所以我觉得这里把它翻译成,我这里突然灵感,把它翻译成全球通风格比较合适,对这个比较能理解。
然后就是第三代,第三代人,美国人叫generation act,其实我们中国人,我们把它翻译成叫被遗忘的哪一代,应该说我们倒回去一段时间,应该记得讲美国一代人,他们崇尚嬉皮士,亚皮士等等那种什么,性解放的那一代叫遗失的那一代,就那一代人现在已经是差不多35岁到40岁了,那么这群人,他们现在如果你的客户是这种人群的话,要考虑到他们现在正在追求着他们自己的梦想,他们现在正处于职业成长的高峰期,那么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说成熟也不成熟,说不成熟,他又标榜着自己非常成熟。所以,这一群人,因此就在美国,在西方就变成是各种最最前卫家具的这种购买力的体现所在。
这群人他们刚才讲了,就是他们最大的风格就是叫,我也看了熊主编的采访,他们把这种定为个性如我的风格,我觉得翻译的非常好,个性如我,或者就叫个性主义的这群人,而且这群人他们对这些先锋的,前卫的,或者是舒适的东西,这一代消费者在装饰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种提供给他,他们会立刻兴奋起来,而且他们变换家庭装饰的,或者这个家居装饰的,软装的频率是非常非常快,经常会就是按照风格来升级自己的空间,那么,同时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近年来绿色运动在西方越来越盛行,这群人在消费的时候,往往还带着一种很强烈的,可持续生态的这种消费观。
第四代,第四代就是继刚才那代人之后,我不妨把它翻译成新生代,新生代现在的年龄,差不多是25岁到34岁这样,那么这群人,反而好像看起来现在他们对于软装配饰的风格,好像是越来越年轻,因为他们刚刚在某一个行业里面站稳脚跟,不是太久,但他们又没有像那些年老的,就前面那几代人那种资格,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资源,或者全球阅历等等等等,而且他们就是说,像有经验的那些人,他们往往就是说在软装的时候,他们在做软装的时候是非常非常专注这种严肃和认真。
我给他们,如果你们问到为这群服务客户的话呢?这就大概用两种流派,一种流派我这里把它翻译成风尚主义,因为这一群人,他们总是,首先他们买自己能够买得起的东西,所以这样一来的话,他们在选择的时候,灵活性各个方面,就会使得他们经常走向极端,所以,他们就只好去屈服于,给自己找点借口,OK,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尚,所以我选择这样的东西,比如说这个是,这个符号、图案、颜色是波希米亚的风格,OK,我选择它,因为它是波希米亚风格,或者他有的是50年代已经过时的,其实它便宜,把它弄回来装饰家里,没关系,这是复古的风格,这群人,你只要给他找到风尚有一种风尚主义,能够给他说出来,或者是现代派的一种理论能够传递给他,那么基本上这种风格就可以过得去。
那四代人都跟大家介绍过了,不同的年龄阶层,肯定会要我们提供不同的潮流风格来为他们提供软装配饰。那么,其实在我们西方,基本上就是这样做的,按照不同客户的年龄阶段,来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这种服务,因为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关注点,那么你也要给他提供不同的主意,不同的价值观,因为在他们不同的阶段,都有他们在这个阶段特有的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这些人就是说在我们这几年,经济情况不是太好,所以政治气候也经常会动荡,所以这些客户,在做家庭软装配饰的时候,觉得非常重要,这是他们的一个避风港。所以呢,这一块来讲,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花钱非常谨慎,当然有的时候你会看到奢侈品市场销量依然很好,但是这个并不能代表全面。更多的情况,别人现在对于家装的,或者说对于豪宅别墅的这个软装配饰呢,那种完完全全的改造已经很少了,更多的就是逐步逐步的升级。所以,这一种风格也使得大家应该要逐步逐步的越来越注意。
