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端会所及地产设计考察之旅完满落幕
——中国设计精英之旅(福州站)
日期:2014-04-04 10:11:00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033
解读乡愁 践行设计
3月29日下午,江南烟雨中的嘉定区图书馆内,来自上海和福州两地嘉宾皆有精彩分享,但侧重各有不同。总结而言,《设计家》的两位老朋友吕永中和周光明对"乡愁"的体验较深。吕永中的演讲题目为"光徽"。众所周知,吕永中的创作深受徽州文化的影响,早年成名作品中就有直接以"徽州"命名的。乡愁不仅局限于一个地域的具象特征,更多地是自己内心认同的精神气质,于是,一位生长在四川生活在上海的设计师,在徽州寻找到了自己的乡愁,并将这种乡愁的眷恋镌刻进自己的作品之中。周光明生长在台湾,留学于西班牙,创业于上海,是本次论坛会址嘉定区图书馆的室内设计师。留学西班牙时,他是班里唯一的华人。只有成为自己,才能和西方人平等对话,而不是将他们的东西学得更像。回国后的创作实践中,朱周团队一直秉持做中国的当代的高品质空间,近年来更是注重于公共空间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嘉定区图书馆正是其代表作品。论坛交流中,一句"要做奢华请不要找我"的坚持,震动全场。相比之下,福州代表团的发言更象一场对于福建省内创作环境的吐槽会。在福州设计界桃李满布的郭又新,对本次上海之行发表了诸多感言,其中,希望外界关注设计师的创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的呼吁尤为中肯。福州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业主对于设计文化品质的理解与经济发展尚不匹配,设计师的创作空间受到很大制约,身心更为疲惫。福州设计师代表林洲和郑杨辉的发言对此皆有呼应。下半场中交流中,上海土生土长的设计师周军说:"乡愁是在万国建筑博览群边上,闻着煎带鱼的味道",是对上海文化的生动概括。朱虹对福州设计师热议的某河湾,支持了学术主持人许晓东的观点,进行了直接的批判。
论坛现场
深入半木 探访秘笈
3月29日下午的论坛,限于时间,福州设计师意犹未尽,改签了航班,于30日上午继续深入吕永中的半木展厅,品茶聊天,希望探明吕永中半木品牌的成功秘笈。面对现场青年设计师对成功的渴望,《设计家》主编许晓东希望吕永中作为知名设计师,一定要传达出成功背后的清晰的背景和脉络。吕永中在两个小时的侃侃而谈中,一共表达了三层意思。1、我一定会将我的秘密告诉你,包括半木的创立过程及运营方式;2、我不能误导你,因为我已经不小心害了一些人(指盲目模仿者);3、我必须将我在半木之前的学习实践等背景告诉你,还有我一直以来的坚持与取舍。半木品牌创立已八年,从最初寄托灵感巧思的艺术品,到具备一定实用功能的单品家具,到可以成套使用的系列家居产品,到今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倡导者的历程,展现了其对“取半舍满”的坚守与追求。吕老师赠送的《半木实践2006-2013》和《闷骚小辑》,也引发了福州设计师们对设计的新思考,纷纷在微信转发分享吕永中的设计哲学。
半木展厅
本次中国设计精英之旅(福州站)活动,十几位福州设计精英,在上海进行了为时两天的考察、体验和交流,在多种特色空间里穿越,经历了多元思想主张的碰撞融汇,设计师们兴致极高,忘记了疲劳。郭又新代表福州设计师表示:“我们这次来,是来学习的,我们是带着吸管来的。回到福州后,我们要好好梳理一下这次的感受。”举办方组织各地设计师到上海交流体验,并非主张简单模仿和借鉴,而是希望通过对前沿设计的探讨,各地设计师能够回归当时当地的现实,回归设计的本质,回归自己的内心,做最好的自己,最好的设计。
嘉宾合影