今天的这种商业的活跃程度,当然就使得这种购买,交易采购,非常非常的简单,所以,使得刚才我讲到的个性如我的风格,或者说是全球通的风格,或者是安乐窝、世外桃源的风格,这种新旧搭配的潮流的实现,就更加更加容易来彰显。当然,刚才我特别解释的那个Noveau deco那种风格,他的崇尚者,我们也可以领着他们到那些古董的俱乐部里面去选购。那么,至于说现代以及那种绿色奢华的风格,这个我们注意到一点,就是在用色彩的时候,尽可能的用中性一点,那么这样的话,可以对当今不安的经济环境,可能是有一点逃避。然后,同时对于那种风尚主义,或者全球通风格,或者那些手工匠的那种摆设啊,或者那种无国界的特色之间形成一些鲜明的对比,所以这些都应该说是非常值得可取的。
其实说到潮流,一直驱使消费者来买这样东西的,我就把它注入是潮流,那么有的社会潮流,就是把新生活注入旧面貌的那种东西,这个叫潮流,那么这样他能够把这个传统与未来,来结合起来,而且他还是一种,以前没有有过的,史无前例的,就是说能够把材料、反射、主题思想,制造工艺等等这些做一个综合。要知道现在来讲的各种潮流,肯定是需要这个全球来分享,各个地区文化的理念,创新的成果,沉淀的历史等等。那么,所以消费者你要让他认识到,这个软装配饰绝对不是一次,好像是家具陈设的购买,而是可以移动的一种投资,这种投资也会可以成为他们的资本,这种资本可以成为他们对这种舒适,或者象征着他们这种人生阶段,不同人生阶段内心感悟的一种生活投资,用这样一种方式跟客户沟通,可能他们更容易接受。
下面我介绍的第一种风格是个性如我的风格,个性如我的风格,很简单,显然就是主张个性化,主张兼容并蓄的手法来演绎这个软装,这种风格其实在好莱坞摄政时期的那种风格,那么他通过这个家具和软饰的混搭,来搭配业主性格的特点。
那大家看到的这个是一个饭厅,这个饭厅大家看到它上面是珍珠挂饰的,树枝形的吊灯,然后非常的绚丽,然后这个丝绒的椅子酒红色的很抢眼,饰品旁边是充满着异国情调,然后那种镜架等等,所有这些组合来彰显,这个业主,他的一种个性如我的一种风格。
个性如我的这种风格,通常不是浑然一体的,有时候看起来会显得非常凌乱,就好像这种跨时代的这种拼贴画,似乎每一个物品它背后都有着一个独特的故事。所以,这些是表达着一种非常强烈的,个人的色彩,可以说是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融合剂。然后,我们也可以看见,在这个里面,近年来比较彰显的是显著的这种亚洲风格,比如说用涂漆做的柜,或者说古代的这种容器,来彰显他这种个性的风格,个性主张和柔刚并蓄。
这里还讲的是一位设计师,这个人就是目前在全美,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代表,个性如我这种风格的一个年轻的天才,他的设计,不仅有古典精华的灵气,和现代一种百看不厌的一种幽默。
第二种风格就是刚刚讲的手工之爱,或者说工匠主义的那种风格。那这种风格你可以看出,表达了我们西方人强烈的对手工艺的这种热爱,不管是从玻璃还是到金属雕刻,从编织还是到容器,其实这种风格看似手工,其实表达的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彰显着主人他对这种手工艺的这种极大的热爱,对于创造艺术的那么一种,由衷的欣赏。
那这样的话,在这种手工之爱下,家就往往成为一个,有的时候带有一种画廊的风格,至于要展示多少,这个就要看业主他自己的艺术修养,他的成分,他收藏的能力来决定了。所以,这种风格我们和业主这样来沟通比较合适,就是说这是一种和艺术对话的,这么一种生活方式,每一种陈列,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天才,都能够彰显的对居住在里面的人,人生哲理的一种启迪。
大家看到了这就是手工之爱的装饰的家里,比如说摆了几件有代表性的这种装饰品,一个是艺术家玻璃的作品,完全是吹出来的,它的这种色彩的透明色度,非常的和谐融合,然后上面金属的叶片,非常的抢眼。所以,这些就是彰显一种手工之爱的一种风格,而且这个创意的天才,他还给这个,比如像旁边那种陶壶式的东西,上了绿色的这种油彩东西,容器上面那种小小的凹凸物。所有这些东西,就看着那种,有点类似于天外之物,或者外太空,或者植物生命的这一类的想象。所以,这些就说,如果欣赏手工之爱这种软装风格的话,用这样的东西去装饰,可能更容易被业主来接受。
刚才讲的第一位那种个性如我风格的代表设计师,现在讲第二位在这个就是说做手工之爱这一类代表的设计师,现在在全美最牛的一个设计师Lora Carie,她是应该说,与其说她是一位设计师,还不如说她是一位哲学家,她是一位女性,她能够很厉害的,把时装、艺术、音乐等等元素,来蒸馏出这种,能够影响到整个行业的这么一种,各种各样的手工艺的装饰风格。而且因为她的这个杰出和伟大,很多知名的品牌都邀请她来对他们的产品开发,提供原创性的启迪。比如说像科勒,都和她来合作,她是在西方目前是代表这种手工之爱设计风格最杰出的代表设计师。
下面就说第三种风格,第三种风格就是刚才讲的Nouveaudeco,就是继新艺术和之后融合起来的这么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就是说,我们知道这个,几何图形,他是在新艺术里面强调花纹,动物啊、植物啊等等,那么这两种的融合和回归。
那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张图片是著名歌星麦当娜的家里,她的家里就是用的这个风格的设计,是她的哥哥在给她做的这些东西,大家注意,这个摆在墙边的那些艺术品,肯定不会是一般的东西,而且有意思的是,它具有非常浓厚的东方的色彩,世界变小了,这个国界也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也因此模糊了,所以这种的风格,也从西方到东方,从南方到北方,基本上这就是一种对这种风格的一种诠释吧。
Nouveaudeco风格的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在于直线条和边角以及低调柔和的色调,然后是深层的曲线,拼接的图案等等这些东西的融合。圆润,或者新艺术的华美,在Nouveaudeco这个时候,都可以得到完整的补充。所以呢,他这种独一无二的高雅气质,由此彰显。
同样这一代风格,他又跟大家介绍了,这个目前在西方最牛的设计师,它最代表的人物叫巴博瑞巴瑞,他是Nouveaudeco的绝对的一个代表人物,那么他最擅长的就是用这种古典的形式,来把它扩展成这种现代的作品,而且他有一个非常好的,独特的习惯,就是大早从三点钟爬起来不睡觉,然后来创作他各种各样的沙发的造型等等这些东西。所以,通常他做出来的东西,往往会显得非常性感。而且他这位专家,也给很多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的开发设计,邀请作为顾问来提供这种合作研发,比如像贝克,等等这些世界知名的产品品牌,因为有了他,所以这种Nouveaudeco的风格,得以充分的张扬。
再下一种风格,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叫风尚主义风格,那风尚主义风格,其实说白了,就是混搭。那他考究的不止是颜色上,他的关键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把各种风格凑合在一起,这叫风尚主义,不管是这种仿制品,家具,所有的这种元素,就好像做马赛克那种工艺一样,来形成一种混搭,所以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把各种风格凑合到一起,这叫风尚主义。大家看到的这个客厅,是一位知名的女演员叫web他们家里,这个是一个叫twback的公司设计的,这里的设计你可以看得出摩洛哥的风格,印度的灵感,等等等等,这种异域风情,他用的是非常戏剧性的效果。
这个房间是另外一位设计师叫桑尼亚萝莉设计的,这个人非常非常厉害,因为他是一个时装设计师,来转型做这个软装设计师的,他是这个,我们知道有一个知名品牌叫SWELL品牌的合伙人,他也是这种混搭风尚主义的开拓者。
他给我们带来的这种,看他这个干草铺的这种椅子,那种金色钉筒那种钢琴,金属这种做的马蹄椅,以及这种路易十六时代那种风格的法式椅子,没有谁再能够把这种风格彰显的如此张扬,混搭的如此张扬。
看完左边的房间,再看右边这个椅子,这就是瓦萨奇做的椅子,它的名字叫布莱尼,名字也很怪。就是说你看这张椅子,我想把它翻译成就是你可以把它说成高雅的像香槟,也可以把它看得通俗的像橙汁,就是这个完完全全是一种混搭的,大胆的尝试。但是,不管怎么样的房间,只要把它摆进去视觉效果立刻起来。
那这种风格,就是混搭风格,风尚主义风格,再给大家介绍一位,目前全球最牛的这一位设计师,叫芮蒙,他其实在做混搭这种风格,对他来讲,就好像一个乐队的指挥一样,空间的规模、比例、图案,所有的东西就像乐队的指挥一样,既要在那些零零乱乱的里面去把它整合在一起,整合在一起还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这些产品就代表着他的惊世骇俗的一种创作吧。所以,目前为止,在混搭业流派里面,还没有谁能够像他玩的如此出色。
再下面就是另外一个风格叫绿色奢华的风格,这个风格因为是源自西方越来越大的一个话题,就是环境问题,所以呢,这个对于我们中国人要生态友好型,这种绝对不再是潮流,而是一种必须,就是你必须要把这种风格,融入到你的里面去,所以在用材料的时候,尽可能去用那种可再生的,可循环的,可以持续利用的东西。不管是石膏的架子板,还是到这种照明,地板,所有的一切,有可能尽可能的把这个绿色环保理念加进去,就是说,运用有机材料,在目前来说不再是潮流,而是一种必须。
因为传统的风格,如果没有这种绿色奢华在一起的风格之前,通常我们设计师做的事情是把材料,从这个摇篮,带到坟墓,也就用过一次就完了,材料的生命周期到此为止了,那如果把这种理念导入到我们的设计里面,软装装饰里面,那就是我们设计师来做这个,就是把这种材料或者产品,从摇篮带向新的摇篮,就是能让,无论是材料还是产品还是你的设计作品,都体现一种生生不息的这么一种风格。那么,这个房子是一个建筑师设计的,这是周末他们家里度假的地方,这个大家可以从里面看出,这个所谓绿色奢华,或者说可再生奢华这么一种设计风格在内。
这个地方我们东方人就格外好理解了,就是说,反映这种绿色的奢华,或者说这种生态友好的软装特点,不管是木板、竹子,或者陈木制品等等,因为这个空间一下子就会变得宁静下来很多。其实这就是东方的这种残文化,在现在整个西方的这种室内装饰风格里面的一种体现。所以说,这种简单的几个造型,浓烈的这种残浓烈的亚洲风,正是这种绿色奢华,或者说可再生奢华的一种典型代表。
那这种风格目前在西方,就是所谓绿色再生奢华风格,她有介绍这种风格,在西方目前最知名的两个代表设计师,他们一个是做建筑的,一个是在设计的,所以他们就结合起来,把现代和传统,把当代和有机,而且不管是亚洲的风格到德国的工艺,这种设计的韵味,那种人性化,这些东西他都把它深深的融合到里面去。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绿色奢华主义的代言人。
那底下再下一种风格,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现代派,现代派绝对也不能说它是一种新的趋势,它只不过是这种以前延续的一种,以前各种风格的一种延续的设计运动,而且它就是把曾经流行过的东西,潮流的东西,经过艺术或者新的材料,来重新装饰一番,配上一点好玩的这种元素,可能这种东西就可以叫现代派了,来实现现代派的一种方式,比如菲利普斯达克做的路易十六那种风格的椅子,他用塑料来做等等。
他们配上了这种五颜六色的颜色以后,配上当代设计的这种几何图形,或者说是材质的这种搭配,这种图形的这些东西,都好像看上去和潮流无关,但是又有着深深的这种关联。至少有一点,他非常扎实,不给人感觉到就是有那么突兀。
现代派很大的一个特质,就是要关心形态的本质,这是个女演员,好莱坞的一个女影星克莱利亚的起居室,她就是完全在展示这样一种设计的风格,大家可以看到这种皮革的地板,地板上铺着皮,然后很私密性的低天花,那种蛋椅子、长沙发等等,还有那种ob设计的紫檀的椅子,还有意大利的那些椅子等等。
这种现代派在很大程度上,他也和这种永恒建筑的设计风格,通常会仅仅的联系在一起,那么这是一个知名的作家艾露的家里,右边的这边,这个知名作家非常非常有名,这个地方也拍过《007》那个电影,这个作家是他妈妈很好的朋友,她小时候还去过他家里游泳。
最后就是说这个现代派的代表人物,再给大家介绍一位,这位代表人物叫白瑞迪克森,这个是一个非常非常拥有人脉的,拥有影响的这么一位设计大师,他自己非常通晓历史,因为他扎实的历史底蕴,可以让他创造出这种非常现代的,或者说最新的版本的现代派的艺术,所以他的作品你说他豪华,但是绝对不会那么乏味,就是类似这样的东西。所以,他的的确确,这是他的代表作品,他的确是现代派目前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代表人物。
那还有一种风格,与其说是风格还不如说是技巧,就是说,在我们做软装的时候,还有一种风格,就叫时装技巧,就是说把做时装的技巧,做到软装里面来,这种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的裁缝的手工活的细节,可以从这个里面,从这个软装风格里面体现出来,不管是卧房,还是墙面,还是这种床罩叠出来的花纹,诸如此类,其实与其说是在做软装,还不如说在做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